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歸為另類以前,它們首先非常好看──專訪 Mangasick《漫漶》,進入日本另類漫畫的入口
2022 年末,台灣漫畫出版界的重要事件,便是長期引介另類漫畫的店鋪/獨立空間 Mangasick 發行了他們選編的日本另類漫畫選輯《漫漶》。
Mangasick 與日本 GARO 系(ガロ系)漫畫的原點、繼承了發行《GARO》雜誌的青林堂之編輯方針所改組的青林工藝舍合作,在台日疫情夾擊之中製作期延宕五年,於版權問題與漫長的原稿電子化勞務裡,終於完成了這套上下兩冊、收錄 24 名漫畫家作品的選輯。
1965 年,青林堂推出月刊漫畫雜誌《GARO》,以獨到的編輯方針聚集了一批風格特殊、個性強烈的漫畫家,開創出有別於主流漫壇的小天地,影響無數後進。1997 年,《GARO》編輯部因故分裂,新成立的青林工藝舍承襲該路線並發行漫畫雜誌《AX》(アックス),持續發掘怪才漫畫家至今。《漫漶》中所收錄的作品,發表年代橫跨六〇至一〇年代,從嚴肅深刻到 B 級荒謬,神級畫功到素人生猛,哀傷自溺到諷刺狂歡,包羅各種主題。
近年台灣漫畫出版的類型廣度逐漸增加,上述脈絡的作者已開始進入讀者的視野,例如私漫畫宗師柘植義春、異色漫畫巨匠丸尾末廣等等。相較於單一作者的出版,《漫漶》透過合輯形式並列作者群,試圖以更具系統性的方式觀測其交互影響,俯瞰日本漫畫表現的多元性。合輯同時也引介了商業考量下難以翻譯出版單行本的重要作者,例如實驗漫畫時期的佐佐木牧、作為荒誕漫畫家的蛭子能收、描繪邊緣人世界的山田花子等等。對於不只希望漫畫提供大眾娛樂性的新一代台灣漫畫讀者而言,《漫漶》將會是探索祕境的指南針。
在這套選輯發行之際,BIOS monthly 有幸拜訪幕後製作者、也是 Mangasick 的兩位主理人老B與黃尖,談他們對《漫漶》的思考與期待,以及這些作品對同樣身為讀者的他們的意義——
成為入口的方式
BIOS monthly(以下簡稱 BIOS):《漫漶》有著 Mangasick 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一種「強烈地想要成為入口」的氣質/態度。不過另一方面,你們同時也給我「希望入口裡面的東西以保有原狀的方式被看見」的感覺。這一回篩選收錄的漫畫家/作品時,你們如何兼顧這兩件事?在收錄內容上有過哪些討論?
老B:選作者的時候是以「如果你想認識 GARO 系,你一定要知道這些人」的方針去思考。但這些人再散出去的徒子徒孫們,我們暫時還沒有選進來。《漫漶》裡收錄的作者可以說都是某些「根源」。在選擇要收錄他們哪一篇作品時,才會考慮台灣讀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BIOS:何謂台灣讀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老B:劇情線可能要稍微清晰一點。
黃尖:說到劇情清晰,其實像鈴木翁二有滿多篇作品可以選,《漫漶》選〈庄助那一帶〉也許有人會覺得疑惑,幹嘛選他那麼早期的作品。可是經過考慮,我們覺得那篇還是可以表達出他最核心的精神,只是用一個大家比較容易抓住的方式。
要不然,他別的作品已經到了詩配上畫的那種程度。如果突然丟出那麼強烈的東西,讀者可能就會比較困惑一點。
老B:GARO 系作者有很多作品是很私密、也很自溺的。那種私密跟自溺和當時的社會氛圍、默契有關。我們希望大家在讀《漫漶》的時候,可以完全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直接去閱讀故事本身。所以就會排除掉一些像黃尖剛剛說的「詩配上畫」,或者文字量比較大的作品。書裡除了安部慎一的〈美代子阿佐谷心情〉那一篇比較隱晦,其他篇我覺得都是很容易讀的。
BIOS:這份關於讀者接受度的界定,是根據你們經營 Mangasick 的經驗來判斷的嗎?
