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 選書|撕開電影表皮的一本⋯⋯漫畫?《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書封上,《金剛》的猩猩爬上帝國大廈、《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蝙蝠俠與班恩對峙、《捍衛戰警》炸彈公車駛出街口⋯⋯。書腰上,希區考克握著《驚魂記》電影拍板,肅穆陰森的臉孔被畫得反差可愛。一幕幕經典影像在作者 Edward Ross 的筆下復活。閱讀電影理論漫畫書《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時,讀者經常能享受這種指認熟悉畫面的快感。
以漫畫形式包裝、引證經典電影,乍看之下,這是一本比一部電影更好消化的輕鬆讀物。但翻到正文結束、看見二十幾頁密密麻麻的文末註解,讀者才會瞬間驚嚇於作者簡明易懂的文字背後,吸收涵納多少文化研究、視覺理論知識。Nerds 才讀的桑塔格齊澤克德勒茲,隱藏在《發條橘子》、《駭客任務》的膠囊殼下,無痛滑入每個人的閱讀消化系統。循著註解的引導,讀者也能在這本書之後,自行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書中的片單橫跨各個年代與類型,從 1922 年《北方的南努克》到 2014 年《雲端情人》、從塔可夫斯基《鏡子》到史匹柏《侏羅紀公園》,乃至多部邪典電影,不斷擴充讀者的待看清單,也推坑我們複習諸多經典。對本來就是 film nerd 的人來說,這或許確實是內容上太簡單的一本書,但作者點名這片電影星圖的邏輯與思慮,也珍貴且值得參考。
全書七個章節以主題區分,分別從眼睛、身體、場景與建築、時間、聲音與語言、權力與意識型態、科技與科技恐懼進入理論。相較後兩章直面電影元素的倫理議題,我更喜歡前五章對電影形式的分析,探討歷史脈絡變遷如何影響不同階段的電影樣貌,篇章內的起承轉合皆輕盈而精準。〈身體〉聚焦於演員身體反映的社會文化背景。早期默片的代表人物如卓别林、勞萊與哈台,延續雜耍表演的性質,講求浮誇的肢體展現,《摩登時代》更透過模仿機器諷刺工業時代的去人化(dehumanisation);隨後特寫鏡頭的技術興起,要求演員更細膩的演技,由馬龍白蘭度等人帶動方法派演技,讓電影能夠說出更貼近真實的故事。
表演方法之外,凝視身體的方式也隨著時間更迭逐漸改變。早期電影多從白人男性視角拍攝,經常在無形之中物化女性身體,或者直接間接造成印地安人、亞、非洲族裔、猶太人等他者的污名。1955 年的《七年之癢》留下夢露經典的遮裙形象,到了 2006 年《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Daniel Craig 海灘一幕,我們才看見男性反轉成為慾望客體。如果問理論為什麼重要,或許是那讓我們看見了作品表象下的文化思維,於是能夠更有意識地看見電影背後的種種意義暗流。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本成功的理論入門書。但或許有另一種說法是,本來就沒有獨立於電影存在的電影理論。這本書介紹電影的同時,梳理了歷史與理論,展開一趟趟富有洞見與省思的圖像之旅。讀完之後,我們不一定能從此看懂好電影,但絕對多了更多觀看一部電影的維度。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
作者|愛德華・羅斯
譯者|灰土豆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