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路上,快門無數——專訪攝影師叮咚

十年路上,快門無數——專訪攝影師叮咚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4.05.2013

因愛而拿起相機的人不少,但懷著對伴侶、對生命、對音樂、對攝影的愛意,而揹著相機熱情不減地走了十年的人,終究不是多數,攝影師叮咚就是前述那般「傻氣的異類」。由號稱傻瓜都會用的即可拍相機入門,到現在嘗試使用各種意想不到的器材進行拍攝,叮咚始終不曾自我設限。無論是記錄一場甜美的愛情,或是捕捉生命中某些沉重的時刻,他總帶著熱情拍攝著,一如他在 2011 年出版的攝影集《十年》封面上所寫:「只因恐懼隨時可能發生的瞬逝,所以我不斷地拍……」。

那天,我們約在明亮的 Fika Fika Café 專訪叮咚,滿室通透的光亮與一派樂天的叮咚十分搭襯。談起工作,叮咚熱情洋溢,談起生活,他顯得盡興滿意,談起妻子,眼角的笑紋更是滿滿藏不住的甜蜜。生性樂觀的叮咚,即便說起人生裡的片刻低潮,也不見深沉的傷感,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攝影作品總是予人堅韌的力量,以及暖上心頭的溫度。翻著精心編排的攝影集《十年》,叮咚對於生命的誠懇,似乎透過紙張的翻閱一層一層襲來。

你原本的出身背景為何?什麼契機使你開始拿起相機拍照?

其實我是念廣告的,乍聽下似乎與我投入的攝影工作有些關聯性,但大學時所修習的課程,主要著重在培養企劃與行銷的能力,對影像或攝影著墨甚少。印象中關於拍片的課,只有半個學期,所以那時我對影像其實並沒產生太大興趣。

會開始拍照的起因很單純,只是想留下跟當時的學妹(現在的老婆),一起旅行的美好記錄。那時只在路邊 7-11 買了最方便的即可拍相機來拍,也就拍了那麼一卷,大概是因為玩耍很開心,或許也因為有愛的加成,覺得沖洗出來的相片很好看,所以才開始覺得自己或許可以拍照(笑)。那年代數位相機還不是那麼普遍嘛,所以想拍照的話,自然選擇一台能拍出特別照片的相機,於是買了生平第一台 LOMO 相機,開始了我的不歸路。

跟我們談談你的攝影集《十年》?

其實就如同我攝影集前言所提的,出版這本攝影集的理由很個人,想把它獻給我堅強又可愛的老婆 Cheese,為我的攝影生活,做個美好的里程記錄。除此之外,也希望透過《十年》的出版,與各位喜歡攝影、拍照的朋友們分享自己拍照的信念:我認為攝影最重要的是──愛與熱情。請珍惜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熱愛活著的美好時光,我深信,沒有精密的攝影器材,不懂艱澀的攝影技巧,也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捕捉驚豔世界、讓人動容的影像。

本來有其他出版社找我寫攝影技術養成的書,但因為我知道自己玩 LOMO 相機,著重的其實不是技術,所以遲遲沒有動工。我也很感謝大藝出版社這麼勇敢,願意集結我的生活照出書成冊,並不惜成本使用了九種材質的紙張,希望不僅在觀感上,甚至在觸感上,呈現我十年來不同時期所拍攝的作品。

IMAGE

攝影集《十年》,作品提供:叮咚


你提供的攝影服務包含婚紗、樂團、活動紀錄等,這些不同的攝影類型和對象,分別帶給你什麼感受?

乍看之下我服務的類型範圍很廣,但其實我接的案子還是以人像攝影為主,因為我比較喜歡捕捉人跟人互動的瞬間。然而即便是以人為拍攝核心,不同類型案子就會有不同的攝影需求。

像是拍攝婚紗,對我而言,就像是參與新人們人生的重要時刻般,因為這是他們要邁向下一個里程碑的起點,而我竟有幸身在其中,這真是難以言喻的緣分。所以拍攝時,我很重視拍攝過程中與新人們的互動,因為我希望這短短一日的拍攝,也能成為他們生命中一段幸福好玩的回憶。有些新人因為平時工作繁忙,甚至沒有時間創造共同回憶,透過婚紗拍攝,協助他們在籌備婚禮的繁瑣過程中,找回過去甜蜜的點滴,進而創造更多未來可以共享的美好記錄,這真是很棒的事。

IMAGE

樂團 1976 吉他手大麻的婚紗照,作品提供:叮咚

 

IMAGE

樂團滅火器的專輯《再會!青春》封面,作品提供:叮咚

IMAGE

樂團棉花糖的專輯《不被了解的怪人》封面,作品提供:叮咚

 

