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會菁英:南音粵樂在臺北

以藝術會菁英:南音粵樂在臺北

作者香港週 2016@台北
日期08.11.2016

由港臺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的「香港週」系列活動:《南音粵韻》與《香江寄情》音樂會即將在 11 月中旬於臺北演出。兩場演出緊扣今年「香港週」的「菁」字主題,讓港臺三代的「藝術青年」齊聚一堂,共同譜出港臺樂韻。

本次演出除了邀請到粵劇泰斗阮兆輝、南音名家杜泳、陳子晉,與香港粵樂代表竹韻小集聯合演出,另一個亮點則是臺灣 TCO 國樂團的加入,展現「南音」、「粵樂」兩項香港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演出締造新意;為期兩天的曲目呈現一種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對比,恢弘大氣與溫柔婉約兼具。

臺灣民眾或許對南音、粵樂這兩個詞彙感到陌生。而關於香港本土音樂的文化原貌確實如河流一般複雜難考,最直觀的說法就是流行於珠三角一帶的說唱(南音)與器樂演奏方式(粵樂)。

粵樂大約於清時期就已開枝散葉,成為道地的香港特色。它在音樂類型上融入眾多中原古樂與地方樂種,或改編自北方、江南戲曲的過場音樂,或吸收民歌、民樂的表演方式,現在要看到最原始的廣東音樂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本次演出的「地水南音」,就是特別選擇在「粵曲」這門說唱曲藝中極具傳統特色的一支。

地水南音的曲詞與題材較其他說龍舟、木魚等曲藝來得文雅些,但又和戲曲南音在表演形式上有所不同。它的說唱原型是由瞽師、瞽姬以極佳的音律能力進行彈唱,隨意按演奏條件去靈活調整樂器的組合類型,唱腔帶有獨特的咬字和韻味。

這些源自香港本土的粵樂粵曲,於二十世紀經常被改編成當代的流行歌、或作為電影的插曲與主題曲,這些粵曲改編的「粵語時代曲」於五○年代發行首批唱片,在電臺的強力放送下逐漸風靡香港。當時的流行歌手們會使用粵語唱腔詮釋民間的男女情愛與庶民感懷,具有強烈的故事性。

其實在一九五○年代之前的香港,聽女伶唱戲、品評唱功的興致雅趣方興未艾,大家上館子去聽的還是較為傳統的粵曲。而後歷經國語時代曲、西洋搖滾與爵士樂等音樂元素影響,造成多次的風格轉化,這些廣東粵風的元素在今日的粵語流行曲中逐漸消失。但粵曲餘韻仍存在於老一輩市民的記憶裡。大家不妨試著回味,華人心中永遠經典的鄧麗君以粵語悠悠地演唱著〈一水隔天涯〉的場景。當然,粵曲本身也轉化成為影視戲劇中的各種文化符號挪用,成為新世代的「流行」:你看那〈色戒〉裡易太太忙著聽戲不在家,〈花樣年華〉中太太們邊搓牌邊聽著廣播裡的曲,再或著是,〈鹿鼎記〉電視劇中韋小寶的經典念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總的而言,南音、粵樂在表演形式與器樂使用上像隻變形蟲,有著縱貫古今、兼容並蓄的多元特質。透過這次「香港週」的兩場演出呈現給聽眾的,就是充滿這種「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與創新。

第一場《南音粵韻》代表著「傳統」的廣東音樂。觀眾能感受到粵樂曲調微型輕巧的特色。《廣東小調》三曲連奏,由廣東二弦、竹提琴、簫笛、揚琴、小三弦等行話稱作「五架頭」的代表樂器任意組合,演奏出質樸明快的樂聲。除了經典粵劇主題《帝女花主題隨想曲》將多首古曲的重新詮釋之外,〈旱天雷〉、〈鳥投林〉等作品,更是向嚴老烈、易劍泉等多位廣東音樂家致上敬意。觀眾還可以期待地水南音極具故事性的說場打板,在時而舒緩、時而急切的板式節奏中,南音名家們要如何詮釋〈男燒衣〉裡燒衣一件哭一段、〈重尋〉中舊地重遊、觸景傷情傳遞的那種直白又熱烈的語言?本次特別邀請到粵劇界頗負盛名的泰斗級前輩,阮兆輝先生擔綱演唱,令人萬分期待。

第二場《香江寄情》注入了更多「現代」的元素。「現代」的意涵,指的是在題材上對八、九○年代的懷舊,如〈粵語殘片〉、〈城寨風情〉 展現濃厚的歷史記憶。再如〈火.龍舞〉這支曲子,就是描寫節慶時居民點火燒龍的景象。舞火龍這項傳統技藝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每逢中秋在銅鑼灣的大坑舉行, 紀念過去驅除瘟疫的傳奇故事。想像以稻草和香紮成長型的龍,蜿蜒於街道之間,明亮的火光和熱氣營造出歡騰氛圍。

〈電車走過的日子〉更是有趣。本支曲目是由出身香港的作曲家陳錦標所作,他以俗稱「叮叮車」的電車為主題,創作出來具本土特徵的作品。作品隨著清晨電車的行走拉開序幕,悠揚輕快的節奏展現出人行道兩旁,那些繁忙又富有生命力的日常樣態。看看竹韻小集與 TCO 國樂團如何模擬電車的鈴聲,重現經典的香港街道印象?

