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吧,共享空間(一):大家一起工作!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的「辦公室」

加入吧,共享空間(一):大家一起工作!自由工作者和創業家的「辦公室」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5.12.2015

隨著創業成為風潮,加上網路科技發達,許多人只需要一台筆電、連上網路就可以獨立工作,不再仰賴進公司打卡上班過活。這些獨立工作者沒有固定辦公室,相對地也少了和同事閒聊互動的樂趣,因此許多創業者、自由工作者逐漸發展出一套新的工作模式:聚集在相同的空間裡一起工作,保留與人交流分享的機會,進而激發出新鮮的創意。這個工作模式就稱作共同工作(co-working)。

在美國、歐洲、中國、日本、韓國,共同工作都成為潮流,讓這些工作者聚集在一起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也應運而生。過去 BIOS 曾介紹過在瑞典、把自家客廳開放給自由工作者的 Hoffice;位於東京,包含廚房和工作空間的 STOCK;以及靠辦公室租賃起家,一併打造活動社群的連鎖空間 WeWork

如果要更認真一點,為「共同工作空間」做出定義,2014 年出版的《共同工作空間操作手冊》提到以下五個要素:

1.半開放式空間

因為共享的目的在於交流,如果把人都關在同一個空間就失去了互動的目的。總之,共同工作空間最好讓人可以輕鬆自由來去。

2. 交流連結機制

並不是把人放在同一個空間就會自動交流,因此空間經營者可以舉辦有意思的活動和講座,或是設立午餐或午茶等交流時間。

3. 常駐型工作者

常駐型工作者會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節點,形成人際互動的連結,催化社群的成長。

4. 不過度干預進駐者

空間經營者要做的就是提供發生各種可能的空間和交流機制,而不是指揮進駐者一定要如何交流,免得形成打擾。

5. 空間構造不同於傳統辦公室

會選擇共同工作空間來辦公的人,大多不習慣傳統的辦公室。加上要讓各種可能發生,空間經營者可以發揮巧思創造各種有趣的佈置。

這樣的共同工作空間,全球已經有超過 7800 家。第一本專門討論共同工作的雜誌《Deskmeg》於 11 月發表調查數據,這類型的案例相較於去年成長了 36%,空間使用者也比兩年前增加了三成,約有 50 萬人。雖然整體店數不如過往翻倍成長,但大多數經營者還是期待擴大規模或是拓點,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調查中指出,空間經營者是為了創造自己與他人的聯繫,才決定開設共享辦公空間,並打算改善自由工作者和創業者的辦公環境。反過來看空間使用者的意見,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每週會安排至少三天待在共同空間裡工作,相較於過去的使用頻率提高了,也有超過一半的人不擔心東西會失竊,表示已經累積出對空間和共同工作成員的信任感。

隨著共同工作空間的蓬勃,我們也很好奇台灣的空間發展到哪個程度?具備哪些特色?這次特地拜訪台灣首間共同工作空間「混 hun」,並找了幾間比較特別、不強調工作為主的共享空間經營者,包含以時間計費的「The Common」、企圖經營成人們在台北第二個家的「來坐夥」、以及共享公寓的「玖樓」,分享他們的起源和故事。

#co-working space #混 hun #玖樓 #來坐夥 #The Common #共享空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圖片提供The Common、玖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