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布里島:一窺海妖的故鄉
說到卡布里島,腦中就忍不住自動播放那首「卡布里島」,輕快的旋律聽起來很歡樂,依稀記得歌詞裡說這個地方風光明媚景色宜人,加上希臘神話中的海妖(Siren)就住在這一帶,她們甜美的歌聲迷惑眾生,經過的船隻都中了陷阱一去不復返,只有兩位英雄成功逃過一劫,聽過海妖的歌聲還可以活著回來。不論是民謠還是希臘神話,都為這座小島增添不少神秘的色彩。
這天天氣不太好,看不到太陽就算了,雲還蓋到島上的山頂,只要一想到沒有太陽就看不到藍洞,心就一直往下沉。賣環島船票的阿伯老神在在地告訴我們,等船開過去比較接近中午,太陽就會出來啦!姑且信之地買了票之後還有一點時間,速速坐纜車往上爬,想從島上俯看海景,只見一片雲霧茫茫,海天之間的交界模糊不清,這實在跟想像中風光明媚的卡布里島差太多了。
時間到了乖乖坐上環島船,心裡不斷祈禱等一下可以放晴。從海上看卡布里島沿岸的奇岩怪石讓人大呼過癮,淺灰色的陡峭岩壁上覆蓋著翠綠的樹叢,看似不搭軋的兩種自然景觀巧妙結合在一起,配上一望無際的大海,卡布里島果然有它厲害的地方。高聳的岩塊形成天然的拱門,環島船從下面穿過之後來到綠洞。綠洞不像藍洞那麼神秘,藍洞得在陽光、水位等各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才能看到,不但有時段上的限制,運氣也很重要,綠洞則是把船靠過去就能直接看到的。洞口處的海水呈現漂亮的藍綠色,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太特別的賣點。
這時陽光終於衝破雲層照了下來,正想說也許賣票阿伯是對的,搞不好今天有幸看到藍洞,沒想到下一秒夢想隨即破滅。船長用平淡的語調告訴大家:「右手邊就是藍洞的入口,大家都看到了,今天水位太高,小船根本不可能開進洞。」一句話就把藍洞介紹完畢。想看藍洞真不簡單,有了太陽還不夠,水位太高人進不去也是白搭,果然是天時地利人合才能看到的絕景,也難怪大家都說一次就看到的人真的很幸運。雖然看不到藍洞,但遠遠看到洞口上方懸掛的旗幟寫著「卡布里與日本同在」,還是讓人莫名感動。之前已經在蘇連多看過「蘇連多與日本同在」的標語了,沒想到卡布里也有。除了被當地居民關心日本海嘯的心意感動,也感嘆日本觀光客在當地的影響力之大。
回到島上,我們乖乖排隊等著坐巴士到 Anacapri。後面的拿坡里大嬸帶著美國親戚遊義大利,其中一位大叔聽到我們是台灣來的,還說他二十年前去過基隆跟高雄,想必是來台灣做生意的吧。我們像沙丁魚一樣擠上很久才一班的巴士,繞過好幾個彎一路往上,到 Anacapri 的時候早已頭昏腦脹。下車後發現這裡的觀光客果然比港邊少,越往裡面走越看不到紀念品店。山區特有的空氣讓我想起阿里山的部落,狹小靜謐的巷弄適合放鬆的午後,原來卡布里島有的不只是三百六十度環繞的立體岩岸,山區裡的紫花綠樹勾勒出的又是另一番風景。吃完飯我們貪圖居高臨下的海景,異想天開沿原路走回去,不過這條路畢竟是給車子走的,無止盡的下坡跟轉彎對腿力跟體力都是莫大的考驗,不太建議大家照做。短短幾個小時的停留有點太倉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卡布里島的美景絕對不是虛有其名,親自去過一趟就不難想像為何在海妖的呼喚下,船隻紛紛自投羅網,一頭栽進這迷人的小島。不知道是卡布里島太誘人還是想看藍洞的執念太深,連我也還沒離開就在盤算什麼時候可以再去。
「卡布里島」的完整歌詞到底是什麼?憋了一整天的好奇終於在旅館的電腦前得到答案。
最讓我驚訝的是,這首歌根本不是什麼義大利民謠!維基百科上清楚寫著,這首歌(Isle of Capri)於 1934 年發表,由奧地利音樂家 Wilhelm Grosz 作曲,愛爾蘭詞人 Jimmy Kennedy 作詞。
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歌詞,都和卡布里島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色還有相戀未果的愛情故事有關,也許只有親自造訪,才能感受歌詞裡的那般眷戀和不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