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地下布魯克林》:一個偉大的城市,不能沒有 Live House

《再見地下布魯克林》:一個偉大的城市,不能沒有 Live House

作者電影啟事
日期08.12.2017

[ 文|陳玠安 ]

「每個偉大的城市,都該有 Death By Audio 這樣的地方,如果你的城市還沒有,是該著手開始了。」

2000 年後,一批批來自布魯克林的樂團,用新潮與融合的音樂,震盪了全世界的樂評與聽眾。這批樂團象徵了新穎的聲響實驗,後龐克與迷幻電子,各形各色,創新度極高。如果說西雅圖造就了 Grunge,曼徹斯特造就英倫搖滾,格拉斯哥是噪音迷幻聖地,回望近年,要說哪些城市帶給我們最棒的獨立創作,布魯克林,絕對是一個指標。甚至不能概略的說「紐約」,必須指名「布魯克林」,才能真正找出珍奇異獸所來的原地。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Future Islands、Grooms、Ty Segall、Dirty Projectors⋯⋯這些樂團未必來自布魯克林,卻都在此城發跡。

無風不起浪,要說什麼事情導致了布魯克林站上焦點,不得不提本片主角 Death By Audio。然而,只一個「場地」,豈能有如此巨大能量?Death By Audio(以下簡稱 DBA)不只是一個展演空間,它更是類似公社的音樂倉庫,是一個「場景」,它的故事與脈絡,是真正連結起這股音樂勢力的原因。

作為演出空間,DBA 僅能容納一百餘人,直到歇業當晚的演出,入場費依然是十元美金。十元美金,能看到最棒的一線樂團連番上陣,豈止夢幻,根本烏托邦。DBA 最初是效果器製造商,沒有生產線,不量產,每個效果器都手工製造。當成員們進駐了位在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的倉庫後,為了籌錢營建空間,開始舉辦演出。他們將這個空間打造成 DIY 的樂園:練團室,更優秀的展演場所,製造效果器的工廠,甚至是公寓與交誼廳⋯⋯僅僅兩層樓,卻幾乎囊括了獨立音樂人的所有美夢。作為 DBA 的人,你能夠看演出,上台演出,住在這裡,跟各形色喜歡音樂的人瞎扯聊,很自由,很混亂,很人民公社;比起政治與企圖,DBA 其實很單純,他們只是一群嚮往擁有自己空間的音樂人,在這原本近乎廢墟的倉庫,發展出關於音樂的一切。

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知道,DBA 是一個「理論上」不太合法的空間。僅僅是跟房東有了默契:給我們一個廢倉庫,DBA 不找麻煩,自給自足,唯一的條件是,吵鬧得無法無天也請不要插手。即使只能容納一百餘人,DBA 的每一場演出都爆滿,照台灣的「消防容納流量」管制來看,很難說這是沒有安全疑慮的場地。我們也不斷看到因施工,致天花板掉下來,積水等問題⋯⋯但 DBA 聲名遠播,一如前述,他不是「場地」,他是「場景」。用法律或者營利的方式,去看待文化場景,其實很容易產生誤解,但絕對不該是無解。

要誕生一個場景多麼困難,要毀掉它,何其容易。DBA 也遭遇了這樣的悲劇;更諷刺的是,打倒他們的不是政府,而是「資本主義的自己人」,多麼典型的搖滾樂背叛故事。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DBA 創始者們,總是開放的面對一切。在 DBA 確定要被迫拆遷後,一位成員開車繞著威廉斯堡,「不知道以後如果我再回到這裡,會不會很奇怪?會不會感覺像是觀光客?我只希望自己不要老漢提當年勇⋯⋯」面對這種即使遭受不平待遇,還是永遠想要往前看的心情,直叫人內心欽佩又激盪。

DBA 之所以沒有擴大經營成為更大的場所,只是因為他們始終沒有要藉此賺大錢。比起利潤,他們更想維持著場景的樣貌,沒有漲價,亦是如此。無心插柳,DBA 本來並沒有要做 live house 的直接意圖,反而讓各種能量發生,讓樂團與樂迷找到了歸屬,激發了場景,甚至威廉斯堡再也不是一個荒涼郊區。世事多變,或許會讓美好的事情被改變,然而只要 DBA 的人跟精神存在,無論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這樣自由自發的音樂狂熱與次文化,都勢不可擋。

作為台灣樂迷,看此片,很難不想到「地下社會」。人們總以為消失的是場所,殊不知最可惜的是場景的分崩離析。次文化與最生猛的事情永遠來自地下,粗糙、爆發、純粹的一切。「地下社會」雖被強迫歇業,至今它仍是青年地下精神的心靈原鄉。我想起地下社會某天出現的塗鴉,在幾乎沒有距離的舞台上,每一個搖滾的樣式都直接得驚人。想起走出地下,來到地上,所有群聚的青年們繞著師大公園聊天唱歌。偶爾在沒有演出的晚上,到地下室喝杯啤酒,空氣裡播放的音樂永遠是對的,就坐在身旁的是簽著 CD 的吉他手⋯⋯

我們也許沒辦法只憑己力,讓 live house 文化有解,但一個偉大城市或國家,不能沒有地下文化。當我們漸漸習慣了花大錢走進華美舞台,對於直率的演出不再抱有希望,一步步消失的,是聽搖滾樂的開放心胸,以及次文化底蘊。都市更新與商業考量不會消失,資本主義也始終圍繞著純粹根本,看完 DBA 的故事,樂迷除了珍惜走進現場的感知,也能被啟發:在音樂裡,你的角色是什麼?你能做的是什麼?越來越多這樣的事情累積起來,或許場地會消失,但場景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

《再見地下布魯克林》

11/29 – 12/20  Giloo 紀實影音 線上觀影

#再見地下布魯克林 #Death By Audio #獨立音樂 #音樂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玠安
圖片提供Giloo 紀實影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