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柏林影展現場|在瑪丹娜面前直起中指《MATANGI / MAYA / M.I.A.》

2018 柏林影展現場|在瑪丹娜面前直起中指《MATANGI / MAYA / M.I.A.》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6.02.2018

或許你對 M.I.A. 這個名字感覺還陌生,但一提到她,最受爭議及矚目的事件,便是 2012 年在全美收視率最高的美式足球聯盟超級盃中場表演(Super Bowl halftime show),當年由瑪丹娜為主秀,M.I.A. 擔任客座嘉賓合作表演歌曲〈Give Me All Your Luvin〉時,在鏡頭前面比起中指,此舉讓她的名字隔天馬上登各大報的頭條,全國嘩然,更讓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公開道歉並且和 M.I.A. 求償上千萬美金。

本名 Mathangi “Maya” Arulpragasam,M.I.A. 是位設計師、饒舌歌手、專輯製作人、影像製片,同時也是一位社運人士。不同的身分以及對於影像和媒體的熟悉,讓她更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她的名氣及這些工具,將她的意見大聲地傳達出來,也因為她從不掩飾直接表達政治立場,使她成為備受爭議的人物。今年入選柏林影展大觀單元的同名紀錄片:《MATANGI / MAYA / M.I.A.》,這三個名字都代表著不同時期和不同身分的她,雖然曾獲奧斯卡、葛萊美等獎項提名,但《MATANGI / MAYA / M.I.A.》一片並非在歌頌她的音樂成就,導演 Steve Loveridge 回到 M.I.A. 本身,帶觀眾更貼近並且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她。

M.I.A. 自青少年時期便開始拍攝家庭錄影帶記錄生活的日常,導演從 700 多個小時的素材加上訪談剪接而成的紀錄片,完整度非常高,也能讓觀眾參與 M.I.A. 的成長過程,並且了解她是如何成為現在的 M.I.A.。

IMAGE

《MATANGI/MAYA/M.I.A.》劇照。

 

M.I.A. 出生在英國,不過是在斯里蘭卡的賈夫納(Jaffna)渡過童年,父親 Arul Pragasam 是泰米爾獨立運動的創辦人之一,並且與泰米爾猛虎組織(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縮寫:LTTE)有密切的接觸。這是由泰米爾人所組成的民族主義武裝組織,希望脫離斯里蘭卡獨立建國。猛虎組織透過激進的武裝抗爭,與政府展開長期的內戰,它甚至被許多國家列為恐怖組織。因為內戰,M.I.A. 後來跟隨家人流亡至倫敦,但父親仍然留在斯里蘭卡支持獨立運動,使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父親的缺席不斷的思考,並且質問為什麼自己必須逃離自己的國家。

2001 年她帶著攝影機,回到離開多年的賈夫納,重新和奶奶與許多親戚團聚,對於親人和家鄉的思念,讓觀眾看見這位叛逆女孩柔軟的一面。同時,她也藉由這個機會用鏡頭深入地紀錄了戰爭下殘破的賈夫納,也透過與親戚和當地人的對談,重新認識自己的身分並且建立自我的認同,並形塑了往後的藝術與政治態度。在她持續建立音樂成就時,隨著她的名氣越高,她越有力的利用媒體,提出人道主義與關懷的訴求,希望世界關注斯里蘭卡的內戰問題,並控訴政府「They are killing people!」即使受到不同的意見與言論批判,她仍然唱她想唱,說她想說。

直到 2009 年,政府軍在猛虎組織東北部的基地進行大屠殺後才結束斯里蘭卡的內戰。諷刺的是,隔年《New York Times》將斯里蘭卡選為年度最值得旅行的國家第一名,照片上清澈的海水、溫暖的陽光和一望無際天空,讓人嚮往躺在海灘上曬太陽,然而如果再深入了解一點斯里蘭卡的歷史和政治現狀,你會發現在媒體的照片上,除了海灘外,我們沒看到的是坦克車和滿地的屍體,這樣的它,還是天堂般的度假勝地嗎?

紀錄片提供了觀眾觀看事實的一個方法,但我們必須了解它同時也代表著創作著的觀點,我們不應該被這個觀點侷限,需要跳出來思考。M.I.A. 當然是充滿爭議的一個人,但政治也無法武斷地說判定對或錯,看完影片後你或許開始喜歡她,或者更討厭她,不過和 M.I.A. 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對事實建立不同的認識,以及選擇意見的空間。

#音樂 #紀錄片 #M.I.A #電影 #柏林影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許藝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