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旅遊與文化觀察(二):蒲甘,曾經的佛教王國
上一篇文章簡單描述了緬甸民主化改革與開放的背景,以及開放後緬甸國內情況的改變,和未來可能需要面對的衝擊。而接下來的文章將介紹實際走訪不同城市後,所體驗到的當地風情與文化,呈現在地的樣貌,本篇先介紹重要景點之一:蒲甘(Bagan)。
蒲甘作為緬甸旅遊必訪景點之一的原因,是它的歷史古蹟與文物。在西元 9 到 13 世紀之間,此處為蒲甘王國,是此地區第一個有史料記載的王國,並且是緬甸的發展起源。最強盛的時期大約為西元 11 到 13 世紀,在第 13 世紀時,元朝的忽必烈皇帝為了擴展土地邊疆而攻打蒲甘王國,元朝大勝,蒲甘不再具有強大勢力,皇宮破損、廟宇也被毀,但還是留下了超過萬座的佛教廟宇,或大或小,遍佈整個城市的紅土地上。
當時上座部佛教已經傳入緬甸,取代早期泛靈信仰,或是與越南中部的占婆文化相似、同源的婆羅門信仰,成為當地主要的宗教信仰。但在蒲甘出土的文物中還是看得見濕婆(Shiva)、烏莎斯(Ushas)等吠陀宗教的代表性象徵,許多民俗藝品、畫作中也還保留這些元素,只是古塔中的壁畫就完全都是佛教文化的痕跡。踏著沙地、穿越高及小腿的雜草,走入任何一個古塔中,你都有機會看見臥佛、坐佛與佛教故事的圖畫。
根據一些當地畫師的說法,蒲甘這個地方大約有 300 位左右的專業沙畫畫師,而很多時候可以看見整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學習這種傳統工藝,工作室就存在於家庭空間中。 旅遊旺季時,他們將攤子架在廟宇旁邊,將畫作展示給觀光客,不漏掉任何一個可以賣掉畫作的機會,中午時他們拿出盛裝各種咖哩醬料的鐵製便當盒,在作品的圍繞下,以古老的佛塔為背景做野餐。
如果以古典工法來完成一幅沙畫,根據使用顏料、構圖複雜度與大小,需要的時間從一天到十週不等,畫作內容主要是來自於古廟內部牆面的壁畫、外部表層雕刻以及一些出土文物上的浮雕複製版本。第一個步驟是以白色的顏料在胚布上打底、上黑色線條,接著均勻塗上一層白膠,最後就是費工費時的開始,要耐著性子一點一點將彩色的沙子填上去。
整體製作過程還不包括沙子的製造與採集,蒲甘沙畫所使用的沙子大部份都是來自伊洛瓦底江的白沙以及小溪裡的黃沙,再進行染色、染金,這樣製作出來的沙畫人力與成本都不低。但由於觀光客以及國外買家爭相大量購買沙畫,所以有些非傳統做工、大量製造的商品就混入期間,導致價格下跌,有了更便宜的選擇後,觀光客也不願再花原本的價錢購買沙畫了,這個產業目前正面臨生存的威脅。
除了沙畫以外,當地特有的傳統工藝還包括木頭人偶、木雕、漆器與銅製飾品等等,像漆器等鍋碗瓢盆都曾經是當地人家中會出現的日常用品,木偶木雕則是文化遺留下來的產物。但這些產品都已經出現大量製造的工廠,有的甚至大量賣到國外,壓迫到當地的市場,堅持傳統的賣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也開始生產製作上較方便快速的僧侶畫像與風景畫等等。這是他們適應環境的同時保留初衷的方式,或許也從某個面向反映了緬甸人民面對開放的態度。
下一篇文章將要介紹位於緬甸東部茵萊湖(Inle Lake)畔的小村落,看當地居民如何建立水上社會,並且介紹遊客喜愛的登山、紮營旅遊行程。最後分享親身經驗,描述緬甸的登山旅遊與其他附近國家的有何不同,藉此提供一個視角,勾畫緬甸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