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創成為一種修辭(三):「轉注藝遊」的校園革命
學院內的文創扎根
台灣文創的 15 年來,除了產業界紛紛以「文創」尋覓商機以外,校園內的動作也不遑多讓,許多「文創學系」如雨後春筍。從初期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發揚,到接續的強調商品設計、品牌行銷、產業管理等取向,已可見台灣在文創產業鏈的思維中,意識到了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在這一股激流之中,可見的更多是處理文創「第二序」的面向,也就是針對文化、創意的經營管理,或者是在數位化、軟體操作、影音媒體方面的製作與整合。然而,創意是一種思考的「節奏感」,它是主體在面對當下情境時,對於現有文化資源進行召喚、詮釋與轉化、應用的能力,這時就需要培養出「第一序」的人才,亦即具有文化感受力、表達力以及實踐力的文化人。
在這個意義上,「第二序」的能力是強而有力的技術運作,但「第一序」的內化可能是更基礎而深層的問題。此時我們不免會將眼光投往傳統的人文學科,思索過往人文學教育是否無法即時地回應今日產業界的人才需求,亦即在人文學內容的學習之餘,是否能夠「轉化」為社會可接受、運用的形式。因應這樣的反思,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HFCC)因運而生。
這個計劃以「校」為單位申請,而非另外成立系所,希望更開放、靈活的方法思考人社知識的內蘊以及應用的產出。其中,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畫為申請通過執行計畫的 11 所大專院校之一,向來以人文社會科學聞名的政大,藉由這個計畫想要達到的,不僅僅是透過打破系所、學程的框架與限制,讓人文學被以更多可能性的方式學習,也讓校內各種不同院系的學生,帶著自己的專業與視野,一起充實、擴大人文學的底蘊與創造力。
這樣的思考與實踐,首先是學院內「人文」思考的跨步,同時對於現今的「文創」也能起到回應、對話的功用。這次我們有機會與政大「轉注藝遊」計畫共同主持人,同時也是政大中文系系主任的曾守正教授談談人文知識的下一步,而計畫初期時任執行秘書的賴位政也與我們分享了計畫發想的理念與期望。
以語言介入世界
「我最關心的是,人文學科的學生怎麼去參與這個社會」。當天訪談之初,曾守正以此表明他的立場,他的意思是,「轉注藝遊」所直接關注的並不是如何加入台灣文創的潮流,「教育」始終還是第一要務。身為學院之內的把關者,面對社會的脈動,曾守正在洞察之餘,更堅持站穩腳步,他也不避諱地透過薩伊德思考,認為「使命感」是知識分子的一項重要特質:
「知識分子在社會中是成為邊陲的,對於世俗是批判的,但知識分子同時是一個世俗的人,他必須去回應這個世代各式各樣的問題。於是他必須要帶著一個流亡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以及他的學術。尤其像薩伊德這種人文學者,他認為,適時地用語言介入這個世界,是知識分子很重要的一個行動。」
「致用」仍是知識份子所欲實現的事情。對於人文學科的學生而言,浸淫文字世界、進行感性或抽象的思考一向不成問題,但曾守正認為:「閱讀應該要有很大的力量,那個意義在於,在詮釋的同時,把日常的生活感或把現在的存在感、時代感,帶到我們所回顧、詮釋的視域裡頭去。所以,有意義的回顧依然是面對現在、眺望未來。」正是在這裡,「轉注藝遊」並非知識分子建築的花園城堡,而是介入這個世界的姿勢,正如賴位政所言:「我們反思的是人文學科可以為這個社會貢獻些什麼,以及更實務地來講,這個社會需要人文學生什麼能力。」
賴位政也提到,計畫中曾任職動畫公司、現任職傳播學院的林玲遠老師,曾經分享一個想法:台灣的動畫在技術方面可以達到國外的品質水準,但是無法創造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問題在於寫不出好的腳本。然而,台灣並不是沒有優秀的劇本人才,只是「我們所習慣的劇本創作,跟動畫所需要的腳本,中間需要一些改造的過程。所以我想,雖然有很多豐富的可能性擺在我們面前,可是它們都少了一個鏈結」。這個「鏈結」,也就是人文學科所欠缺的「那一步」,而提供學生一個往前跨一步的平台,正是「轉注藝遊」計畫的核心精神。
台灣的文創,面臨了文化論述模糊、人文內涵不足的困境,「轉注藝遊」以「藝術」與「在地文化」雙軌並進,且互相支援,試圖驅散心浮氣躁的文創魅影。於是,賴位政的這席話就頗具重要性:「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藝術、在地這些概念作為計畫的核心,短中程的計畫是希望這些受過完整文化訓練的學生,可以把『用文化做生意』這件事情做得更有深度一些,進而可以把文創這件事情變成提升生活品味、水準的一種手段,也就是把生活某些必需品,朝向精神領域去發展。」
打造校外基地
曾守正另外分享了一個經驗:「歷史系朱靜華老師也為我們開了一門藝術史的課,我們拜託他課程內容先以故宮有的藝術品來做。學生做的作業是一方面通過故宮典藏的器物了解中國藝術史,一方面把它拿出來用,我們讓學生去為烏來小學的學生做故宮的導覽。這時候,學生的學習就不是只有認知取向的概念知識而已,同時是表達、跟實際的人接觸。於是我們課程就產生改變,計畫希望的是學生在知識、課堂上的學習產生跨越,學校內的學院彼此跨越,學校內又跟校外跨越,那就可以有業師、有不同的單位進來。」
