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旅遊與文化觀察(一):「遙遠的郊外」
提到緬甸(Myanmar),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他們的民族英雄: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尤其在 2012 年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 2011)上映之後,使更多人透過電影瞭解緬甸的民主運動與內部狀態。而在 2010 年結束了軍政府的統治後,緬甸正式對外開放,距今還不到 6 年。這個國家的豐富自然資源已經吸引了許多來自各地的資金與關注,當然也包括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隨著前往緬甸旅遊的旅客與數量逐年增多,當地人民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也漸漸受到影響,而緬甸開放前、開放後的差別,以及外部與內部印象的落差,讓人不禁好奇「真正的緬甸」到底是什麼模樣。本文將以自助旅遊與文化觀察的角度切入,以幾個城市為主來介紹緬甸的當地風情。
翁山蘇姬被 CNN 訪問關於緬甸開放、資金流入的情況時,她表示其實不覺得這絕對會是一件好事,因為她不確定緬甸「準備好了沒」。當投資大部份來自國外,並被少數企業控制的時候,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也許並不是最好的情況,尤其最底層的人民可能反而無法受惠。
而旅遊業的影響也逐漸明顯,以大城市仰光(Yangon)來說,由於大部份殖民時期的史蹟都聚集於此,並且座落許多輝煌的廟宇,再加上貿易的開發,仰光市中心總是車水馬龍。計程車一部接著一部從機場出發,帶著遊客前往旅遊景點。物價上漲、服務業發展蓬勃,許多人因此找到了工作、改善物質生活,也吸引了流向新加坡等地工作的年輕人口回籠,利用語言專長在觀光區找到謀生方式。
雖然緬甸也逐漸成為一個觀光國家,但仍有些有趣的現象,例如在寮國,我們可以看見當地著名廟宇、皇宮都已經發展出了很完整的參觀動線,使得旅客得以藉由參觀與解說去了解當地的歷史與故事。儀式場所漸漸地失去原本日常扮演的角色,轉化為以參觀為主的博物館。
反觀仰光大金寺,入口處一張桌子即是售票處,必須光腳走進的巨大金塔旁,圍繞著假日來散心的當地人民,他們一家老小帶著便當,毯子一鋪就在陽光下、煙塵中野餐。年輕情侶穿著傳統與現代混搭的衣裳,臉上塗著當地特有的特納卡黃粉(Thanakha),依偎在塔與佛像旁用智慧型手機自拍。令人確實地感受到廟宇對他們來說就是日常的生活空間之一,他們在神明面前跪地虔誠祝禱,他們也穿梭其間嬉戲。
對緬甸人民來說,即使生活條件不理想,進入廟宇時還是會在標示著「補金箔」的箱子中捐錢,即使是不到台幣十塊錢,他們都相信聚少成多。這些捐獻以及緬甸的金礦確保了所有主要廟宇年年都可以補上一層層新的金箔,也使得生活刻苦的人們臉上依舊帶著笑容。
在古代中國與緬甸接壤的西南地區,他們開始使用緬甸這個名詞,因為「甸」在古代是郊外地方的意思,「緬」則有遙遠的含義,而山的那頭對他們來說就是「遙遠的郊外地方」。整體來說,目前緬甸某些地區給旅客的感覺或許就像國家的中文名稱來由,陌生而純樸,不過在繁忙的城市中很明顯的可以觀察到截然不同的氣氛。究竟緬甸的真實模樣是什麼,下一篇文章會試圖以介紹蒲甘(Bagan)這個古老而安靜的旅遊城市來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