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柏林影展現場|做瑜珈、看展覽、前往監獄:探索影展的放映可能
「你看柏林影展了嗎?」這是二月時柏林人見面時最常問的一個問題。二月的柏林,是紅色的,每年於此時舉辦的柏林影展,除了街上的海報柱及海報牆上貼滿了影展與電影海報,在所有協辦的電影院、劇院、展覽館都會掛上影展的主視覺,大紅色的帆布中間站著 Berlinale 的柏林熊,將城市妝點得熱鬧非凡,在去戲院的路上,只要看到紅色的路燈,便知道場館不遠了!今年雖然遇到西伯利亞冷氣團強襲歐洲,使柏林比以往更加寒冷刺骨,但寒風依然澆不熄觀眾的熱情,將大家從客廳沙發吸引到戲院,讓原本冷清的城市在春天回暖前先復甦了起來。
大家人手一本影展手冊,彼此討論著要看哪部片,要追哪個紅毯的明星,熱鬧的氛圍感染著整個城市。每年將近四百部電影入選影展,雖然曾有專業媒體及策展人批評說作為一個專業性的國際影展,選片量上應該更精簡、更重質,但實際上,為了服務城市裡廣大的群眾,便可了解為什麼它有如此大的選片量,它提供了市民看到影展級藝術電影的機會,也成為最多一般觀眾參與的國際影展。此外,柏林影展也致力於和城市文化活動結合,每年不斷的增加單元以及豐富多元的內容,使它名符其實的成為屬於觀眾與城市的影展。
讓當地藝術戲院也參與的影展
為了彰顯當地藝術戲院對於社區與電影文化的貢獻,2010 年開始設置了特別單元 Berlinale Goes Kiez(Kiez 德文一詞為「鄰近地區」的意思),讓柏林影展的紅毯從電影宮(Berlinale Palast)飛到柏林市內與近郊的獨立戲院。現在,你不用跑到電影宮前人擠人搶看明星,柏林影展直接將明星帶到你家隔壁,觀眾可以和劇組一同走上紅毯,觀賞電影以及參與映後的問答,讓當地居民感受到濃濃的影展氛圍外,也讓觀眾與戲院成為影展真正的明星。此外,對於國際劇組而言,他們也能拜訪當地的戲院,一探這裡的電影文化,並且和大眾直接互動。
|
|
Berlinale Goes Kiez 特別場: 監獄中播放《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與導演座談 |
今年,影展更走進監獄裡,為囚犯做特別放映,播放德國電影《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The Silent Revolution),故事講述冷戰時期東德的學生為了追求自由意志而衝撞體制,導演也到現場和囚犯們進行對談,讓看電影成為每個人都能平等參與的事。
從電影延伸到不同的藝術形式
除了播放電影之外,青年導演論壇的延伸單元(Forum Expanded)更設置了不同形式的展覽,包含裝置藝術、表演、音樂以及數位影像,提供觀眾免費入場參觀。
|
今年單元的標語是「A Mechanism Capable of Changing itself」,意指電影的轉變,主題可以縮小到其影像本身的轉變:例如長達 705 分鐘的影像《Extended Sea》,一個場景、一個鏡頭,背景是地中海,一個女人在海邊的泳池裡游泳,進框、出框穿梭在畫面中間,與現實世界同步時間的影像,我們看見泳池與海的波動,進入又離開泳池的女人,從早上到晚上光線的變化。
主題也可以擴大到探討電影在政治以及歷史上的轉變:1960 年代,埃及導演 Youssef Chahine 在總統的要求之下,在當時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拍攝以亞斯文水壩為主題的電影,這個首部由阿聯以及蘇聯共同製作的電影,導演也必須遵從他們的要求拍攝成他們希望的樣子,直到蘇聯解體後,導演開心地公開自己當初拍攝時想呈現的原版電影。《High Dam》透過兩組幻燈片以及海報,一探當時的政治情況、政府的宣教手段以及 Chahine 的把戲。
|
|
展覽藉由突破電影的框架,打開新視野,讓我們以不同的形式與方式看電影,用不同藝術形式的光譜呈現電影,也讓我們去思考「電影」是什麼,以及電影如何建立與現實世界的關係。
在影展聊電影,做瑜珈
就在電影宮的紅毯旁,Audi 設置了臨時的 Berlinale Lounge,提供一個免費的空間,針對電影的文化、藝術、產業等不同面向,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講座,並與大眾進行對談,讓大眾對於電影能有更廣的探討與了解。更有趣的是,Lounge 還設置了 Red Carpet Yoga,讓你每天早上在紅毯旁,聽著 Deep House 的音樂,一邊做瑜珈。最後在影展的重頭戲——頒獎典禮,擠不進紅毯看明星嗎?或是想跟大家一起觀禮嗎?你也可以來到 Lounge 觀看現場直播,一邊喝著香檳,和大家一起歡呼,或是一起大噓評審的選擇!
「你看柏林影展了嗎?」每年二月記得先在行事曆上空下時間,和朋友一起分工搶票。搶不到票也沒有關係,你也可以用看的、用聽的、用想的或是用聊的,用不同方式參與影展,以及思考或了解所謂的「電影」,和柏林這個城市一起參與這場藝術與文化饗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