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靈魂的音樂不需要歌詞——評《Rumble:印地安搖滾魂》

有靈魂的音樂不需要歌詞——評《Rumble:印地安搖滾魂》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4.09.2017

比起音樂會,印地安音樂精神更接近一種儀式、一場召喚。在使所有歐洲人趨之若鶩的地理大發現後,不同批次白人陸續登上美洲大陸,殖民政權運作下,印地安民族首當其衝遭受一波波鎮壓與屠殺。傳統儀式與吟唱在此脈絡下從社會表面完全消失,隱蔽到更深層的山林。然而在那種對自然的嚮往、以及對環境的相信裡,衍生出的自由想像,是資本與競爭社會完全無法生產的東西。這種生活態度與身體的韻律、節奏,以驚人的生命力,在多年後潛移默化地重新從藍調、搖滾音樂裡迸發出來,回到人群之中。

當電影將許多樂手、音樂創作人對 Link Wray 的讚譽與崇拜,跟印地安民族在山間的吟唱並排起來的時候,極其高度的價值相似性可讓人直接感覺到兩者在精神層面上的影響與傳承。每一種不同的音樂風格,都蘊含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與節奏、以及精神、哲學狀態。而藍調跟搖滾,正從兩個面向體現出印地安民族的面貌。其中搖滾代表他們對生命的追求、與熱忱,毫無阻礙地召喚出他人,邀請彼此進入同一道生命脈絡、與軌跡當中。

用不同眼睛、不同身體,看見一樣的光芒,感受一樣的希望。而當他們退居到山林之中,藍調輕盈的節奏,正與他們放鬆自得的身體完全相符。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是紀錄片團隊拿藍調黑膠唱片給印地安民族的奶奶聽,老奶奶聽後表示,她完全不知道這屬於另一種音樂風格,對她而言,這就是印地安傳統音樂,從旋律、節奏、拍點都可以明顯感受出來。

全片除了是美國近代音樂史絕佳的教材,同時也是對印地安民族極高的讚譽、與精準的描繪。將同樣脈絡放回台灣,不難將印地安遭遇的種種迫害與台灣原住民情境連結起來。在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結合的高度競爭社會中,原住民族放鬆、輕盈的態度,已經被徹底污名化為懶散、怠惰、酗酒等負面形象。但同樣身體同時蘊含極大的精神能量,被選擇性地遺棄、忽視。電影片末對印地安民族面對美國政府迫害時的態度,有非常美的描繪。在拒馬與鎮暴警察環伺之下,印地安人重新站到抗爭前線,唱起特有的民族歌謠,透過歌聲,高舉血液裡的自由與博愛。

在那個畫面裡,美國政府對印地安人原始、暴力的指控,非常諷刺、且滑稽地自我矛盾起來。握有暴力與政權的族群,以槍枝指著另一族群,戰戰兢兢地指控對方的野蠻。暴力的再生產,在寥寥幾則的「鎮暴」場景裡便鮮明地被還原。究竟誰才是暴力的生產方?答案再鮮明不過。在數百年前,科技與資訊尚無法精準、快速傳達的狀態下,陌生民族與民族、社群與社群交會之初,生物性的攻擊與防衛在所難免,但是誰、哪一方在數百年後,仍抱守殘缺地不肯放棄那份因無知而產生的害怕?

所有的鎮壓與消滅,最終都無法阻止自由精神遍地開花,從不同角落重新長出來。包括六〇年代嬉皮、以及後來融合更多元素的搖滾、嘻哈音樂,都是受印地安音樂影響進一步演化出來的產物。他們的音樂風格從山林走入都市,從平靜踏入衝突裡,仍保有同樣堅持。面對衝突,心懷初衷,是他們沒有「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同時凝視著你」這道古老命題的原因。片末介紹的搖滾鼓手 Randy Castillo,其奮不顧身的打擊姿態,跟片頭印地安在山間的廣袤召喚與吟唱遙相呼應。印地安民族無論身處何方,都看著同一點光芒前進,痴傻而無爭。那份特別的自由,攤開在陽光底下,有種專屬而無垠的燦爛。

 

《Rumble:印地安搖滾魂》
Rumble: The Indians Who Changed the World

★ 2017 日舞影展世界紀錄片單元編劇獎

1958 年,吉他手 Link Wray 用〈Rumble〉一曲改變美國樂壇,第一次在吉他中加入效果器和迴音,宛如平地一聲雷,翻開了世界搖滾樂嶄新的篇章。影片透過眾多音樂人、評論家、家屬的訪談,揭露出印地安音樂人對大眾流行文化的影響與真相:土生土長的印地安音樂,過去長期因美國政府禁止轉而地下化,直到〈Rumble〉這首沒有歌詞,卻像在憤怒吼叫的歌曲,形塑了音樂革命。原來那本土的節奏,那躁動的靈魂,一直存在於搖滾樂與各種音樂形式中。不論官方如何禁止、審查、企圖抹去印地安文化,它仍是整個美國音樂文化中無法忽略的一塊珍寶。

觀看資訊:9.22 – 10.05 Giloo 紀實影音免費觀看

【2017 CNEX 主題紀錄片影展】
9.22-9.26 光點華山
9.22-10.5 Giloo紀實影音平台
影展粉絲頁影展官網購票Giloo紀實影音平台

#印第安搖滾魂 #CNEX #音樂 #紀錄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敦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