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造訪・Chimmuwa|生活裡的完美不完美,她們都織進了布裡

私人造訪・Chimmuwa|生活裡的完美不完美,她們都織進了布裡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7.10.2023

手織品牌 Chimmuwa 誕生於泰緬邊境,一個因為戰爭而流離的所在,2004 年由林良恕創立後,被遠山婦女們環繞,溫柔豢養下慢慢出落成為 20 歲的少女模樣。美麗的克倫族語名字背後,代表的是一襲未婚少女的白色編織長裙——這條裙子是婦女們一路以來的集體創作,有時染上各種顏色,有時留著手作自然的不完美,在不總是平整的經緯裡,那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

IMAGE

克倫族山村(攝影:張之馨)

「我們網路商店貨時常不齊全,因為每個產品的織布花樣都太多了啦。」從布堆裡抬頭,目前負責在台銷售的王詩菱雖不是和當地相處最久的,卻是時時與台灣消費者接觸的人。她的首要考量,是如何讓消費者想像物件走進生活的模樣,想像這些耗費時間、手工染織的布,如何真正在台灣這塊匆忙的土地上,彰顯出時間的價值。

為什麼要買 Chimmuwa?要讓一間帶有善意的企業存活下來,她誠摯希望——不是因為憐憫,而是因為,這些東西真的很美,很好。

把自然技藝種回來,不只是繞了點路

一塊布匹完成所需的質地色彩土地都能給,只要願意等待。

從棉花種子落下那刻起,天然織品的漫漫織路正要開始。歷經一季才能夠採收的棉田,收成好壞也影響著棉線的品質。村民捻出了耐用的線後,再從經驗傳承中找尋能夠染色的動植物。每種天然資源都有它的個性,經過萃取色彩、染色、控溫、氧化還原繁複的工序之後,浸泡數小時,線材染上各種色彩、乾燥、再次浸泡,大把的時光已經溜走,織布的原料才剛齊備。

正是因為如此費時,當地的村民也曾迷失過。

Chimmuwa 創辦人林良恕曾在泰國天然染工作坊上,遇見一位村民,想在課堂中把先人傳承的植物染技藝學回來。他說,起初,村子裡純粹為了減少工序、換取時間而改用化學染。化學顏料上色迅速,但染布、染線後的水,習慣就是直接往地上倒——於是顏色回到泥土裡,再走進他們吃的米和蔬果。直到就口喝的井水顏色也逐漸混濁,他們才明白:已經留下的色彩若要褪去,借來的時間得加倍奉還。

詩菱說,這也是自然與人和平共處的習慣,與當代社會效率的衝突。「以前在他們村子裡,烤肉就是用自己削的竹籤,所以吃完竹籤留在原地沒有關係,土地會消化。但當他們開始使用塑膠包裝,卻還是往地上丟——土地是沒辦法的。」

把土地的技藝種回來,是這麼開始的。Chimmuwa 用將近 20 年的日子陪伴,讓當地人開始相信有一群人跟他們一樣甘願等待。只是在長出信任的過程裡,也曾遇過當地人的不理解。

「你們把那個布都剪碎,好可惜!」當地有位伯伯看了忍不住這麼說。如果理解到天然織品的誕生歷程多麽耗時繁瑣,看到 Chimmuwa 把婦女們辛苦織成的布匹剪成小小塊的時候,或許也能貼近他不忍的心情了。

IMAGE

身穿傳統白色連身裙 chimmuwa 的克倫族孩子(攝影:Emidi)

山村婦女織成的布,大多是整大塊用作衣服、厚棉被,或是包小孩的布巾。只是這些織品已非主流社會所需,自然難逃滯銷命運。於是 Chimmuwa 轉個彎,把大塊的布匹裁小,做成零錢包、帽子、提袋,利用裁縫加工另闢織品走入生活的途徑,而今穿著新潮、當代衣服的都市人們,開始能從小處著眼,想像自己真的使用物件的模樣,織女們不但能與更多人分享心意,也能換取更好的報酬。

