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請求自然給你什麼──紐約導演 ╳ 台灣環境藝術家,偶遇的台灣風景

你不能請求自然給你什麼──紐約導演 ╳ 台灣環境藝術家,偶遇的台灣風景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2.12.2022

15 分鐘的等待是什麼概念?若是等待一杯茶涼,用不著這麼久;若是等待一個人回心轉意,那又太短。來自紐約的影像導演 Aaron Brookner 第一次造訪台灣,用 15 分鐘記錄了他與藝術家李蕢至的等待——兩人喝了無數杯珍珠奶茶,等待雨停、等待風起、等待下一次海浪回返。將無數的等待剪輯成形,則能在其中看見珍貴的友誼。

等待是為了看見。Aaron 跟著李蕢至在台北貓空創作〈山水螺旋〉,以竹子建構出螺旋型的山陵線,等待落葉自然飄落,放置其中。作品英文名為〈Mountain spirit〉,最後也成為 Aaron 的短片名稱。

在此以前,Aaron 對台灣的想像有限;在此之後,倒也不是說他真的成為了台灣通,但也許可以這麼說:他應是找到了讓自己一再回返的理由了。 

IMAGE

Aaron Brookner 受 Taiwan Pitch 邀請,首次踏上台灣,紀錄台灣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的創作歷程與豐富生命故事。(圖片提供:Aaron Brookner)

IMAGE

環境藝術藝術家李蕢至,出生於雲林縣,居住在台灣並在世界各地創作。(圖片提供:李蕢至)

拍出生活中的哲學,哲學裡的自然

起初,這只是一個邀請。

2022 年 Taiwan Pitch 邀請六位國際藝術家,以台灣為靈感進行創作,Aaron 是其中一位,他的影像之路起始於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的助理工作,其後著手拍攝自己的叔叔、80年代的知名導演霍華德布魯克納(Howard Brookner),於 2016 年發表劇情長片《Uncle Howard》,於國際影壇獲得響亮的成績。

Taiwan Pitch 給予創作者的自由度很高,唯一條件是「完成一部 7 分鐘以上的作品」,對象只要聚焦台灣之人事,定義不拘,無論是山海或者巷弄,人情或者俗常皆可,Aaron 則將上述內容全都包攏進來——他以鏡頭紀錄台灣藝術家李蕢至的新作〈山水螺旋〉,同時參與了他的日常、走進他的巷弄,具體而微表現了他所發現的台灣。

至於,為什麼是李蕢至?

Aaron Brookner 回答:「李蕢至的作品,有兩對觀看的眼睛。」那是他對這塊土地最早的印象之一。

他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縮時錄影,藝術家在沙灘上用漂流木和沙搭建作品,完成後,就讓海浪帶走,結尾時有兩隻海鷗在浪花旁凝視,而後飛離,創作彷彿不曾發生過。那是李蕢至的環境雕塑作品〈波紋〉。Aaron 從裡面看到的兩雙眼睛,「一個是鏡頭(或者說作為觀眾的我們),另外就是大自然本身。」

事實上,〈波紋〉的拍攝地點是在紐西蘭,而非台灣。但這不妨礙 Aaron 對於台灣的認識,或者應該說,某種程度而言他更真實的看見了台灣——他不是看見片刻的風景,而是風景中所養育出來的一個人;不是台灣其中一處角落,而是一位穿越過山林、海岸、溪口,一位總是把作品推到最前面,把自身放在後面的李蕢至。

IMAGE

Aaron 在網路上看到的作品〈波紋〉,是李蕢至 2019 年在紐西蘭的創作,這件作品使 Aaron 對蕢至與他身處的台灣感到好奇。 (圖片提供:李蕢至)

李蕢至是台灣著名的環境藝術家。當從未造訪過這座島嶼的 Aaron 遞出拍攝詢問時,他對於全新創作〈山水螺旋〉的想法才剛成形。一面是欣喜有機會深入介紹作品的內涵,另一方面又明白自己羞於面對鏡頭,「過去駐村也會有人來拍攝,但我一直覺得作品才是主角,我們就是過來傳遞作品的。」李蕢至說,起初還有幾分擔憂,要是兩人合不來怎麼辦?「可是有些人⋯⋯,你一見面就會知道彼此氣場很合。」

