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景美溪風起雲湧二百年(二):南方,幾度滄桑
現在的臺北市文山區,是由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而來,但是再更久以前,是臺北縣轄下的景美鎮和木柵鄉。如今文山區觸目可即的平地都已蓋滿建築物,成為人口稠密的行政區,但兩百年前這裡只是荒煙漫草的野地。清代中葉福建省安溪縣人來到臺北盆地,沿著景美溪開墾,溪流以北的土地逐漸出現阡陌連綿的稻田,並在景美、木柵兩地形成聚落。景美和木柵雖然是臺北市的郊區,丘陵遍佈,遠隔市廛,卻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二。開發越早的聚落,意味著它的故事也越多。
這些故事,都與景美溪密不可分,景美溪不只是運送茶葉,扛起晚清北臺灣經濟命脈的交通要道,它同時也是景美、木柵兩地人日常中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景美溪水的豐盈與衰殺,完全牽動著景美、木柵兩地的命運發展。景美因位於景美溪和新店溪的交會點,因而成為水運興盛時期的重要轉運站,在晚清成為景美溪沿岸最大的商業聚落,在現今景美街兩側形成市集,並以集應廟為中心往外擴散。如今這裡白天是傳統市場,晚上仍是熱鬧萬般的景美夜市,可想見百年前的繁盛景況。但這百年間已歷經幾度興衰。
日治初期,總督府在景美設立辨務署(1897 年),位同次要區域行政中心,政府機關進駐,象徵景美到達第一波的繁盛期。即使在日治初期,木柵深坑地區的居民出入臺北市區都還透過景美溪,正因為外出不便,搭船是最方便的選擇。景美成為木柵、深坑、石碇等居民首要消費處所,就像現在的捷運公館站。由於人貨轉運興旺,景美鎮上開有碾米廠、染布坊、釀酒公司、菸館、茶館,當然少不了各式雜貨店、食堂、小吃、販賣雞鴨魚肉生鮮蔬果的店鋪。每天來自木柵、深坑的居民將水果、地瓜、稻米、茶葉、山產等農牧產品運送到景美販售,再購買來自大稻埕、艋舺或其他地方的日用品,然後享用一頓早午餐、抽個菸、喝個茶,酒足飯飽後再搭船返回丘陵谷壑的家(註 1)。
盆地南方的農業生活,就這樣在景美溪上度過無數的晨昏。那時候人與溪還沒有阻隔,景美溪畔是男人打拚事業的工作場,也是婦女和小孩的交誼廳。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單靠井水水源不足以供應一家全天所需用水,景美沿岸的婦女,常到溪畔洗衣服。小孩子則跑到溪裡抓魚或摸蜆仔,玩耍的同時還可以為晚餐加菜。除此之外,小孩還被派去撿拾溪中的煤礦,一直到 1980 年代以前,仍有很多小孩會到溪中撿煤貼補家用。景美溪可說是沿岸居民的寶地,吃的、用的、行的全仰賴這條溪的供給。
溪中怎有煤礦?文山區、深坑區曾經有眾多礦坑。日治中期,總督府開始在臺灣推展工業,煤礦的供給越來越重要。現今木柵高工、動物園後面的丘陵地,就有礦坑。這些煤礦最先都是靠水運送往大稻埕販售或轉運,運送過程中有很多煤礦滾入水中。溪畔居民撿拾煤礦,可充當家裡燃料或照明使用。為了讓運煤有更方便的聯外交通,文山地區開始修建許多輕便軌道。1921 年萬華新店鐵路通車,導致景美溪的水運開始沒落,加上 1909 年撤銷景尾辨務署,景美不再具有交通和政治的中心地位,市況逐漸蕭條,淪為臺北盆地南方的一個老舊聚落。改變的契機,要到戰後設鎮才出現。
景美溪不只是載送貨物、沿岸居民往返,它還得肩負起送神入城的任務。安溪移民到臺灣,自然也將他們的信仰帶來臺灣,這些移民以高、林、張三姓為主。景美高氏移民群在同治 6 年(1876 年)、木柵移民在光緒 20 年(1894 年)設立集應廟,共同供奉保儀尊王張巡。1920 年,木柵張氏移民群設立忠順廟,祭祀保儀大夫許遠。
張巡、許遠為唐代名將,在安史之亂中英勇鎮守睢陽城,城破後仍從容就義,死而後已,後人感念其忠貞,設立廟宇祭祀。安溪縣張氏正是張巡後人,因此張氏移民來到臺灣,張巡、許遠的神像也一同來到臺灣了。不過神像本尊只有一個,祭祀的廟宇卻設立了好幾個,所以保儀尊王每隔數年就要輪駐不同廟宇。清末、日治初期,保儀尊王出駐淡水小坪頂時正是搭船前往,木柵居民會在木柵渡船頭擺陣頭送行,迎回時則大肆設宴款待之(註 2)。
政治大學位於醉夢溪景美溪交會口,晚清恰好是木柵的河運渡口之一,至今仍可在大門附近的指南路木新路口看到渡船頭的字樣。其實這裡正是晚清漢人和原住民活動場域的分界,安溪移民開闢貓空、草湳地區的土地,得隨時面對原住民的對抗,而木柵聚落的移民則乾脆沿著河岸沿線設立木製藩籬,因而誕生「木柵」的地名。景美溪水運沒落後,木柵對外交通以公路為主,不過隨著近年臺北市政府企圖重建藍色公路,政大也計畫恢復往昔溪上舟楫相連的風光,木柵渡船頭會不會某一天又出現水上交通的盛況呢?
曾因景美溪水運而繁盛的景美,雖然沉寂了數十年,但是戰後人口增長,這裡快速開發為人口稠密的住宅區,儘管不復巔峰期的商業機能,但終究是社區居民日常的消費地點。隨之設立的景美鎮公所、世新大學等機構,讓景美的政教機能日漸恢復。1998 年臺北捷運新店線通車,景美站恰好位於景美夜市旁,景美的交通轉運機能也回來了。因軌道衰落,復因軌道興起,這一百年來的命運,充滿戲劇性。
註 1|蔣秀純:〈景美區耆老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72 期(1985 年 6 月),36-37 頁。
註 2|蔣秀純:〈木柵區耆老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73 期(1985 年 9 月),18-19 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