看見消費者們撿拾起一個個物件珍惜使用時,詩菱很有感:「織女們其實並沒有缺乏什麼,她們會創造——只是創造出來的東西,和這個世界需要的,有那麼一點點落差需要接起來而已。」比起匱乏,Chimmuwa 看見更多的是在地人創造的潛能。當搭建工廠、降低成本已是生產主流,遠山婦女們謹記的手藝與那些耗費大把時間的「願意」,成為世界上最稀缺的存在。

出於對土地及手工者的疼惜,Chimmuwa 也常常在買別人不要的東西,那些不符合「生產線標準」的物件。有些外國的品牌買家跟村子訂布匹,如果成果不符合預期,有時整批都不要了。不要的不代表不好的,那些布,同樣經過數小時的來回浸泡,同樣來自太陽曬過的溫暖,同樣經歷溪流的洗滌——

而這些大自然的贈與,都是 Chimmuwa 和手藝人們一起珍惜著的事物。那些因為相差一點點而被淘汰的布在她們手裡活了過來,重新進入了許多人家,陪伴著他們,直到很久很久之後。

織女是如何養成的

操作織布機的泰北部落織女們,往往過著簡單的日子,穿插在太陽爬起至落下之間的行程單純非常——種田、織布、餵小孩、煮飯、織布、餵小孩——幾個重心每天如此重複交織著。布匹織完了送進山下美索的裁縫工作室,Chimmuwa 培訓的裁縫師們則負責把布匹裁剪成適合的大小、製作成各式商品。

每天,裁縫工作室的第一個行程,是大家一起做瑜珈——伸展身體、專注吸吐、心靈掃除,Namaste——週而復始。織布、裁縫,婦女們專注著手藝,同時也專注照料彼此的身心狀態與生活。

初次到訪山村,詩菱眼前的場景讓她難以忘懷,「旁邊的阿姨在織布、老爺爺在做藤編,那個精緻度跟大量製造的東西,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因為要長久使用,因而才能長出這樣的手藝:「那些東西存在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所以他們會把它做得很好,讓它可以很耐用。

IMAGE

織布是克倫族婦女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一部份(攝影:Gioia Emidi)

織女花了許多時間在織布機前練功,布裡有時出現幾針不協調的織紋,可能記載著小孩的哭啼、下廚時的大汗淋漓。生活場景的切換之間一不留神,那些精神性失誤便會一起溜進布裡,在不總是完美的日子中,這些記號,倒也成了織女們專注於每個當下的證明。

Chimmuwa 展售婦女們的手織品,在穩定她們生活的背後,從而影響的是婦女們的生命軌跡。美索工作室裡的首席設計師 Naw Naw 是林良恕一起創業的夥伴,名字在克倫族語翻作「姐姐」的意思,在成為工作室裡的姐姐照看大家以前,她也曾經是個裁縫的門外漢。

從小對織布感興趣,布能織得好,但對於打版、車縫一竅不通。在林良恕的支持之下,她開始到婦女團體學習車縫,從拆包包開始建立打版概念,拆了又縫、縫了又拆,就這樣從日常的洋裝、衣褲、零錢包,到平板、電腦袋一一解鎖,慢慢的,Naw Naw 成為了工作室裡姐妹們的師傅,不僅是獨當一面的裁縫師,更培訓當地更多弱勢團體與學校師生從事車縫,培養能夠創造收入的技能。

無論性別,人的培力都是重要的。」詩菱說,「只是往往因為傳統的觀念或者是資源的有限,先犧牲的通常是女性。」相較男性,泰緬婦女往往被賦予更多的家庭照顧責任,對於自我價值形塑的重視遠不及母親或妻子的社會角色。

美索工作室的裁縫師多是緬甸婦女,離開家鄉來到泰北邊境,其實也是一個重塑自我的機會。遠涉他鄉的他們,不論男女,都得憑真本事才能夠生存下來。在這段重新紮根的歷程,穿針引線的一技之長成為他們在異鄉安定自我的新起點,而這是時空轉換之下,誰也帶不走的。