老B:對。一直以來我們也都有想要推薦作品給出版社,出版社也會給我們一些回饋——太詩意、劇情線不夠清晰等等。當然 Mangasick 本身的讀者是滿喜歡看這些比較自溺的作品,但這一套選輯並不只針對 Mangasick 的讀者群,我們打算讓普遍喜歡漫畫的人也有機會來讀。
黃尖:書裡有滿多篇也正好是我們自己剛開店的時候讀的東西。現在回頭看,剛開店時的我們對另類漫畫的知識量其實是很少的。我們並不是「看完了全部、並且判斷台灣應該有人需要這些漫畫」才做這件事,而是在自己剛剛開始接觸、還很興奮的狀態下開了這間店。
因為開了這間店、書進來,然後剛開始不算很忙,我才花很多時間看這些書。當時我自己是以一個新讀者的角度讀這些東西,這也是《漫漶》裡很多篇想要傳達的狀態。
BIOS:你們說,出版這套選輯的想法在開店初期就在醞釀。在這個時間點實踐它,有什麼原因嗎?
黃尖:倒不如說是到現在才有辦法做這件事。雖然說開店初期就想做,但那並不是「覺得自己一定辦得到」,而是「這件事應該要被辦到吧」的心情。我們隱約覺得,這些作品最終還是需要被翻譯才能接觸到更多人,可是該怎麼走到那邊,那時候完全不曉得。
老B:我是那種如果很想吃牛肉麵、一個禮拜內就非吃到不可的人,可是像這麼大型的出版計劃,它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都非常高,不可能在完全沒有任何自費出版經驗的時候貿然去做。現在就像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如今我們已經做過很多本書,對書籍製程更了解。《漫漶》的設計全部是我自己做的。當然也加上現在我們稍微有一些資本可以去負擔印刷費⋯⋯欸真的嗎?好可怕⋯⋯
BIOS:外在環境有相應的變化嗎?
老B:我們很不科學,讀者需求的增加比較是用體感去判斷;但大塊出了柘植義春漫畫集這件事,對我們而言算是一個跡象。柘植義春是 GARO 系最重要的作者,像大塊這樣有資源的出版社做了義春的集子之後,會突然讓對 GARO 系有興趣的人接觸到作品,他們對於這個類型就會有一些認識。如果我們是在大塊之前推出《漫漶》的話,可能不會這麼有信心。
黃尖:老B講的是台灣的狀況。除了台灣,這幾年我們出的書也都會陸陸續續鋪貨到中國跟香港,而雖然感覺得到中國出版不是很自由,可是他們對另類漫畫這一塊的了解跟需求是相當大的。
老B:台灣很多人對 GARO 系的理解,甚至讀到的漢化,都相當仰賴中國的「異常漫畫研究中心」;我們之前出台灣版的獨立漫畫合輯《USCA》,在北京的木鳥書店賣了三四百套。雖然《漫漶》的出版並不太把中國或香港那邊的事考慮進來,但我們也了解到這樣的書真的有支持群了。
先成為最容易登上的舞台
BIOS:這本書印成了,有和最初的想像不一樣的地方,或者因為現實條件必須妥協的地方嗎?
老B:做著做著覺得好像可以再做一本哈哈哈。目前是上下兩冊嘛,還可以多塞一本中⋯⋯
因為 GARO 系作者真的非常多,不少人在這本雜誌發跡,在青林堂出了單行本,可是隨著九〇年代青林堂的沒落、解散,再轉移到青林工藝舍,很多人的版權也分出去給其他的出版社了。這些再分出去的人,我們都很不敢去談,因為會非常麻煩。
我們這一次基本上都是直接透過青林工藝舍接洽,以青林工藝舍所出版的書為前提來選。所以,像是安西水丸的《青色時代》(青の時代),這是 GARO 系早期很重要的一本漫畫,但安西水丸的版權在他過世後回到他的家族身上,《青色時代》的特裝版交給另一個出版社發行——這種情況,就還要再請青林工藝舍去詢問其他出版社,時間上就會更急迫,而且還不一定會成功。
同樣情況的作者還包含林靜一。林靜一的文庫本版權現在在小學館那邊嗎?總之是比較大的出版社。青林工藝舍和我們一樣只有兩三個成員,可能無法負擔這份業務,而我們自己出馬的話,因為 Mangasick 並非一直有在營運的出版社,對方應該是不會理我們。
黃尖:可以說,《漫漶》收錄的名單,我們是以可行性為前提來決定的。如果要把難度提高,其實還有很多作者可以去選。假如完全不考慮我們做事的限制條件來看這套書的話,選題上還是有一些缺失。
BIOS:青林工藝舍現在只有兩三個人,但卻是 GARO 系的重要標的,以他們的號召力,版權問題依然很難解嗎?
