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唱歌時,我便知道此處一切安好——《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杜鵑唱歌時,我便知道此處一切安好——《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25.01.2022

編按:你多久沒有感受世界了?Dara McAnulty《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像一顆純淨的鏡頭,引領讀者遁入森林、原野、灌木叢、雪地,乃至很細微的,一陣風,一排歌唱的幼鳥,一隻色澤鮮豔的甲蟲。有些人會稱之為「自然書寫」,大多篇幅,Dara McAnulty 書寫的是很「外層」的事,幾乎只是把所見、所認知的物事,靜靜記錄下來。

這樣外層的寫作,卻又如此靠近我們的內核,於是理解了自然書寫裡實際不可缺乏的是關注者的心靈。Dara McAnulty 十四歲的眼睛,有著對得起年紀的聰穎與躁動氣質,他能花一整天觀察池塘,為海膽取名,每天光顧並照料花園,也願意與一棵樹木擁抱。反觀現代人,太多場合,我們依循著社會替我們區分出的骯髒與乾淨行動,被他人的眼光規訓出一個得體、不願打擾世界太多的形象,忘記我們也曾被一株花草吸引目光,願意在泥地待上一下午。

我想,Dara McAnulty 的寫作代表一種原初的對於美的追求,或許是童年,或許可以追溯到我們還沒被外在準則束縛的時期,隨著他纖細的表達能力與智識,讀者也能在閱讀時被還原成很舒服的狀態。本篇選自《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五月十三日,星期日〉,新的一年到來,不妨隨 Dara McAnulty 的腳步,看世界看得多一點,生活餘地可能就藏在視線延伸處。


當你探訪熟悉的地方,它從不會停滯不動。總會出現什麼變化,每個新的日子都帶來一點傾側,另一番景觀,之前沒注意到的東西。那個東西可能平淡得像一堵石牆。當然,這樣說對石牆並不公平——多少生命從其間隙和裂縫冒出。若你耐心注視一面石牆,我可以保證,在你眼前嶄露的將是一場表演,只保留給駐足觀看的人。不過,今天的演出不在牆上或牆內,而是越過牆的那頭。

我們已經在奇利基根自然保護區(Killykeeghan Nature Reserve)走了好一陣子;這個隱密的小地方離我家不遠,同樣是我們極少會遇見別人之處。今天我們尋覓蘭花,留神傾聽有無杜鵑啼叫,在石灰岩平面上跑來跑去,看能否找到哺乳動物的糞便。

布拉妮很愛越過牆張望另一頭,而且一看就轉不開眼。她有第六感。我們倆都感覺到什麼,而她在最完美的窺探點停下,因為這座古代環形堡壘的石牆後方藏著一汪池塘,它映照天空,裡面有無數扭擺的小黑影,在光影間來回疾衝。一大群不斷顫動的蝌蚪,以及由牠們展開的、史詩般的生命週期,期盼與迷醉。我們翻過牆,圍在泥濘的池邊,欣然凝視。

池水因沼氣而啵啵冒泡,這讓我想到民間傳說,想到報喪女妖和鬼火,有機物質分解時散發的閃爍紅光。爸爸記得在譚納哈里他叔公的農場上看過它們,在黑暗中舞動。近年來它們變得很稀奇,因為排水系統和農地「改良」奪去我們大部分的沼澤,包括樹沼、草沼和泥炭酸沼。無論那是生物體在發光,或是沼氣在燃燒,讓思緒隨報喪女妖與鬼火飄蕩都是件美妙的事——民間傳說與故事經常受自然界的奇景美物啟發,所有這些故事又將自然深深帶進我們的想像。而且我就愛凝視池塘,所以它一定有益心智。我的腦袋大多時候都忙得不可開交,對過度亢進的大腦來說,觀看水蚤(daphnia)、甲蟲、水黽(pond skater)和水蠆(dragonfly nymph,蜻蜓幼蟲)實為一帖良藥。

被表面張力繃平的池水出現波紋,看不出來源。我感覺灑在頭上的濛濛細雨變成豆大的雨珠,從額頭滑落臉龐,將我從恍惚中喚醒。布拉妮和我跑到樹籬旁躲雨,但雨停後,她回去找爸媽,我則朝不同的方向繼續獨行。

隨著地球運轉,我們會在某些時刻探尋特定的事物。今天我好想聽見杜鵑——我對於各種季節性的「初現」需求強烈。每樣事物的初現都非常特別。一心渴盼今日能聽見牠,我發覺自己跟大家走散了,來到榛樹與藍鈴花間雜的隱蔽樹叢。你知道那種忘記一個地方、頓時又全想起的感受?置身灌木叢將我直接帶回蹣跚學步的幼年:踩踏著紫丁香花串,直到媽媽將我一把抱起。再快轉一、兩年:我在撥弄一坨牛糞,觀察糞金龜,並爬上長滿苔蘚的堤岸,尋找不認識的東西。我幾乎潸然淚下。獨自一人,寧靜得足以感覺到往昔,感覺它與麝香味的當下交疊,日光穿透樹冠滴淌下來。

藍綠色的光照亮了穿過藍鈴花和榛樹叢的小徑,一條密徑。有時候有條小徑是件好事,以免觸怒妖精,據說他們就住在這些野花的鐘鈴裡——有人說,藍鈴花那不祥的鈴聲,會為聽見它的倒楣鬼招來殺身之禍。

輕踩在木棧道上,幼年的強勢進逼已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敬畏。要長成這樣一片花毯,藍鈴花林所經歷的歲月遠比我們在地球上的時間還長。如此珍貴、古老而神奇。而且,若無干擾,它的到臨極其準時,令許多敞開的心懷為之迷醉。自冰河時期以來,此地的藍鈴花從種子長成球莖,需要整整五年的時間。緩慢而完美的生長工夫。

大地披覆著藍鈴斗篷,春天的運行循環不息,在這一切當中,杜鵑突然從近處放聲高歌,嚇了我一大跳。但我決定不去追逐牠。我側耳傾聽,寬心微笑,知道此處一切安好。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日記

 

 

 

 

 

 

 

 

 

作者|Dara McAnulty
譯者|楊雅婷
出版者|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

#DaraMcAnulty #自然書寫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Dara McAnulty
設計吳浩瑋
責任編輯吳浩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