IMAGE

以紡車將棉花手工捻線(攝影:Gioia Emidi)

我們能真的給予什麼

十多年來對泰緬關注,王詩菱的工作內容多在台北支援遠方,偶爾有機會前往邊境幾天,便開始感受到了城與鄉,確實有那麼一點不同。「在山上的時間,對城市人來說有時不太方便,要什麼都沒地方買。但當地人能做的,是想辦法把那些需要的創造出來。」

親眼所見當地人一手打造的生活其實無虞而美好,反而看見了自己在方便裡逐漸失去了創造力。「才發現我生活除了煮飯,好像沒有其他東西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也是這樣,她開始對手作感興趣,除了跟著 Chimmuwa 染織工作坊一起在泰國山村向織女阿姨們學織布,也回頭在台灣學習藤編、竹編等傳統工藝,開始好奇身邊的每個物件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生產與加工者的圖像,慢慢開始對她產生意義。

詩菱回憶起泰緬公益旅行的一個旅程片段,村民住在高腳屋、種田織布、汲水洗衣、燒柴煮飯,過著傳統的生活。直到那些東西打破和諧的畫面——三合一飲料罐、糖果紙屑,堆得高高的善心物資——當土地無法分解消化只得燃燒時,濃煙之中她發現,「這些垃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沒有比較少,只是在那裡看起來相對比較突兀而已。」

都市的垃圾處理系統帶來整潔的市容,乾淨地幾乎讓人忘了它們仍存在,焚燒、污染雖不常出現在公眾眼中,卻真實存在。「我們在消費的時候往往沒有想到它對環境會造成什麼衝擊。」

面對那些容易忽略的傷害,讓我們想起身做些什麼。在省思與實踐的過程裡,詩菱形容:「我們都會有一段『環保魔人』的時期,就很激情。」

為什麼大家都只想求方便,卻不願意多花一些心力做對的事?當身邊的人難以和她用同樣步調前進時,她難免也想問:為什麼你是我最親近的人,卻也沒辦法跟著我一起改變?「後來才體認,其實沒有人有義務跟你站在同一邊。」每個人的經驗可能帶來不同的關注重點,從自己每一天的實踐裡體現初出不一樣的選擇與可能性,也許才是更有影響力的。

在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的工作背後,也是修煉自己在他人苦楚裡看清自身侷限。詩菱提到自己大學參加服務性社團幫偏鄉小朋友課輔的經驗,「那時候面對小朋友的媽媽開口借錢,在當下真的覺得很衝擊」——眼前有一位媽媽或許是經歷了些什麼,「心裡面覺得很掙扎,雖然很想要幫,但又不知道幫了這個忙,能真正替她解決什麼問題?」

慢慢地,會理解到他們的困境並不是你幫助幾次,就能立刻看到改變的。」在經歷裡看清自己始終有侷限,善良才開始有度,在聆聽與陪伴之餘,慢慢理解到有些路,他們終究還是要自己走完,而自己能做的,也許不只是給予。

現在的詩菱,把理念穿在身上,說得少了,試著只是更堅定的去做。在市集現場與每一個消費者的相遇裡,沒有太多銷售的話術,讓詩菱花更多心思的,是如何在擺設的細節裡,為消費者營造憧憬生活的模樣。你可以撫摸織品的柔軟,偶爾聽到遠方的那些故事,小小的攤位寄託的是泰國遠山婦女創作的總和,生活的總和——

原來,生活可以僅僅是這樣子,也可以不只是這樣子。

IMAGE

以雙手創造生活中所需器物的克倫族耆老

 

【私人造訪 Private Visit】
BIOS monthly 首度開設媒體寫作工作坊,真是辛苦了(自己說?)最後一份稿件,由 BIOS 及講師群媒合(=通靈)陌生相遇可能帶來的火花,讓學員們走進專訪現場,展開一場私人造訪的交流與寫作練習。

*本工作坊獲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

#Chimmuwa #泰緬邊境 #紡織 #手工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周佳盈
封面設計周筱晨
核稿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