其實「現代」還有另一層實質的意義。在尋回香港土地的記憶之餘,還要「轉化傳統、創造經典」。這是竹韻小集總監陳照延在安排節目時的核心理念:創作要符合現代的潮流,不能放棄傳統的根,一定要把根放在曲子中。

一般觀眾對中樂的印象都是已經引進許多西方元素的現代樂團形態,一來編制較大、演奏樂器數目較多,在編配分譜上形式規矩,少了民樂特有的創作者在主旋律上的「加花」即興。二來現代演奏者也和老一輩的訓練方法不同:以前是在一個樂種裡面泡幾十年泡出來,但是現在年輕一輩從大學音樂學院裡面訓練出來的,仍有其他學科要學習。能將傳統與現代音樂結合的最好手法,就是一方面進行古曲新編,另一方面在委約創作的選擇上,選擇以本土、具現代音樂訓練的作曲家與演奏者。像是把廣東名曲〈賽龍奪錦〉改編成大型樂隊的形式就是一種「融傳統於創新」的嘗試:演奏保留高胡、椰胡、揚琴、笛子、琵琶五架頭樂器組合的傳統配置。在吹、彈、拉都齊的情況下,就把五架頭跟現代樂隊結合起來。如此一來,便是「傳統裡面有現代、現代裡面也有傳統」。

那要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平衡,會不會失去老一輩的聽眾?陳照延並不為此擔心。一如臺灣致力保存南北管、原住民文化,他認為抓住能代表地方的「本土根源」,創新的曲目就不怕老一輩不喜歡。畢竟那是在沒什麼娛樂的年代,經常在廣播電視聽到的語言與音樂,這種情境下所形成的熟悉感,就如同閩南語之於臺灣歌仔戲、野臺戲的草根性格,很難被取代。只要旋律好聽,委約的作品一樣能吸引他們接受。廣東樂曲是過去時代的「流行」文化,會緊貼著聽眾的脈動而改弦易轍;若能將「現代」賦予一個意義,就有機會創造下一個時代的經典流行。

「我如果現在能把創新的東西普及、帶出來,把它變成經典的話,說不定一百年以後就會變成傳統了。所以我們也有責任去創作一百年以後的傳統嘛。如果能流傳下去,就變成經典傳統,流傳不下去就沒有了,可能這年代就沒傳統了。(笑)」

「主要是看觀眾。還有經過時間的淘選?」

「對,群眾能接受的它就會變經典了。」

這種超乎預期的回答,再次展現廣東音樂的靈活彈性。在創新過程不斷跟聽眾互相對話,這樣的創新過程才會一直下去。

「真正的挑戰在於『粵樂創新』的方法」。陳照延認為。「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一直在變,得動腦筋想辦法」。不過這些推廣就交給年輕人去思考吧!年輕一代如果身負傳承的使命,就能給人比較有活力的形象,傳統文化不再只是「老頭的玩意」。「比如可以讓他們想想『粵語流行曲』怎麼發展?他們就會發現這個發展的背後源流就是我們平時介紹的傳統音樂」

當然身為前輩的陳照延也是積極扮演領航、啟蒙的角色。他鼓勵竹韻小集的團員們多多進行跨界、跨地域的演出形式,能以不同的形式發揚樂團「本土精英,文化傳承;植根嶺南,融會中西」的藝術特色。本次演出之後,其中四位團員將於 11 月底再度於臺北參與表演劇場的合作;更於 12 月初在香港參與一場結合聲音與影像的多媒體創作展演,在不同領域中學習與進步。

《南音粵韻》與《香江寄情》將於 11/11、11/12 分別於誠品松菸表演廳,以及臺北中山堂中正廳進行演出,想一窺香港本土音樂的堂奧,這絕對是兩場不容錯過的聽覺饗宴!

【演出資訊】

《南音粵韻 ─ 阮兆輝與香港竹韻小集》
11/11 誠品生活松菸店.誠品表演廳 購票入口

《香江寄情 ─ 阮兆輝、香港竹韻小集與TCO學院國樂團》
11/12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購票入口

#TCO 國樂團 #竹韻小集 #阮兆輝 #南音粵樂 #香港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夏慧馨
圖片提供香港週2016@台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