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計畫】意外的印記──專訪鴻鴻

【漂流計畫】意外的印記──專訪鴻鴻

作者二拍子音樂
日期19.01.2015

在專訪之前,漂流週報就先收到鴻鴻寄來的詩。

鴻鴻的身分很多元,既是詩人、也是導演、評論家等,報章雜誌上常常見到他的文稿,也曾在社會運動的場合中碰到過他。近年來他的名字多和臺北詩歌節、新北市電影節、和黑眼睛跨劇團連在一起。

在我眼中,他一直是一位親切的長者。忙碌的生活從未磨損他對生命的熱情。

專訪約在鴻鴻家裡,一進門,就被鴻鴻的貓給黏上了,一直喵喵的撒嬌,從腳邊磨蹭的熱情,彷彿為主人代言,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在整面書牆的一張白色大書桌兩邊坐下來,鴻鴻一坐下來就拿出音樂盒,熱烈的和我們分享這次創作的故事。漂流音樂盒是手搖式的,要把一張打了洞的紙捲,嵌進音樂盒的一側,開始捲動,就會有音樂產生。

有趣的是,在訪問前一週,榆鈞向鴻鴻示範如何操作音樂盒時,把紙捲的方向弄錯了,轉出了另一首音樂。這讓鴻鴻發現原來紙捲可以用四種不同的方向放進音樂盒中,轉出不同的音樂。

剛好音樂盒漂流到他手上的這幾天,他正準備要和女友辦理結婚手續。「我們就在這邊(同一張書桌前)要來寫結婚證書的時候,我想說來配個樂好了,就拿這個音樂盒,一樣先從倒的開始轉,然後又轉正的,不一樣的音樂。接著我就心血來潮,把整張紙翻過來、倒過去又演奏了兩次,所以這張紙我其實演奏了四種不同的音樂,而且四種其實都很好聽,可是都是完全不同的音樂。

結果鴻鴻的女朋友在音樂盒的伴奏之下,把章蓋反了,她怪鴻鴻一直把這首音樂顛來倒去的,所以讓她把章蓋反了,「我說那沒關係阿,這就是這張結婚證書的紀念。」鴻鴻滿臉洋溢著幸福,「我的(章)是正的,她的是反的。我就說妳不知道印章有凹洞那邊要往下,她說她知道,但她被搞混了。我覺得很有趣,就寫了這首詩。」

《故鄉的小花》就這樣意外的在一只結婚證書上留下了印記。

「所以(詩)裡面會說,『一首童謠從尾巴開始唱,是一首驪歌』,就是一首歌你從反過來開始聽其實是不一樣的,『一本偵探小說從尾巴開始讀/是一場化妝舞會/一趟旅程從抵達開始出發/是另一趟旅程』。然後我覺得這(音樂盒)就很像一個發條嘛,所以我就寫了最後兩句『拔起發條/機器人自己會走』,就好像旅程它自己會走的意思,也包括我們的婚姻,結婚證書簽完之後,我們的旅程也會自己走下去。詩的前段也是我在思考朋友關係、親人關係,榆鈞寫的是「故鄉的小花」,所以我就用故鄉來講這種歸屬感,所以說『故鄉/是你的手』、故鄉是『貓咪信賴的眼神』,因為我們家有兩隻貓。」

一個好美的愛情故事,「那都是因為榆鈞,如果她一來就弄對了的話,我可能不會想要把它反過來。我可能就會想反過來應該沒有辦法弄,或會把機器搞壞之類。」

(漂=漂流週報,鴻=鴻鴻)

漂:你和榆鈞從詩歌節開始認識到現在,合作多次,你們兩位都是身分非常多重,也非常忙碌的人,你眼中的榆鈞是什麼子的呢?