至於拍攝樂團,可說是我作為攝影師能獲得的最大樂趣了。因為我本來就很愛聽台灣樂團音樂,所以只要有機會參與,不論是表演、側拍或是專輯封面,僅是開拍前的準備,整個人就跟著音樂活絡起來,因此影像也會比往常作品多了些熱度與動感。拍「滅火器」前,我每天工作都會聽他們的新專輯,聽一聽常常激動地站起來、唱起來,因為真的太好聽了啊!此外,拍攝專輯封面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創作出口,很謝謝「棉花糖」的聖哲與小球信任我,給了我第一次機會,讓我從專輯創意概念延伸進而創作影像,我也因此能更加享受拍攝的過程與成果。每次拍攝封面,我心裡總是默念:一定要讓它大賣啊!目前看起來,我拍攝的專輯銷售成績都蠻好的耶,趕快來找我拍吧!(笑)

這世上是否有某個人物,你非常想要拍攝但目前沒有機會拍攝的?

去年有機會跟著大陸攝影師編號 223 上了劉軒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也問了我一樣的問題,當時我在節目上說想拍獨立樂團的封面,沒想到今年就真的就讓我拍到「棉花糖」和「滅火器」的專輯,感覺好神奇啊!所以你剛剛又問了同樣的問題時,我忍不住偷想,如果現在是老天又要我再許一次願,我得認真想一下,才能好好回答你,哈。

其實我很喜歡 Franz Ferdinand 樂團,有一年我跟老婆因為想聽 Oasis,所以出發前往曼谷搖滾音樂節,沒想到因而愛上 Franz Ferdinand。真的很愛他們的音樂與表演的神態啊!很酷、很有自己的態度,形象鮮明,有點復古,很想拍攝他們練團或私下的模樣。

除了人像攝影,平時是否有進行其他類型的攝影創作?

因為才專心投入攝影工作不到一年,所以這段時間比較常花在工作學習上,因此,展覽邀約便成了驅使我攝影創作最好的原動力!去年應 URS155 邀請,進行了拍攝迪化街與新創作者等系列重曝作品。很幸運的是,今年我七月、八月會在「日常生活」與華山的「好樣思維」,發表兩個新作品展覽,希望屆時能創作更多不同面向的影像。當然除了創作新的作品外,也希望能發想新的展覽形式,提供觀影者除了觀賞作品外的其他選擇,與影像產生互動,朝「交流」的方向規劃。

身為攝影師,一天的生活如何度過?跟以前的生活型態有什麼不同?

目前我一日生活的流程大概是:早上起床→排定自己的今日行程→詳列出該做的、想做的事情→處理些繁瑣的工作,例如回信、找資料、發想企劃。中午,出山找食物,因為我住在新店的半山腰(笑)。下午就會開始處理影像工作→平面修圖→動態影像剪接。案子比較少的時候,早上就會去跑步或投籃,出去覓食買菜的空檔,聊天散步拍照,這就是兩個人的基本生活。

全心投入攝影工作前,我在網路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同樣也需要提案、寫企劃,這樣的經歷對現在的我來說很受用。透過提案方式,不論是拍婚紗或是唱片封面,都能讓客戶很直接明白你的想像,這是好事。只是現在的工作比較接近個人創作,需要比較多時間去摸索跟自我內化。

除了底片之外,你現在也會用數位相機創作?

是。2011 年,SONY 贊助我兩台數位相機,NEX 跟 α77,所以我現在用的是 SONY 的數位相機。之前因緣際會認識日本一位超棒的攝影師若木信吾,我看到他將老的電影鏡頭接在小的單眼相機上,轉接變成手動的,我覺得很有趣。SONY 贊助我相機後,也借了我一顆電影鏡頭,讓我接在 NEX 上玩,後來我自己就去買了一顆監視器鏡頭試拍,沒想到效果很好,所以開始嘗試用各種組合方法玩。我相信,即使是同一台數位相機,每個人也可以玩出自己的風格。

你欣賞的台灣攝影師及外國攝影師各是誰?

我很欣賞一位台灣的攝影師 Ricor,我覺得他影像中有種專屬他的,獨特的美感,旁人完全沒有辦法拍出那樣的影像。另外,我也很喜歡張雪泡的作品,她的作品充滿個人魅力,文字與影像氛圍結合得很完美、很迷人,覺得這個小女生,很酷。還有,幫《大誌》封面拍攝林宥嘉的江凱維,那專題的照片好經典喔,簡單又有力道。

國外的攝影師,我認識的不多,前陣子有關注過 Terry Richardson,閃光燈直打,充滿詼諧幽默的作品,對我是完全陌生的領域啊!Tim Walker 奇幻唯美的作品,日本攝影師橫浪修色調偏冷但仍飽滿濃郁的相片,我都很喜歡。

(本篇專訪內容與相關資料補充感謝叮咚提供)

【攝影】講座:十年路上的銀鹽時光(活動已結束)

#棉花糖 #LOMO #底片 #叮咚 #獨立音樂 #滅火器 #獨立樂團 #Fika Fika Cafe #1976 #攝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周項萱
撰稿周項萱
攝影潘怡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