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發呆的角落:拜訪閑隅 T. Loafer

找一個發呆的角落:拜訪閑隅 T. Loafer

作者
日期07.03.2012





某個下著大雨的午後,褲管和鞋子都浸了水,儘管撐著雨傘,背包依舊有一半被淋溼;如此狼狽地走在金山南路上,然後在雨不停國裡的某個不經意的轉角,我遇見亮著溫暖黃燈的「閑隅」,一個讓人想拋開一切立即躲進去發呆的角落。
 
 
台北的巷弄就是有撫慰人心的作用,常常在令人鬱悶的時候隨意一個拐彎,就能把你拐進寧靜舒適的咖啡館。永遠,在咖啡館裡面望出窗外的雨天,會看到最美的畫面。
 
 
我撥掉髮上和身上的雨水,看著「閑隅」的徐老闆在吧台用水壺咕嚕嚕地煮著開水,器皿輕輕敲撞的聲響,搭配屋頂和窗戶外傳來叮叮咚咚的雨聲,這樣的交響樂很靜謐,原本有點煩躁的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坐在角落的沙發上,抱著枕頭,手裡握著老闆遞上的「煮紅酒」,暖心也暖手,慢慢聽著老闆說故事。
 
 
Q:當初是怎樣的契機下開始經營閑隅?
 
A:其實我野心比較大,一直想開很多店。將台北視為起點,第一家店希望是間可以讓人坐下來,仔細去欣賞身邊空間以及空間裡所販賣的產品,於是就開了這家咖啡店。
 
Q:會期望閑隅成為怎樣的咖啡館?跟台北其他咖啡店相比,又如何創出自己的獨特性?
 
A:放鬆。我想要找尋一個可以令我放鬆的空間,這樣的空間在外縣市似乎比較容易找到;但我去過台北許多咖啡館,它們都無法讓我覺得放鬆,這或許跟空間裝潢以及所呈現的氛圍相關吧。我想建立一個以「放鬆」為目的半開放的空間,於是有了窗台處的長桌,它讓客人可以對著外面的街道去發呆。那一排的窗戶,是當初跟朋友討論後得出一個「百寶盒」的概念,透過不同的視線以及角度去挖掘,並且處處可以發現到驚喜。因為各個形狀都不一樣的窗戶會產生不同的角度,導致每個人的視線錯開。當客人進到店裡來,也因為每個角落都會有東西看、都有故事,所以不會聚焦在一處。外面的路人儘管往店裡張望,也會被窗戶「錯開」,因此無論內外,人們都不會因直視對方而感到尷尬。少了尷尬,就能真正放鬆。
 
 
 
Q:閑隅的設計是老闆一手包辦,在設計過程中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
 
A:那時候因為認識一位設計師朋友,我們兩個就共同去討論,然後就靠自己去裝潢,邊做邊修改,每過了一個階段就彼此交換意見。剛開始一直在變更,常常看不順眼就把飾品換地方放,最後慢慢把「閑隅」調整到現在這個樣子。 我希望讓人們在各個角落都能發現驚奇,一旦踏進這家店就能停下忙碌的腳步,放鬆。我覺得台北人太忙了,是不是應該停下來一下?發呆其實很重要,它可以讓人沈思,去回想之前做過的事情以及未來即將要做的事情,這樣才不會庸庸碌碌且迷失了腳步。「發呆」很重要,因此它被列為這家咖啡店提供的服務。
 
Q:店裡也提供展覽場地,都會是什麼樣的展覽呢?
 
A:目前二月的話是黑白攝影展,去年的則是版畫展。至今都是邀展為主,下一個檔期就有外面的攝影師希望在這裡展覽,然後我負責幫他安排。我並沒有特別規定展覽的內容一定要以什麼樣的形式,只是目前接到的都是平面作品,所以就先將它們展出。
 
 
 
Q:閑隅除了提供飲食以及聚會場地,也販賣手工製品。為什麼會想在小小的店裡販售商品呢?這些手工藝品有什麼特色呢?
 