鴻:

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因為她非常熱情,所以有時候不自量力,就會把自己搞死,接了太多工作,永遠做不完。但她又每件都會做完,所以就會把自已累死。但也表示她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所以我知道要她參與一件事情很簡單,只要那件事情夠有趣,她一定會參與,不管她有沒有時間。像我記得有一次我找她做一個舞劇的音樂,那時候我跟賴翠霜合作《不聽話孩子的故事》,榆鈞就說她沒做過耶,但是因為是舞劇、而且是演給小孩子看的,她就覺得特別好玩,也就參與了。可是她那陣子真的非常忙,所以後來就把自己逼的很慘。因為她工作勞累,我說唱歌不是應該要保養身體嗎?歌喉才會好,但是她好像完全沒有在保養似的。所以我覺得她就…怎麼說呢?就將錯就錯,好像練出了一種虛實交錯的唱法。(大笑)

漂:(大笑)好像是。

鴻:

但就是也很好聽啊。那就沒差啊,所以......

漂:就成為她的特色。

鴻:

對。我覺得她對文字跟情感都非常敏感,所以她很適合演唱詩的作品。因為詩就是歌,她做《立陶宛的姑娘》其實每一段都是同中有異,因為都根據語言本身的意涵,她會把它唱成不太一樣的樣子。所以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類似民謠風、好像在重複,但其實沒有真的重複,因為她就是在詮釋那個詩。

漂:那榆鈞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創作者呢?

鴻:

就是很溫柔吧,但是很有韌性。不然她現在大概早就折斷一百次了。(笑)

漂:常常有人說她的音樂聽起來很敘事或是很有畫面,關於這一點你有什麼想法嗎?

鴻:

我不會想到畫面耶,很敘事是真的,因為像一般歌手唱歌,就是在唱歌,把歌唱好聽,但榆鈞總是在詮釋音樂和歌詞,不管有時候是只有聲音、沒有語言,她也總是在詮釋那些東西,所以她的目標好像並不是唱得多好聽,而是把她要傳達的情感唱出來,就好像那不只是音樂,而是背後有一個故事、有一段情感、有一種狀態是她要講的。

漂:從一開始的詩歌節到現在,你覺得她有什麼轉變嗎?

鴻:

有啊,我覺得她成熟很多,她的音樂也成熟很多,現在更自由、更大膽、有更多出乎意料的表現。她在規範和即興之中掌握的很好,所以如果你聽她的歌,會覺得都好像是她剛即興唱出來的,因為中間都有一種自由感、自由度。我覺得這是她自己的歷練造成,讓她很有自信可以做出這樣子的曲子。這張專輯其實也等於是她多年來的選輯,有幾首我印象很深刻的歌她沒有放進去,主要是別人的詩,比如說隱匿的《活著寫詩》,還有谷川俊太郎的《牧歌》,我也都蠻喜歡的。但她說如果把這些歌都收進去,這張會變成詩歌專輯,整個都是詩。我說有何不可,這就是她的特色阿,別人也沒有辦法把這些詩譜得這麼好,同時又很有她自己的個人特色。所以我想她創作量應該是遠遠大過於這個。我覺得聽專輯跟以前聽她自己唱現場很不一樣,專輯的編曲其實豐富很多,很多編制,所以感覺上整個變化也比較豐富。專輯裡的編曲能夠把她要表達的東西朝不同的方向去擴張開來,所以跟她自己唱的時候感覺就不太一樣,讓這張專輯蠻豐富的。

漂:也就是她跟時間樂隊的合作讓她的音樂更加豐富了。

鴻:對,音樂性更加豐富。

(完整作品及更多內容請見:《漂流週報 創刊號》

【漂流計畫】

由二拍子音樂發起,包含《漂流週報》的線上發行及《2015 漂流計畫音樂會》等現場演出。計畫概念來自於王榆鈞與時間樂隊此次創作《頹圮花園》專輯的核心精神,期望用質樸純粹的方式,傳達人與土地的深層聯繫以及對生命本質的思索。選擇以簡單機械原理運作的音樂盒機芯,旋律節錄自專輯裡的〈故鄉的小花〉,展開「音樂盒漂流計畫」,讓音樂盒輪流傳藝術家的手中,感受它帶給藝術家的任何想法,創作出不拘形式的作品。

二拍子音樂

以「二拍子」為名,取自音樂用語,而心跳的頻率也是二拍子。彷若是一直一直跳動著,不斷地向前走去,跳動著、跳動著,極具生命力。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王顥燁
攝影李欣哲
資料提供二拍子音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