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與「熱情」,被食物包圍的生活:專訪《敦子的食堂》佐藤敦子

「吃」與「熱情」,被食物包圍的生活:專訪《敦子的食堂》佐藤敦子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2.07.2012

 

BIOS 這一次訪問到 4F 料理生活家(4F cooking home)的佐藤敦子老師,五月於台灣出版了第一本書《敦子的食堂》。溫和美麗的敦子老師,有一位非常會做料理的母親,什麼都會做,連甜點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如此,敦子老師從小到大總是被「食物」包圍,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食物,開啟了她鑽研料理的興趣,帶給她生活的動力和熱情。

「甜點可以帶給人們幸福的感覺!」敦子老師年輕時代即非常鍾情甜點,最嚮往法國甜點,曾在藍帶廚藝學校東京分校上課,每天過著早上起床做蛋糕,然後去上班,回家後又做蛋糕到半夜的生活。結婚後還曾赴越南學習法國甜點,並隨著先生到台北出差,愛上熱情、有著豐富小吃的台灣,希望可以常常到台灣旅遊、嘗遍美味,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2009 年開始在永康街的 4F 料理生活家開授日本料理課,時常來往於台北和東京。

甜點就是「一切」

敦子老師最擅長法式甜點,其中她最擅長的一道是:外面包覆著手指餅乾、內餡為擁有新鮮水果丁的巴伐利亞慕斯(cream bavaroise)的「夏荷蕾特」(charlotte),聽到這麼專業的甜點,即使小編沒有吃過,仍非常地被吸引。相信女孩子們都能非常了解敦子老師覺得「甜點就是一切的幸福」的感覺,人們常說「裝甜點的胃是另一個胃」,沒錯,只要是美味可愛的甜點,正餐吃再飽,胃都還是要努力騰出空間來裝!

台灣與日本的「吃」

初次到 4F 開設料理課時,敦子老師非常驚訝於台灣和日本的茄子的不同。台灣的茄子形狀是長長的,而日本的茄子則矮矮胖胖的。除了形狀外,口感和水分也很不一樣,也讓老師在做茄子料理課時,曾遭遇到一些小挫折。「台灣的茄子水分很多,就像海綿一樣。不過這樣食材不同的狀況也讓我學習到很多。」喜愛接受挑戰的敦子老師,對食物的開發和研究充滿熱情。她還覺得台灣的牛肉水分也比日本的多,而台灣的雞肉也比日本的還要更好吃。

敦子老師認為台灣人整體來說對「食物」都非常熱情,也很了解日本的風情文化,甚至有時還比自己更了解現在日本正流行的文化。她覺得台灣學生都非常喜歡「吃」,很能理解她為了「吃」認真學習的心情,讓她倍感親切,上起課來也特別有勁。

那麼日本人呢?她說,日本人當然也很多人很愛「吃」,很重視「吃」,但在日本可能也有許多人不那麼重視「吃」,常常吃便利商店或只去一些有名的餐廳等等。以台灣這麼多美食情報網、上天下海的美食食記、團購美食來看,台灣人大概真的是人人都很「瘋」美食吧。

敦子老師很喜歡台灣的水果,例如芒果和荔枝,最喜愛的當然還是台灣種類繁多的小吃,例如麻油麵線和刈包等,都是她的新歡。「很多日本人也都想更了解台灣的小吃呢!」問到有嘗試過自己做什麼台灣的小吃嗎?敦子老師興奮地說:「蘿蔔糕!回日本做給大家吃大受好評呢。」沒想到台灣人早餐必吃的蘿蔔糕這麼受到日本人歡迎,真是感到驕傲。而端午節一定要吃的粽子,敦子老師也是讚譽不絕,鹼粽和一般的肉粽,都非常喜歡。

唯獨對「料理」最執著,不斷挑戰

敦子老師最近熱衷的料理還有「麵包」,全程都自己做,用天然酵母做出好吃香噴噴的麵包。她希望能寫出一些家庭主婦在家裡也可以自己做的麵包食譜,吐司、可頌等都有,做麵包對她來說就像在「養小孩」一樣,慢慢孵育長大,投入很多的愛和心血。而且做麵包也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困難,在家自己做麵包,是可以輕鬆而非常天然健康的。

敦子老師接下來也想重新學習日本精緻的「會席料理」,比起食物本身是否美味,「會席料理」每一道份量都不多,但整個食物的精緻美觀和擺盤的氣氛,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敦子老師本身對食物是屬於「好吃就好」的類型,想試試看自己比較沒有接觸過的食物,仍是一種想挑戰自己的心情。此時不禁對老師相當的佩服,她說,其實她是一個很容易放棄的人,唯獨對料理非常執著,顯現出她對料理一片赤誠的堅持。

台灣特有的飲食風俗

問到敦子老師有沒有去過台灣的傳統市場,她也開心的驚呼道:「今天早上才去了呢!好有趣!」在日本現在一般都只有超級市場,很少見這樣傳統而樸實的市場了。訪問當天早上才去過天母的士東市場,敦子老師之前還去過東門市場和南門市場。她說在日本已經很少看到活雞,覺得現殺的雞肉非常新鮮,而且去傳統市場也一定要跟別人互動才能買到好食材,也很多人熱情地給她試吃,和超級市場的氣氛相當不同。老師還在市場買了日本少見的菱角,黑色的外殼裡面卻是白白的肉,讓她覺得非常驚奇。「只有在書上看過菱角,從來沒有真的吃過呢!」

敦子老師也很喜歡台灣的鼎泰豐和糖朝,是她在台灣比較常去的餐廳,也對寧夏夜市的麻油麵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台灣時也會去住的飯店附近的餐廳到處吃吃看,覺得吃到的台灣食物普遍來說都頗為好吃。敦子老師還去過中山捷運站的「台北光點」咖啡廳和附近的「蘑菇」,但對台北的咖啡廳和餐廳還不那麼了解,目前仍著迷於台灣的傳統小吃,還喜歡台灣特有的麻辣火鍋。

料理是「個人的口味」

訪問結束後,大家輕鬆地閒聊著,說著去了台灣的哪些地方,喜歡吃什麼。小編一邊愉快地聽著,一邊仍忍不住想道:敦子老師如此地執著於料理,那麼影響她最多的廚師或餐廳又是誰呢?

敦子老師說,媽媽的料理仍影響她最多,因為料理是「個人的口味」,食物的美味與否仍來自於個人的喜好和回憶。而她最懷念的一道媽媽的料理,是日本家庭主婦都常常做的「煮物」(類似台灣的「滷菜」),不管是學生時代或長大之後,媽媽「輕輕鬆鬆隨便做做」的「煮物」仍最好吃,回味再三,是外面的餐廳怎麼樣也吃不到的寶貴料理。

現在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重視吃的「好」,吃的「精巧健康」而不是吃的「多」,我看著敦子老師親切的笑容,用可愛的音調說著中文的「再見」、「掰掰」,關於吃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對生活的細節的執著與堅持,值得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敦子的食堂》
作者:佐藤敦子
出版:一起來出版
日期:2012/05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林易柔
圖片提供4F 料理生活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