老B:號召力還是有的,但我們知道他們平時編雜誌的工作進度原本就很吃緊,不好意思增加他們額外的工作量,尤其因為這些「代為洽詢、協調」的工作未必能直接帶給他們收益。所以還是回到前面說的,我們是在能力範圍內盡量交出一個有意思的陣容。
不過青林工藝舍確實有他們老派之處。這個時代的出版業先是要抵抗社群媒體,再經歷電子書,有很多關要過。出版社一直被這些東西追著跑,必須隨之變革,才有可能一直站在浪頭上。而青林工藝舍不是這樣的組織,因為在變革之中你會喪失很多的自主性,要去考慮怎麼樣的東西才可以博得大家的關注、社群上怎麼行銷才可以達到最大效益等等。
這些都不是做另類漫畫的人最優先考慮的。做另類漫畫,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就是這個漫畫好不好看。
2014 年,我們第一次去拜訪青林的手塚小姐,她說《GARO》和《AX》對她而言就是一個實驗場,有趣的新人在還沒有任何資源的時候,把作品帶來《AX》一定有刊登的機會;但當其他出版社關注到這些作者之後,不管是另外提出合作邀請或出書,青林工藝舍都會覺得「真是太好了」。這就是他們作為實驗場的目的:必須先成為大家最容易登上的舞台。
我覺得《AX》的精神真的很可敬。有時候我覺得像 Mangasick 這樣的書店需要存在下去,也是相同的原因。
爆炸的聲響與機油的氣味
BIOS:這次收錄的篇章裡,有沒有對你們各自而言有著個人情感聯繫的作品?
老B:幾乎每一部 GARO 系作品對我都有很強烈的情感聯繫。真要說的話,連結感最大的可能是上集第一篇的丸尾末廣〈電氣蟻〉,跟最後一篇柘植義春〈海邊的敘景〉。
〈電氣蟻〉是我最喜歡的丸尾末廣作品。台灣這邊除了《少女椿》之外,出的都是他比較晚期的作品,在那之間有很多的短篇集,題材、內容上都很誇張,所以其他出版社發行的可能性都不大。
我覺得〈電氣蟻〉很龐克,畫面的音樂性很強:從噪音開始、青年被環境壓抑性欲的焦躁,很像我自己喜歡的日本地下樂團,有一種很難形容的躁鬱。想要找到出口、脫離這個有機世界的情感糾葛,變成無機的東西⋯⋯作品裡充滿了爆炸的光輝跟聲響,機油的氣味。
至於〈海邊的敘景〉,其實大塊已經有選進他們的集裡,可是我真的太喜歡了。可能因為我自己就是在海邊長大。最後那一幕,女孩男孩心中知道這份感情一定會無疾而終,但他們還是度過了一段很好的時光;女孩在海邊對男孩說,你游得很好⋯⋯我讀了會哭。其實我現在就快哭了。
黃尖:我的話,可能會和老B一樣選丸尾末廣,因為最初讀到的衝擊感歷歷在目。
一開始讀到丸尾末廣的時候,我們應該還住在菜市場,簡直就像住在漫畫裡的場景:在菜市場的矮巷裡面,超破的房子,地板完全是歪的⋯⋯
老B:⋯⋯我洗澡的時候還被防火巷對面的小孩子偷窺。那裡的大小只有 Mangasick 的四分之一,可是有三層樓,樓梯是那種超陡的鐵梯。他媽媽第一次來看我們的時候還直接哭出來,哈哈哈哈哈⋯⋯
黃尖:一個貧民窟般的地方。在那裡讀到丸尾末廣,整個氣味跟當時的記憶完全融合在一起。那時候也剛知道大衛林區⋯⋯有一些在電影或小說中喜歡的元素,突然在漫畫裡面看到了⋯⋯我覺得〈電氣蟻〉是一個爆炸的開端。
老B:對,如果只是單純的獵奇,或說妖幻之美的話,其實在一般的作品也看得到。可是〈電氣蟻〉裡面那一種內心的狀態,是大眾漫畫裡比較少見的。你可能真的要是很邊緣、受擠壓的人,看這樣的作品才會有感。一般人會不懂主角為什麼只是因為噪音就變成這樣子。
BIOS:那間貧民窟般的房子,似乎和你們對另類漫畫的關係密不可分?
