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需要心理學(二):水越設計,以人為本
水越設計成立已經超過 20 年,若說有什麼是他們亙古不變的觀念,應該是「以人為本」,透過設計為生活創造價值。「以人為本」四個字講起來簡單,背後蘊含了什麼樣的意義?設計師該如何創造出以人為本的作品?
創辦人周育如(agua)偏著頭,說道:「這個問題無法三言兩語講明白。」於是舉了「台北市變電箱色彩計畫」為例子,談談何謂以人為本、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過去,台北市的變電箱都是外包給廠商彩繪,有的彩繪之精巧、確實有美化變電箱的功用,「但其實有機會做得更好。」 當初在執行變電箱彩繪改造計畫時,她是這麼想的:變電箱、垃圾桶、號誌箱、舊衣回收箱等不同的箱子,在街道上的各種箱子之間有沒有可能相互統整和區隔,聯手創造新的都市風景?其中,變電箱大多存在於人行道上和店家附近,偏大的體積排擠了人們行走的空間,因此,如果改造能從改善變電箱體和人行道的關係,重整箱體的大小,將會大幅提升行走與視覺舒適度。不過,這次改造的前提是以彩繪為限,因此水越便從箱體表面和行人之間的關係出發,讓變電箱化身資訊站,例如標示距離附近的捷運站有多遠等相關的訊息;或是進行另外一種思考,檢視箱體與環境的關係,將變電箱視為視覺清潔、整理街道美學的物件,負責調和整體街區的色彩配置。
觀察和思考角度多元、提出各種可能的設計策略,是 agua 長久以來的工作訓練,不設限地想像物體還有哪些改變的機會。在發想過程中考慮的「使用者」,不單純是使用該物品的人,而是以更宏觀的思考角度,從物體與人、物體與環境、物體和物體之間的關係。至於最終該走向哪一條路,必須進一步思考其可行性,例如改變箱體大小幾乎是將變電箱砍掉重練、工程太浩大,需要從上位者以環境美學思維出發;統合不同箱體的設計感則需協商各個箱子的主管機關。雖然這次僅僅是進行外觀改造,但整合街道傢俱思維一直都是她的終極目標。變電箱從符號視覺規劃設計開始,重新排列警示標誌和號碼,並與民眾一起盤點各個路段變電箱外型與調查環境色彩,使用融入街區的色系,降低街道的雜亂感,讓整體設計更為和諧,另外,都市酵母團隊也融合了「資訊站」的概念,每一個變電箱會標註色彩和其名稱,供民眾在行徑中就可以觀察到台北的環境色彩,建立色彩層次認知。
「設計就等於生活,設計師負責幫人們改善不便和不舒服之處,為生活創造更多新的可能。」這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
和設計品相關的人,不會只有最終使用者
其實,光是人與物體之間的關係,就有千千萬萬種可能。agua 說,接到商業客戶的案子,需要考慮的「使用者」就包含總公司的決策者、販售的通路、第一線銷售人員、最後使用產品的顧客,這些都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提問和觀察,才可以逐一釐清不同角色的人有哪些不同的需求,盡可能抓出設計最終的核心概念,並反覆考證,確定這個核心概念能被不同的使用者理解和接受。「因為設計師與品牌有著適當距離,往往比業者看得更清楚,從中發現有趣的需求和可傳遞的價值,不過,商業案往往會遇到翻轉觀念的任務,如果顛覆了客戶既有的思維,就需要不斷地解釋,嘗試與業主討論出創新價值的架構。」
公共事務則是不一樣的作法,「公共事務是眾人的事,人人都可以參與,設計師更有空間根據人們的需求和社會的問題,提出解法。」這也是為什麼水越設計從公園、招牌、傳統市場、都市聲音、街區設計、變電箱,都有受到民眾喜愛的深入觀察、提案和行動,從生活中翻轉一陳不變,不斷進行研究、提問和發想,創造出一個個有趣的提案,溝通的範圍也比商業設計龐大。
近期「re-create 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是個好例子。agua 眼見城市的公園都擺著相似的遊具,吸引力有限,因而決定從鄰里的群體出發,了解在地的需求之後,創造新的公園設計,成果之一是在市民大道橋下的「市民秋千實驗基地」。他們先邀請民眾一起討論公共空間的可能性,架起了由回收的路燈銲接而成的大型黃色秋千,秋千旁還設有躺椅區,讓大人小孩都可以在公園裡活動和休息,成功開發「公園」的新形象。agua 說,異質性的公共空間和公園,滿足民眾的多元需求,還能牽引製造器具的產業、景觀設計師的加入,活絡地方社區,也開創發展產業的機會。
設計師要做的是溝通
「設計師和藝術家是不一樣的。」agua 解釋這兩種人都追求美學,期盼自己可以完成某些事情,但藝術家的本質是展現自我,不斷地向內探詢,而設計師則不斷與人溝通,習慣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尋找脈絡,確認價值核心,最終導出設計策略與表現手法,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可以更悠遊於環境中。
近幾年提出的各種都市改善計畫,水越設計都會和街區民眾進行大量的溝通,開設各種工作坊邀請民眾開發對於城市的想像,同時需要說服政府機關裡的跨局處合作。「我們也曾經幫政府部門上課,和公務員一起探討從使用者出發的建設思維。」
當人們都可以破除侷限,考量不同的使用者和關係人,這個社會將能保有多樣性、翻轉出各種新事物,為更多的人創造綻放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