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搖滾青春戀習曲》: 逐夢的路上毫無猶豫!

每週影評|《搖滾青春戀習曲》: 逐夢的路上毫無猶豫!

作者張硯拓
日期20.06.2016

在 1985 年的都柏林,男孩康納在一家三個孩子裡排行老么,當他父親成為全愛爾蘭一半的失業人口之一,爸媽決定把他從原本昂貴的中學轉到公立學校去。無用的師資、無望的同儕氣氛和威權教官/校園惡霸的雙重霸凌,加上父母感情不睦,讓康納的生活分崩掉漆。他唯一的寄託是每天放學路上,總會在路口看到一個打扮時髦的女孩,他上前搭話,對方說她是個模特兒,問:「要不要來當我們樂團 mv 的女主角?」而她笑了。三分鐘後,康納過街回到他的死黨旁邊,吐一吐舌頭說:「我們得來組個樂團!」

如果有機會,我真想開一堂「電影起飛學」的課,把我私心覺得讓一部片脫胎換骨、頻率整個「對了」而開啟無限可能的「起飛」瞬間,都蒐集起來。在《搖滾青春戀習曲》(Sing Street),這樣的瞬間發生在康納和他的青澀男孩樂團拍完他們第一支 mv 那天晚上,開心的氣氛裡他送女孩回家,卻發現這戀情可能不若他想像中容易。他回家找哥哥訴苦,而後又出門,深夜兩點來到樂團搭擋的家裡,因為腦海中有一段詞、有一句曲不馬上譜出來,不甘心。

那首歌——我好希望每個觀眾都是毫無防備和預期撞見這瞬間,所以這算是個雷喔!——叫做〈Up〉。當我第一次在戲院聽見,康納刷著他的空心吉他唱出第一段歌詞,而他的搭擋(像愛爾蘭少年版詹姆斯法蘭柯)在四個八拍後加入了鋼琴和弦,我已經驚覺這電影和我想的不一樣。再過十六個小節,全樂團樂器都在奏著,時間悄悄轉換到白天,而響徹歌聲的戲院對我來說,已經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搖滾青春戀習曲》是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的第三部電影。若光看預告和上面的概述,會以為它是一部青春喜劇,是小屁孩的校園音樂夢而已。但知道卡尼的前兩部作品是《曾經.愛是唯一》(Once)和《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你可能會覺得事有蹊蹺了。即使如此,電影的前段仍未讓我提高警覺,康納和他的雜牌軍夥伴的第一首作品〈謎樣的模特兒〉(The Riddle of the Model)帶著八零年代的頑皮,mv也拍出了稚氣的「裝酷」趣味,但到這裡都還離打中我很遠很遠。沒想到那個夜晚,從那段吉他帶出的〈Up〉叫我完全改觀。

卡尼的創作主題顯然跟音樂創作永遠有關。除了他自己曾在九零年代短暫加入葛蘭漢薩(Glen Hansard/《Once》的男主角)的樂團 The Frames,還包括作為一個創作者,對於藝術可以如何傳達情感,以及(更重要的)給作者自身帶來什麼樣的力量,他非常有心得。當年在《Once》,他直接找來老友漢薩、以及和後者搭擋的捷克天才少女瑪琪塔依葛洛娃(Marketa Irglova),拍一對偶然相遇的音樂夥伴間的隱隱情愫。彼時早已熟稔於電視劇創作的卡尼,刻意選用紀錄片的鏡頭質感,拍出(其實精心算計過的)毫不矯飾的「音樂人日常」。而最終,不只是演員自然,不只是敘事的距離拿捏正好,而是音樂的力量定義了這部電影。

《Once》的歌曲直接來自 The Frames 以及男女主角組的樂團 The Swell Season,那些誠摯而直接,缺乏商業氣息的歌,是這電影渾然天成的魅力。那之後卡尼到好萊塢拍了《曼哈頓戀習曲》,找來大明星大歌手搬演,相較於一般的都會愛情片,一樣「脫俗」不少,但音樂上就不免帶著點商業味,比較專業而少了質樸感。再來到《搖滾青春戀習曲》,片中男主角的欣唱街樂團(Sing Street)一共寫了七首歌,不只動聽,更帶著滿滿青春創作者的能量。