當然,他指的是 Aaron。 

在短片《Mountain spirit》中,Aaron 清晰地捕捉李蕢至覺察世界的方向,在於「螺旋」的意象。李蕢至在影片中提到:「自然萬物的造型都是以螺旋為主,像是颱風、龍捲風、甚至是人體的 DNA。內容物是自然,自然才是本體,人像是郵差一樣,我做好一個框架,目的只是要把這個訊息傳達出去。

李蕢至始終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橋樑,連結作品與自然之間的對話,其所選用的素材多以周邊現有的物件為主,山間有竹子、林間的花瓣、河海附近則使用漂流木與岩沙。他順著環境的氣場流動,讓場域帶自己尋找作品的樣貌。

〈山水螺旋〉的創作位置靠近指南宮,李蕢至早期走訪寺廟觀察,每天都有人在這裡掃落葉,他後來也將落葉放進作品中,「我當時想的就是華人哲學的一個概念:『掃落葉,掃心地』。清理落葉不只是在清理環境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清淨自己的心地。這很重要,看起來只是日常行為的小動作,都有生活哲學的意味在裡頭,也都與自然相關。」

對此有感,《Mountain spirit》裡 Aaron 拍攝山間的霧氣、樹林清風流動、昆蟲捕食與交配,牢記李蕢至所謂「自然才是本體的概念」。對 Aaron 來說,彷彿這不只是一場拍攝,而是一場對於環境的體悟:「可能因為我來自於紐約,過去比較少的機會進入到自然。這次跟著蕢至,走到沒有人的地方,我才發現自然不是靜止不動的,大自然非常忙碌,無論是天氣變化、各種聲音交雜、各種生物動作,一切都生生不息地轉變。」

IMAGE

Aaron 紀錄下李蕢至在指南宮附近的創作〈山水螺旋〉,這件作品的英文名也成為 Aaron 的短片名稱《Mountain spirit》。(圖片提供:Taiwan Pitch)

IMAGE

李蕢至將「掃落地,掃心地」的華人哲學融入其創作,將落葉放進作品之中。(圖片提供:Taiwan Pitch)

作為藝術家,你不該想要控制一切

此般對自然存有共同價值的理解,是兩人一見如故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說不定與 Aaron長年有練氣功的習慣有關。 

李蕢至說:「Aaron 隔離期間結束,剛離開防疫旅館的時候,後來的旅館不知道為什麼取消了,他忽然變得沒地方住。我想說家裡有客房,就直接邀請他過來。後來我也有問過他:怎麼不怕我是壞人?」想起兩個「網友」第一次相見就登門入室,李蕢至還是覺得好笑。Aaron 打趣回應:「如果你是壞人的話,我苦練多年的氣功就有可能派上用場了。」

不想太多、無有所求。Aaron 與李蕢至之間的友情很像是兩株植物,他們從來不請求自然給予什麼,甚至不請託彼此給予。 

短片《Mountain spirit》有一幕是這樣的:李蕢至站在雲林鄉的成龍濕地上,他與 Aaron 搭著一方竹筏,看向他在濕地上完成的作品〈種子〉,有幾秒鐘無人言語,只見海與天與那竹子搭起的作品融為一景。沉默一會兒,李蕢至看向鏡頭說:「作為一個藝術家,你不應該想要控制一切。」

IMAGE

短片《Mountain spirit》裡,李蕢至與 Aaron 滑著竹筏、凝望他在成龍濕地的作品〈種子〉。(圖片提供:Taiwan Pitch)

這樣的概念,Aaron 於採訪中也提到:「我拍片的時候也是,你不能請求自然給你什麼。

拍攝期間,有好幾天,他們主要取景地點都在山中,過程其實波折。「我原本以為山裡很安靜,沒想到周邊有貓空纜車,非常吵雜、要技巧性地去收音;或者是山上天氣變化很大,下雨天該怎麼拍攝?但那都不能是影響拍攝的藉口。」Aaron 一面拍攝台灣,一面也在擁抱這個氣候萬千的小島所給予的各種顏色。

山林環境是多變的,然而鏡頭下的李蕢至卻澄淨得彷彿一張不掀波瀾的湖一樣。作為一個環境藝術家,他當然也談這幾年山林的改變,以及人為的污染,然而多數時候,語氣皆是溫溫和和,平靜如吹不起皺的風。

他所謂「你不應該想要控制一切」,不只是自然,也包含著人心。

李蕢至說:「我們看過很多影片、很多藝術作品。有些會留在你的心中很久,你不記得創作者的名字,但是作品的生命會留下去,並且觸動下一個人。所以,為什麼作品要有負面情緒?我們把東西做好就好了。我不擅長抗爭,我擅長直接讓作品說話,用感染的方式,而非逼迫大家接受我的想法。我相信這樣一來,有很多東西會淺移默化的。」