A:當初設計「閑隅」時就覺得產品和這空間是可以互補的,產品需要有個空間去說話,而這個空間因為小所以需要產品去營造特色。這些商品裡有別人寄賣的,也有自己製作的。像我跟別人一起合作的植物染布,在我開店之前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都在做植物染,也因此得以認識不少手工藝圈子裡其他的創作者。後來我邀請這些創作者把他們的作品也帶到店裡,慢慢的越聚越多,現在已經聚集了十幾個人的作品在這裡販賣。
 
植物染色方面,當初是剛好社區有些媽媽們在做,不斷地染色生產,但她們的困境就是無法將做好的成品產業化,在對外銷售以及產品的行銷規劃都有問題。於是我就以個人工作室的名義跟她們雙面合作。植物染色是傳統的技藝,它把對於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無論是植物原料採集,或是萃取染色的過程,都沒有用任何化學藥劑。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消費者將植物染色的商品買回去後,必須採用酸鹼值是中性的環保清潔劑,買了一瓶通常不會只拿來洗一種衣物,往後客人在清洗其他衣物的時候也會使用環保清潔劑。因此我們每多一位消費者購買植物染色的商品,就對環境多一份幫助,慢慢產生一種後續性的延伸。
 
Q:在糕點、飲料方面有什麼推薦?
 
A:店裡的飲料都是自己去挖掘構思的,有些是特調酒,而目前最受一般顧客歡迎的就是「煮紅酒」。這是歐洲的一種熱飲,可以禦寒,用紅酒加了香料一起熬煮。冷飲品的話在冬季比較少,夏天會推薦特調蘇打飲料,很多客人都喜歡。
 
糕點方面,之前有麵包是跟珠寶盒合作,但後來發現我們一天根本賣不掉這麼多麵包,因此現在轉賣一些傳統的簡單糕點,都是小時候我們常吃而現在台北市區少見的。再者,這附近甜點店已經這麼多了,「閑隅」的主要目標也不是賣糕點,所以我也不想跟它們競爭,我就賣傳統糕點,讓客人來這裡可以喝飲料吃點東西,然後發呆。
 
 
 
Q:對師大商圈事件有什麼想法嗎?
 
A:師大商圈這幾年的狀況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商圈的擴大讓生活品質降低,居民會反抗是很正常的;商家本來也屬於在這環境生活的人,因此居民和商家中間應該要有良好的互動性。在這裡開店就應該要和周圍的人打好關係,這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問題是他們彼此沒有打好關係的情況下把問題交給政府,而政府又是當初間接造成問題的一個推手,他們現在就用法律條文來決定你能不能開店,表面說是輔導你,但實際上按法律就是要你關店。這些法條都有很大的探討性,可是目前政府的做法跟我的感覺是很消極地在做,遇到問題會想快點解決,但其實這個問題牽扯的是整個大台北的環境。如果政府沒有仔細去思考的話,或許會造成台北市一半以上的店家沒辦法生存。像我們依法去登記,依法取得營業許可,至於細則的部份政府有責任要告訴民眾,告訴我們當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因為法律細節一直在更動,普羅大眾不可能會知道那些細節。政府沒有事先告知,卻又用這樣的法律來對付民眾,這就違反了法律原則。
 
台北的巷弄文化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近幾年台北之所以會變得熱門,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巷弄文化和美食文化。我相信絕對不是什麼名勝景點讓台北變得這麼有名。台北是因為巷弄之間的小店、美食、文化造就了現在的名氣,如果依據法律,這些巷弄裡的店面便會完全消失,爾後當遊客按照媒體雜誌的介紹來尋點,發現再也尋不到了,那台北還有什麼吸引人的?去看 101 或市政府嗎?(笑)奇怪的是當初政府願意花心血去翻新寶藏巖,讓那塊區域變成合法化的藝術村,但當面對更廣大的大眾時卻不願意花一樣的心血去修法。
 
Q:老闆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打算嗎?
 

A:我不會只開這一間店,以後會有二店、三店,越來越大,且都不會是相同類型的店。下一間店不會是咖啡館,風格也將不用於「閑隅」,唯一不變的只是要做到「放鬆、緩慢」的生活態度。希望能一直在不經意的角落讓人發現,讓人們停下腳步去看到更多的驚奇。 

 

 

店家資訊: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 141 巷 20 號

營業時間:12:00-24:00

網站:TLoafer.pixnet.net/blog

 

 

文字、攝影:Regina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