有時跳舞|AnOther MOVEment:用身體衝撞界線

有時跳舞|AnOther MOVEment:用身體衝撞界線

作者何曼莊
日期27.04.2015

前衛時尚雜誌 AnOther 主導,聚集國際七大時尚設計師 X 七個傳奇舞團 X 七位新銳電影導演共同演繹前所未見的感官饗宴 MOVEment。

上面這段 too good to be true 的描述看過就忘了吧,寫下來只是為了快速填補背景知識,我也是因為看了這些台詞而點下了電子報的連結,看完全部影片之後,發現以上一切「國際」、「傳奇」、「新銳」、「前衛」等字眼,一概不重要。

為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表演藝術必須不斷衝撞界線:形式的界線、媒材的界線、意識型態的界線……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正因為語言難以解釋,所以要跳舞。
多說無益,先看影片。

衣襬時間差 Chalayan x AyaBambi and Ryan Heffington

Aya 跟 Bambi 是兩個日本街舞雙人舞,兩人如雙胞胎般的身高體型,以快速、複雜、無縫同步的機械舞,去年她們的一支教學影片在網路上傳開之後就一飛衝天,最遠飛到瑪丹娜身邊伴舞。這兩個有如機器娃娃下凡的女孩是去年流行音樂的趨勢代表,她們身材瘦削、比例完美、面無表情、眉毛很淡、還留著人偶髮型,瀏海如刀鋒劃過般整齊,穿著發亮的緊身皮衣,這些「去人性化」的特質能清洗畫面,完成乾淨銳利的未來感。機器娃娃多年練就的美麗手臂,從設計師 Chalayan 削肩黑衣中飛速開出的繁花,側面是剪影、並列是雙胞胎、對看是鏡像、並排則變成萬花筒。

Chalayan 從 2009 年就展現對衣襬飄飄的興趣,他當年陳列過一排大風吹靜止畫面的裙裝,AyaBambi 的動作是精確到點不含糊的,但是你卻不能叫衣襬到點不動,動作停了,但黑色髮尾跟衣服還在行進,而音樂在字幕跑完之後還多跑了一點點。

鼓打芭蕾 Alexander McQueen x Marie-Agnès Gillot

音樂是運動,鼓大概是最耗體力的一種樂器了,看看搖滾樂團的鼓手總是低著頭在舞台後方揮汗,但肌肉健美曖曖內含光。

鼓手跟芭蕾舞者有很多共同點:四肢並用、注重平衡、流血流汗。要展現裙襬飄動的美,當然可以用電扇吹,但要追求真正完滿的圓,則須自帶芭蕾舞者。

Marie-Agnès Gillot 從二〇〇四年起就是巴黎歌劇院首席芭蕾舞星,也長期與許多時尚雜誌、設計師合作,與前衛編舞家共同創作演出。她在台上是天鵝、是公主、是睡美人,但也她是生完兒子幾個月後就回到台上表演的鋼鐵舞者,McQueen 的設計跟芭蕾舞蹈有異曲同工之妙,所有一切都須由內向外延伸生長,圍繞著人體這個圓心、一圈一圈建造城堡,舞者的肉體就是那既堅韌又充滿彈性的城堡。舞者穿著 Alexander McQueen 的黑色蕾絲長裙與同款硬鞋,這件裙子有了她便不需要鋼絲支撐,她用強健的腳筋與遠方漸近的鼓聲對話。

人體實驗 Gareth Pugh x Wayne McGregor

Pugh「視服裝為表演藝術」,這是 Style.com 對 Gareth Pugh 的描述,某種程度有點酸,是在說這人「藝術造詣過高,不理會市場需求」的意思。Pugh 在年輕設計師中非常有名,因為不斷對形式與體積的提出質疑與實驗,Kylie Minogue 跟 Lady Gaga 都穿過他的衣服表演,但他卻有很長一段時間賣不掉衣服、賺不到錢,因為他的衣服「穿不了(Un-wearable)」。

這個顯然「我與世界還沒和好」的天才設計師,遇見了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快速淋漓的編舞家 Wayne McGregor,一個是善於創造錯覺的攝影師 Ruth Hogben。

是誰規定「穿不了」的標準呢?當你極度貼近身體,只能看到部分時,難道身體就不是身體了嗎?用光打上一條條的影子,也能遮蓋皮膚,這是衣服嗎?不是衣服嗎?年輕藝術家不肯就範,還不停地繼續問那些找碴的問題,就是因為這樣,我才喜歡他們。

重於鴻毛 Prada x Dancers of Tanztheater Wuppertal

因為時尚發布會得提前兩季,模特兒總是在夏天展示冬裝、在冷天穿上薄衫,總之雖然如此,但他們有辦法配合衣物做出反季的表情。

舞者能做到更多,他們能用動作讓重的變輕、輕得變重。

Prada 跟 Tanztheater Wuppertal(舞蹈劇場)都旨在表達教母級女性創造的藝術層次,碧娜‧鮑許創辦的舞蹈劇場始終都在探討愛情關係,她的故事不以事件組成,而以情緒為主體,情緒,能讓一顆宇宙無敵大隕石幻化成鞋底一顆小碎石,輕飄飄掉在頭頂上的羽毛,也可能重於泰山。

層次、層次,服裝跟編舞都需要層次:擺脫面紗,下面還有張臉;撩起裙子,下面有腿;擁抱的時候,紫色雪紡紗包覆著羊毛衣;旋轉時刮起風,讓羽毛滿天飄舞,撥開羽毛前行,四周還有樓梯跟牆;從樓上掉落,摔落地面,彈起灰塵與棉花,地心引力把身體留住。

舞蹈創作探索的是肢體的可能性,時尚設計深究的是衣料與剪裁的可能性,而電影追求的是各種表現方式,這三種創作形式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動」。無論前衛或保守、高調或普通,衣服總之要人來穿;有看起來靜止的舞蹈——比如日本舞踏或是入定僧侶——但其實人體還在呼吸、繼續活著,他們依舊在動,只是緩慢而已;有那種故意用靜止畫面來拍電影的人,但再怎樣你也騙不過那一直往前奔跑的膠片,或是數位時間軸的。跳舞、服裝、電影,這是三種必須不斷在 Pop Art <--> High Art 之間重新定位的表達形式,與生活非常貼近的藝術,MOVEment 在人的身體上做記號,提醒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這一秒讓你信以為真的形體,另一面也許完全不同。

那麼這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也許明天,當你覺得買不到合適的衣服,那也許是你不了解自己的身體,又或者,是觀看的角度(包括照鏡子的自己)出了問題。

 

【有時看書 / 有時跳舞】

從大動物園畢業之後,女作家開始關注人類的世界。繞道十四個動物園後,回到美國紐約居住,「有時看書」、「有時跳舞」。這個「一動一靜」的專欄,主要目的是在作品與文獻資料中尋找、拼湊,建構出藝術家們在生活中的形象,換言之——找出藝術家們的「萌點」。
萌,日語漢化之後的動詞,簡言之,就是「被可愛的特質所吸引」。

 

【何曼莊】

1979 年生,台北人,著有《即將失去的一切》(2009,印刻)、《給烏鴉的歌》(2012,聯合文學)、《大動物園》(2014,讀癮),是作家、翻譯、紀實攝影師、數位媒體製作人。

#肢體 #舞蹈 #何曼莊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何曼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