黃尖:對。其實那個地方本來就反映了我們為什麼會喜歡這類東西。當我去看房子,我覺得那樣的地方住起來很好。
老B:或許也是跟我在鄉下長大有關?鄉下的感覺大概就是那樣子,不會特別覺得有什麼。
BIOS:真有趣。這讓我好奇,台灣另類漫畫市場的消費者主要在台北,但這些漫畫裡面的情緒跟場景,卻可能是身在鄉下或邊陲地帶的讀者更有共鳴?
老B:確實是像你說的這樣。我們脫離自己的家鄉來到台北,接受很多文化刺激,可是我們只能租房子、自己打工賺錢,生活條件比原本待在這裡的人稍微困難一些。同時我們要試著去接受首都大量的藝文資訊、人際資訊,這些東西都是在過去很難感覺到的。
這當然會形成很快樂的體驗,覺得心靈很富足,可事實上我們在物質上又是相對貧瘠的一群,所以會有很多精神上的落差和折磨。不然大家也不用在那邊唱什麼台北不是我的家,從以前就唱,唱到現在海豚刑警還是在唱。
黃尖:不過這些東西對真的處在那種環境的人來講真的太日常了,他們可能也不會有一套創作形式的語言去討論它。
譬如說像逆柱意味裂,他的作品讓我感到很衝擊的一點就是,這些畫面根本就是如果台灣人去描繪台灣的亂、而且用一個不刻意簡化也不刻意讚美的角度去畫,會得到的那個中間的東西。
把灰塵拍一拍
BIOS:除了情感共鳴,你們期待《漫漶》可以帶給讀者什麼呢?
老B:台灣的漫畫創作者越來越多了,期待《漫漶》可以刺激大家在編劇上面的一些想法。如果你要畫比較自溺或是個人經驗的東西,要怎麼去轉化它,用不只是第一人稱的方式,把它變成一個更有劇本性的東西,把故事「煮得熟一點」。
如果是主流一點的創作者,也可以藉由這套漫畫去思考,怎樣找到更殊異的題材。
BIOS:最後想問,「漫漶」這個書名除了和「漫畫」音近之外,還有什麼祕密嗎?
老B:「漶」這個字直接看字形會聯想到患病,所以「漫漶」也可以說是 Manga / sick,我們的店名。
一開始是黃尖去翻字典,把所有漫開頭的詞都列出來,我們看到漫漶就覺得很合適。細讀註釋,這個詞的意思是「木石上所刻的文字,長時間受風雨侵蝕,變得模糊不可辨認。」其實也就很像這些 GARO 系的作品。它們本來是很經典的,可是在這麼多年之後有點被埋沒,比較少人有機會去認識它們。
我們重新再把它們的上面灰塵拍一拍,讓大家可以再一次看到。
《漫漶》
收錄作者
蛭子能收/堀道廣/花熊優作/藤宮史/西岡兄妹/本秀康/逆柱意味裂/辰巳嘉裕/近藤聰乃/小松真也/根本敬/丸尾末廣/花輪和一/山田花子/柘植義春/鈴木翁二/安部慎一/柚木和/近藤洋子/鳩山郁子/栗原崇/佐佐木牧/貓湯/渡邊和博
A5/上冊 248 頁 /下冊 256 頁/兩集不分售
購買連結
淺色版(限量 500 套)
深色版
《漫漶》出版紀念展
配合《漫漶》出版,Mangasick 亦策劃了出版紀念展,展出合輯作者的原稿、畫作,以及部份特別為本展繪製的新作:
展期
2022 年 10 月 7 日(五)至 11 月 14 日(一)
每週二、三、四公休
時間
14:00 - 21:00
地點
Mangasick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4 巷 10 弄 2 號 B1
協辦
青林工藝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