IMAGE

拍攝取景主要在貓空,纜車的聲音與多變的氣候,提高拍攝的困難度。(圖片提供:Taiwan Pitch)

IMAGE

儘管過程波折,Aaron 一面拍攝台灣,一面也在擁抱這個氣候萬千的小島所給予的各種顏色。(圖片提供:Aaron Brookner)

 Aaron 同意,至少自己就被李蕢至的想法影響了。 

「面對世界環境的挫折與無力當然有,但是蕢至卻是直接化為積極的行動,並且把這份行動實踐在他的生活上。」其實踐的方法難以一言以蔽之,但就其作品來說,大概就是李蕢至對自然的關懷,從不以說教的方式顯現。

如果可以,李蕢至甚至不對作品有太多的詮釋。成龍濕地上的〈種子〉偶爾有海鳥棲息,偶爾有遊客前來,如果只是碰巧經過,恐怕看不出此地面臨嚴重的地層下陷,端看雕塑品的中央設置一口圓形的窗,那是一扇沉默而內斂的提醒,「我想說的是,等到水真的淹到窗口那就來不及了。」說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平平靜靜。

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的行動已具體的擺在那,剩下的,亦如影片中所言:「那些真正走進你心中、觸動你情感的事物,是會使你說不出話的。

當我們共同在場

大自然是李蕢至作品的本體,「在場」則是他作為藝術家,與自然對話的重要方式。

「任何作品我都要親手下去做,不習慣請別人代工。如果不自己來,我不知道陽光從哪裡照入、風從哪裡吹過來。」

他說,人的存在會影響作品的發生,而〈山水螺旋〉如今也因 Aaron 的在場,產生隱隱的變化。

與此同時,觀眾也能夠從短片《Mountain spirit》中看見李蕢至在創作以外的日常時光,看見他與妻子逛士林夜市、彼此討論作品的詮釋與完成方式。Aaron 說,日常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環節,「我拍攝的不只是藝術家與作品本身,還有蕢至和他的團隊、他和自然互相依賴的關係,那些真情流露的情感讓這部影像加入更強烈的元素,扎扎實實的傳遞到觀眾的面前。」

IMAGE

短片《Mountain spirit》裡,李蕢至向 Aaron 秀出他與妻子在士林夜市拍的結婚照。(圖片提供:Taiwan Pitch)
 

他也遺憾本次無法停留更久的時間,直說每次重啟拍攝,都再一次領悟到土地的深度,「感覺我這回只能走在台灣的表面、了解得很少。但是光是能夠親自站在這塊土地上,我就覺得非常感激。」

是啊。真的太短促了。

李蕢至說他還想帶 Aaron 往更深的山裡面走去。「整個人浸泡在大自然裡面,什麼其他的人都沒有,就像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人知道我在這裡,周邊只有猴子、跟鹿,還有⋯⋯。」

剩下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悸動,他暫時放著沒說。 

下次見面,也許一同等一杯茶涼,等待某場天色回心轉意。希望到了那個時候,海水尚未上升,而所有想見面的人,也不需要寄託任何理由,便能再一次、欣賞同一片風景。

 

【Taiwan Pitch 國際紀錄片人才培育暨拍攝邀請計劃】

當國際創作者們走進台灣,會產生怎樣的靈感?Taiwan Pitch 邀請不同領域與專業背景的國際創作人才來台,以這片土地為發想泉源來創作。國際導演、藝術家、網路影音 KOL 的作品及藝術實踐,都將透過 TaiwanPlus 平台呈現給國際觀眾。

Taiwan Pitch 也著重於人才培育,除了鼓勵台灣青年紀錄片人才創作自己的故事,也面向全球學生公開徵件,鼓勵他們提出兼具美學創新能力及新媒體應用潛力的紀實短片企劃,並邀請所有入選學生來台共同參與培訓工作坊,提供台灣青年影像創作者與國際影音製作人才交流接軌的機會。更多詳情請洽官方網站與 Instagram

主辦單位|CNEX、財團法人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TaiwanPlus
指導單位|文化部

#環境藝術 #藝術 #賈木許 #Taiwan Pitch #紀錄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撰稿郝妮爾
圖片提供Taiwan Pitch、Aaron Brookner、李蕢至
執行編輯游育寧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