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之聲》:100 座離岸風機,與一隻海豚的擱淺

《鯨之聲》:100 座離岸風機,與一隻海豚的擱淺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3.11.2023

「有一些聲音不用太大聲,就可以讓你夯(giâ)起來。那海豚會嗎?」

​一分鐘敲打 45 下,連續敲 30 分鐘。普通人覺得惱人的連續噪音,對海豚而言傷害更加巨大——巨大到足以把牠從深海拖到沙灘上。​

而這是台灣西海岸海豚的日常。

曾在《鯨與象》中記錄鯨豚救援志工身影的導演張弘榤,新作《鯨之聲》用了兩年的時間拍攝台灣鯨豚專家楊瑋誠。27 分鐘的短片篇幅無法濃縮一隻擱淺海豚的苦難,但在金穗得獎接著金馬入圍之後,至少有更多人看見發生在海中的困境。

之所以拍片,是因為人類看不見發生在海平面下的事。

楊瑋誠說,「海洋保育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平常看不到牠們。所以我的工作很重要的,就是把我們平常看不到的事實,報導給大家知道。」

《鯨之聲》以聲音作為引信,將場景拉到彰化海岸——從沙灘上看過去,海洋裡的離岸風機遠遠的,但對生活在水下的鯨豚來說,風機的聲響無處可躲。

根據現行的離岸風機規範,為了避免鯨豚聽力受損,興建風機打樁時 750 公尺內不可有海豚出沒,且打樁噪音不得超過 160 分貝——然而楊瑋誠點出當中的盲點:「聽力不受到影響,不代表精神上是沒有壓力的。

片中楊瑋誠回顧 1974 年、1985 年和 1988 年,台灣海岸都發生海豚擱淺的事件,事後解剖,發現海豚們的腦部血管裡面有著氣泡,而那是潛水夫病典型的症狀。

海生動物為何會有潛水夫病?原因解密,原來這三個年份台灣海峽都曾進行軍事演習,中低頻聲納在水底下擾動鯨豚,「那個聲音對牠們非常非常敏感的,所以牠就衝出水面,速度異常,導致一個不用減壓的生物,都會得潛水夫病。」

​得病擱淺的海豚不會說話,只有楊瑋誠不捨地替牠們發聲:「潛水夫病很痛啊!」

IMAGE

​過往台灣的鯨豚研究缺乏實驗資料,因此風機興建時,是援引德國的數據做為依歸,訂下了 160 分貝的規範。為了找出適用本土物種的標準,楊瑋誠花了八年的時間,從完全沒有任何數字開始,試圖找出究竟要多大的音量,才會讓海豚開始緊張。

​團隊以海洋公園中的瓶鼻海豚為測試對象,讓牠暴露在打樁噪音中,直到每分鐘 45 下,持續暴露 30 分鐘後,海豚開始出現生理上的緊張反應。答案找出來了,但,「誰會笨到花八年,去做這種事情?」

​片中一幕是楊瑋誠參加女兒的溜冰比賽,眼睛不在賽場,卻在腿上的電腦。畫外音問他,「太太不介意你在旁邊工作嗎?」他苦笑:「我也不知道啊。」​

台灣所有的鯨豚專家,都在搶時間。​

種著風機的彰化西海岸,住的是保育類的中華白海豚。白海豚不會轉彎,對於一切的環境變化,牠們只能承受。

​楊瑋誠說,在自己還在當學生的年代,想讓白海豚永續存活,「每七年只能夠少一隻。」當時台灣的白海豚大約還有一百隻,但八年之後,減少的不是一隻,而幾乎是原先數量的一半。

「如果你有幾十萬隻的海豚,你是不是可以用比較寬鬆的標準來對待牠;如果你只有五十隻,你是不是要用非常嚴格的標準來對待牠?因為牠已經只剩下五十隻了。」​

除了白海豚,還有江豚。這種比白海豚體型更小的鯨豚,聽覺更加敏銳,因此當 160 分貝的打樁噪音響起,白海豚尚且還能承受,江豚卻受傷更劇。況且風機興建過程中,噪音的來源不只有打樁,其他的工程噪音因為不受打樁規範限制,甚至動輒超過 160 分貝。

​作為保育專家,楊瑋誠也明白綠能之必要,「不是說不要蓋,而是說你要怎麼蓋,才不會讓牠有任何壓力。」說到底,他希望的只是用更為謹慎的標準,去對待每一個和人類同樣珍貴的生物。

​而對導演張弘榤來說也是如此:「人類的開發是難以避免的結果,但在過程中,我們是否去思考其他動物生存的權益,這件事情就是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發展綠色能源,是讓我們再發展的同時對待環境更加友善。」

​「但願開發總能晚一點,而保護的政策能走在更前面。

IMAGE

 
#鯨之聲 #離岸風機 #鯨豚保育 #楊瑋誠 #張弘榤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劭任
圖片提供金馬影展、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核稿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