康納的哥哥形容杜蘭杜蘭樂團(Duran Duran):「他們的風格還沒有明確,這讓他們特別有趣。」在這部片裡,七首原創歌有四首擺在劇情各段落,另外三首集中在片尾的演唱會,而這七首歌的風格都不同,和其他在片中被「引用」的八零年代天團的作品一一相對,幾乎都有點致敬的味道。在這背後,則是導演卡尼和資深音樂人蓋瑞克拉克(Gary Clark)的作曲功力,寫出年輕創作者剛萌發的潛能,恰恰和故事疊合,所以動人。

另外,這還是一部「在都柏林讀教會學校的幾個十五歲男孩,為了追女孩子而在公佈欄張貼廣告、徵團員組樂團」的故事。看之前,我不知道這些細節,預告片本身反而讓我想起《Killing Bono》——彼片的中文片名雖然是「少年 U2 的搖滾旅程」,其實說的是跟 U2 一樣在學校組團,最後卻必須面對自己沒那個「天命」的凡人的故事。這其實也是我對《搖》片音樂水準的預期。但真的看了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仿冒品,而是真正擁有潛力的少年樂團的組成。所以不只有第一行那些創團細節雷同,還有音樂本身,都暗示著 U2 等級的才華。

何況,在舞會開場前放的那首〈Pop Muzik〉,正是 U2 在 1997 年【流行超市】(PopMart)巡迴演唱會每一場進場之前,必放的背景音樂。看到那我已經嚴重懷疑,這不可能是巧合吧?後來看專訪,果然導演說 Bono 和 The Edge 在這過程裡,根本給了他很多建議呀!

我還想起《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在《搖滾青春戀習曲》,男主角組樂團的理由是女孩拉菲娜,她那早熟、神秘又其實內在脆弱的形象,遙指當年卡麥隆克洛創造的潘妮蓮恩(凱特哈德森飾演),如此典型被少年膜拜的女神角色,這次又不那麼有距離。在《搖》片裡,幾乎每個陷入困境的角色都用強裝的堅強來掩飾自己,不論男主角和那惡霸,或哥哥或父親都是。拉菲娜的「酷」也是裝出來的,但從她第一次目送康納離開後,忍不住笑出來那神情,你已經明白這絕不是個冰冷的人。

而看完兩遍後,我很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這部片我如此喜歡,幾乎要放上 2016 至今最愛的位置,是不是其實我被音樂收買了,而失去理智?但仔細想,我要說男主角的演出才是真正的感染源。新人費迪亞沃許皮洛(Ferdia Walsh-Peelo)拍攝的時候才十四歲,從小唱歌的他不只漂亮詮釋了片中七首風格各異的歌曲,還「演」出非常棒的戲。他的神情充滿層次,從開場在新學校教室裡的柔弱瑟縮,到第一次染髮被迫洗臉的慌亂,到海邊之旅那個吻,回程時和女主角各自在窗邊的面龐、光影⋯⋯

再到公然嗆聲惡霸的脫胎換骨,再到最後舞台上的明星魅力。電影結束在那艘小船上,被雨水、海水噴潤的男孩開朗的笑,那一刻他的神情終於完全和所思所想疊合,毫無強裝,毫不需要掩飾。整部片你清楚感覺到那些他必須硬撐起自己、面對外界的危顫顫,唯有在音樂裡,在唱出心聲的段落,和最後拋下一切的築夢路上,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此外,《搖滾青春戀習曲》還拍出光芒煥發的兄弟情,看第二次的時候讓我流淚的,竟不再是兩首愛曲,而是最後看到目送小倆口離開的哥哥,那麼高興地跳了起來。那夢想有人延續了的、自我的救贖和幸福感,值得再好好品味一陣子。也許有天以此為題,再另寫一些想法吧!

#搖滾青春戀習曲 #每週影評 #張硯拓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硯拓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