「轉注藝遊」因此得以建立學界與業界交流的平台,為政大這所研究型大學找到校外的基地,其中以故宮及朱銘美術館為合作最密切的夥伴。曾守正提到,資管系蔡瑞煌老師近幾年密集地幫故宮做多媒體互動裝置,因為故宮在面對新時代的來臨,也希望能夠打造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他們投入了很多經費在數位科技上,但是內容製作仍然是一個問題,「蔡老師會使用工具,但是故宮要求的人文知識是非常縝密的,而這部分不是他所擅長的。」另一方面,故宮在推動大眾化時,對於足夠專業又具有活潑的行銷頭腦的人,也有迫切的需求。
不久前的 11 月 26 日,歷史系金仕起老師與資管系蔡瑞煌老師合開的跨界應用課程「數位、遊戲與歷史」,舉辦了一場「遊戲企畫提案」工作坊,擔任業師的瘋糖數位科技張志宏、不或互動娛樂簡明哲、鉅賦資訊劉家源三位 CEO,帶領學生在從遊戲提案發想、簡報、修正的過程中,將歷史知識結合遊戲思維與行銷概念,轉化為具備教育意義與市場潛力的遊戲腳本。在計畫運作的期間內,開設課程的金、蔡兩位老師願意一開再開,業界的 CEO 願意遠道前來,「為什麼?因為內容在這裡,人才在這裡」,曾守正如是強調。
對於研究型大學而言,「轉注藝遊」彷彿拆除了校園的圍牆,試圖填補學界與業界之間的溝壑,學生提早跨出這一步,業主提早看見未來的夥伴,這是政大校園內悄悄發生的學習革命。於此,不得不提的是當天工作坊的地點位於政大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該棟建築是政大「創立方」的據點,這是一個以創意、創新、創業為精神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提供個人或團隊以低廉的租金,和不同的創業者對話、合作。
因此,「轉注藝遊」雖然立足人文學的底蘊,在文創產業鏈上游的內容端培養人才,但這只是政大在新一代的人文培育賽跑中的一個棒次,創新技術、製作與行銷等其他方面,政大還有「創新創業學程」等軟硬體的資源可供利用、銜接。「轉注藝遊」的這一棒,任務是將精緻的人文知識疏解為大眾化的形式,降低接受的門檻,留下真正精采的內容,並培養學生進入產業鏈的中、下游轉換詞彙,進行溝通、合作的能力。
文創產業的「續航力」
在 11 月 26 日的「遊戲企畫提案」工作坊過後,我與一些學生交換了心得。當天由文學院與商學院組成的第四組,以台灣鐵道史為素材發想的「騰雲御風」,在現階段遊戲本身的構想與行銷方法上都有相當的完整度。問起以鐵道發想遊戲腳本的考量,企管系三年級的陳愷回憶道:「就商業考量而言,鐵道迷擁有不小的群體,所以有一定的推廣潛力;而就文化推廣的層面來說,鐵路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出很多故事。就各方面的考量而言,我們最後選擇了這個題材。」
學生們感到最有幫助的,就是能夠和現實中的產業領導人對話。陳愷雖然讀商學院,然而也常常在學期中花費大量的時間心力作出一個 90 分的專案報告,但不知道在現實中會不會只有 50 分。當天業師雖然也會質疑他們的遊戲受眾會不會太小,然而考量一個「文化遊戲」身分的特殊性,他們更多的是針對行銷手段方面給予提問及回饋。
在聽他們分享的過程中,我逐漸拼湊出了這個提案可能的未來:這個遊戲如果能夠順利開發,它一方面能向下扎根,與校園課程結合,讓年輕族群以鐵道為線索,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形成台灣文化的認同。面對具有消費能力的大人,則可以結合 GPS 系統,開發套裝的鐵道旅行,以解任務、蒐集獎勵品的方式,促進大人帶著孩子前往遍佈全台的鐵道車站,了解地方故事;同時,也可與商家合作,讓人們不僅停留在車站,更可深入當地歷史景點或特色商店,解開支線任務,帶來實際的觀光產值。
人文學科在這個商品中的價值為何?歷史系二年級的羅世傑這麼說:「帶來一點溫度」,他認為一個商品要能夠吸引人,首先是要喚醒消費者的認同感,「交通史是非常貼近生活的一部分,它一定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喚醒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土地與生活,因為它反應了在歷史正典中被忽略而沒有發言權的小民,在那些時代的風貌。」以商學院的眼光來看,陳愷認為現在企業重視「社會責任」,但目前大多著重在環保意識,「我覺得如果企業可以出一分力,保留地方的歷史文化,也可視為一種社會責任,這對於企業本身的形象,以及它在經營時的對於當地喜好的掌握,其實都有正面的作用。」
這樣的嘗試,在研究型大學中或許少見,然而未來仍可期待。正如賴位政所言,「轉注藝遊」一方面創作很多新型態的課程,另一方面則設置「種子教師例會」的制度,除了交換教育現場的實況,也是把這些老師都當成一粒種子,讓他們把這個計畫的精神帶回系所,也許系所的生態會因為這些人而開始轉化。「我們在期待更長遠的未來,這個計畫的作用在綿長的未來,可以改變大眾的閱聽與喜好程度。當然這不是一時一刻的效果,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這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