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系字體最高:透過招牌觀察,走進台灣讚讚的在地文化
前一秒提到「臺灣招牌」四個字,下一秒腦中便自然浮現一塊壓克力板上有著各式顏色交錯、華麗字體的畫面。早上七點出門買早餐的早餐店、路上隨處可見的門牌指標、中午和朋友聚餐的餐廳招牌、晚上回家前順路到家附近的五金行還有隔壁現打果汁店的菜單,這些,都是屬於台灣的招牌樣貌。
近幾年越來越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們發出對於臺灣街景凌亂的呼救,除了隨處可見的政治廣告看板,還有亂無章法混搭的各式招牌,顏色更是琳瑯滿目,一個比一個鮮豔像是在取得路人們停留的目光。將二維字體放入空間,每一面牆、每一個角落,只要哪裡有平面,那裡就是一個可以提供展現的舞台,這樣的現象儼然成為臺灣的另一個特色。
都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樣被臺灣人自身嫌棄的文化在外國人的眼中又是怎麼樣的風景?日本設計師藤本健太郎這次以一個臺灣旅行素人的視角,把在旅行中所見的各式招牌拍攝下來,而那些我們都習以為常的文字用法與他自身在日本文化所看到不同的觀點佐以隨筆寫下,竟也替《字形散步 走在台灣:路上的文字觀察》增加不少趣味性。
「果汁攤位上純粹到極致的滿滿圓黑體字型,卻讓我大受感動。在熱帶夜晚的人海中,有著鮮豔色彩的壓克力板散發出光芒……感覺宛如一部近未來的賽博朋克(Cyberpunk)風的科幻電影。」
書裡面常常能看到藤本先生對於漢字招牌帶給他的新奇感,像是雞排的「排」這個字對日本人來說通常會聯想到「排水」或「排氣」,不管怎麼樣都無法跟食物聯想在一起,在這樣的疑惑裡也開始了他探索台灣的樂趣。還有無論看幾次都會著迷的紅色招牌魅力,那些經常出現在電線桿上「南無阿彌陀佛」的貼紙,這種手寫筆觸隸書體所帶來的魄力感竟然是最令藤本先生喜愛的,直到回國的前一刻,還是十分惋惜找不到可以正式入手的管道。
他也熱情鑽研蚵仔麵線、理髮廳、懷舊西餐廳、與各式宮廟出現的字體,比如年久失修的看板上有龜裂痕跡、卻被作者形容成「這個天才般的字影,並非刻意製造,而是透過經年累月的損壞之後造成的超自然設計,可說是崩壞系字體」;又稱廟前牌樓風化板上的字體為「結痂字體」,也大讚廟裡的霓虹燈管根本電影科幻感,這樣一位有點怪才的香客行走在宮廟,看見了我們平時不以為意的痕跡,他說文解字、以情感詮釋字體結構的彎曲凹折,也帶來了全新觀看台灣的角度。
臺灣的土地面積小但語言環境複雜性高,有著多元種族共存一島的文化。如果說交流來自於語言的交換,那麼文字便是串起溝通的橋樑,除了緊密地與我們的生活連結在一起,與歷史背景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的。
路上觀察除了透過藤本先生的視角,也邀請到《字型散步: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的其一作者柯志杰來寫這本書的專欄,更詳細的用繁體字、注音符號為這本書鋪陳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識,試圖去理解招牌的樣貌,並提供文化脈絡上的蛛絲馬跡,讓初次接觸臺灣文化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也因為藤本健太郎的全新眼光,讓我們重新發現了島上各色招牌背後的文化與迷人之處。
|BIOS 評鑑|
美術設計:✭✭✭
內頁設計:✭✭✭
幽默趣味:✭✭✭
《字型散步 走在台灣:路上的文字觀察》
作者:藤本健太郎、柯志杰
譯者:廖紫伶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