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跨界策展——《漢方》,以漢方理解城市文化

當中醫跨界策展——《漢方》,以漢方理解城市文化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8.04.2019

養生之道,順應天地自然。中醫藥的魅力正受世界關注,全球超過 160 個國家有中醫;美國知名大學哈佛、耶魯、史丹佛也設中醫學程;日本漢方藥市場從 2006 年至 2016 年間成長幅度超過 56%。並且在台灣有七成以上的人每年有看中醫的習慣,每天有近 13 萬人去看中醫。近 20 年台灣中藥行以每年約 200 家的速度急遽消失,中醫診所並存藥行也僅剩 23 間。

在中醫文化快速消失的狀態下,座落在台北萬隆的意一堂中醫診所暨國醫藥行,以傳承文化為理想,除了日常的看診,他們也積極宣揚中醫的美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在各種展覽合作裡分享中醫智慧。去年意一堂舉辦了《午後的大人宴》,邀請爸爸媽媽帶著青春期的孩子一起聊成長,品嘗藥膳。2018 年也與寶麗廣場 Bellavita 合作《中醫美學新邊境》、和 ART TAIPEI 舉辦收藏美淬鍊心、在日本東京代官山蔦屋展覽《漢方・文房具》、與 PURE YOGA 跨界合作中醫碰撞瑜伽。

《漢方》:找回生活與身體的秩序

中醫起源於 1800 年前至漢朝時期最為興盛,因而最早被稱為「漢醫」,「漢藥」,在唐朝傳到日本,在日本則稱為「漢方」。現在大家說的「中醫」「中藥」則是近代演變後的稱呼。

不管名稱怎麼改變,能流傳千年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的說中醫講究因人因地制宜。順應天地,四季變化。隨著時代與時俱進。一方面治病(中醫治欲病),更重要的是在還沒生病前(上醫治未病)就教你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

因此今年意一堂也推出了符合這樣概念的策展。漢醫,漢方流傳千年,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時俱進,不僅僅是醫學,也影響了台灣人的食、衣、住、行,而演變成文化,他們策展期待讓大家從不同的視野來認識台灣。這次在桃園機場的展覽以「漢方」為主題,從中醫師看診方式來反思生活中的細節與習慣。天地間拾萬物皆是藥,展覽中帶領觀眾看見中藥材最原初的模樣,遇見精氣神合一的自己。

本次展覽敬邀日本建築師片桐和也解構傳統中藥材,以空間美學詮釋中醫,形塑別於以往的漢方世界觀,體驗新舊並存且富溫度的中藥行。展覽中有一項自我診斷測驗,將看診的方式互動化,觀眾可以透過中醫的望聞問,觀察自我面色、面相、心緒、習慣,依此找出自己的五行類型,並在現場得到如何調整、與自我的身心共處的方法。

五行:理解體質,養心養身

五行的古人透過觀察後總結歸類出來的。若能利用五行的方式找到自己五行對應的屬性,了解自己的身體與生活作息則可去防止諸多疾病的誘發,也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從五行分類裡認識自己的體質是最簡易的,從中可大略各屬性適合的飲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還有一些生活常見的共同困擾。

像是有些人容易嘴巴破、有些人容易水腫、有些人容易四肢冰冷等,若有類似以上的病症,且知道自己對應到的五行屬性,即可了解自己為何會有此狀況、該如何注意。譬如:容易嘴巴破的人多屬火,建議就該做些抗衡火,養心的事情;容易四肢冰冷則偏水,建議可從生活飲食去改善;倘若對自己的屬性不了解則無從著手去改變。

尤其現代人仰賴科技,凡事上網求解,而忽略了問題的根本。譬如:過敏,網路上會說過敏來自環境,尤其環境中的塵螨導致過敏狀況,但塵螨其實無法全然被除去,而過敏的問題其實最主該探究回自身的身體,如何調理好體質才能治本。在中醫看診裡把人分成幾種屬性,針對不同屬去提供方子去治療,讓每個人可以回歸到平衡且平和的狀態。譬如:金剋木,金屬性的人用藥上就會多用些木的藥。因此了解自己的屬性實為不容小覷之事。

子午流柱:從作息調整自我

除中醫補帖,也有更多從生活作息調整自我的方式,展覽特設「子午流柱 & 養生睡眠」來說明人類依據時間作息的重要。一天的單位為地球自轉一周,而中國傳統計時單位是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其實十二條經絡和時辰之間的關聯在黃帝內經《衛氣行》已有記載,歧伯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以此奠基。所謂的「子午流注」則為一種流派,我們這次展覽的其中一幅時辰對應臟腑就是由此而來,其起源和發展至今仍有其爭議性,此派論點認為,在不同的時辰氣血會特別聚集在特定臟腑,因此古法針灸裡面會根據時辰針對不同的臟腑做針灸,來增強療效。

不只中醫領域裡運用此論點,去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也是按照生理時鐘,發表近乎相同的理論,在現代醫學上也有在做一些研究與運用,譬如說:現在治療肺癌的化療療程,運用此理論化療療程就會針對特定時間點安排不同的治療,讓痊癒的效果更好。對現代科學與醫學來說,這正是目前熱切發展的一塊醫學的新領域,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已提出了這樣的概念。

意一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承中醫,從概念推廣到生活方式的延伸,透過與各領域跨界的活動,展覽,合作來讓大眾與中醫不期而遇,並且使當代人不覺得古板,這樣的循序漸進是為了直到有一天讓更多人願意走進附近的中藥房,到意一堂來喝杯養生飲,看病養心。

│意一堂《漢方》│

 

 

 

 

 

 

展覽時間:2019年 3 月14日(四)至 7 月 15 日(五)
展覽地點:松山機場(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40-9號)接近登機口 5-6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提供意一堂
圖片提供意一堂
責任編輯李姿穎 Abby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