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那就是生命——專訪黃信堯,《唬爛三小》到《同學麥娜絲》
十年來,BIOS monthly 以創作文化為核心,持續發展多元深度的線上內容,深入且兼具視覺美感的人物專訪有幸受到讀者喜愛,成為招牌欄目。2021 年末,我們精選站內訪問,集結為《Wrinkles ——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 2021》,全書收錄 15 篇專訪、新增 2021 年再訪內容,並邀集受訪者親自註解訪問後的生活變化與領悟。
本篇專訪即為書中收錄篇章,全文精裝典藏現正販售中 ➤➤ 點此購買
「那椅子不能坐,他叫阿藤。」
藤編的椅子已經壞了,因為是朋友給的,黃信堯依然放在後院。「阿藤」這個名字也是朋友取的,送他時這樣說了,黃信堯就一直放在心裡。看著看著,阿藤頹杞如岩的姿態,突然也有點像藝術品。
黃信堯一家搬來前,這塊地只有荒涼,直到他種下花草樹木,如今成蔭。我問,那這些樹有名字嗎?他說,不要記名字,記了就有感情了。
「有件事一直很困擾我,就是修剪枝葉。」眼前一棵三支分岔的樹,原先是筆直的,颱風過後長出岔枝,「我比較久沒回來,他長出來變粗,我就有點下不了手⋯⋯現在長成這樣子,你已經很難做任何改變。」其實也不是真的沒辦法,就是要痛下心來砍,而黃信堯就是做不到。
「所以妳看我的欒樹,已經都長得亂七八糟了,其實都應該要修剪,但我就是下不了手。如果他有名字的話,更慘。」
.jpg)
.jpg)
他的電影也總是出現那種亂七八糟的狀態,從《大佛普拉斯》到《同學麥娜絲》,欠修剪的人生,悲劇橫生於荒謬。主角們都知道自己活得滿是雜亂的分岔,只是,乾乾淨淨那種日式庭園模樣,不是破釜沉舟就能心想事成。
黃信堯一直記得自己曾連根挖過兩棵樟樹,想好好安頓他們。只是後來,他們都沒有活下來,「現在回頭看,人生就是會有這種狀況。」
捨不得丟
2014 年《大佛》入圍金馬最佳創作短片,雖未得獎,但身為評審的鍾孟宏很喜歡,邀請黃信堯拍成長片,因而誕生了《大佛普拉斯》。新作《同學麥娜絲》,鍾孟宏也擔任監製與攝影,在這幾年黃信堯被大眾看見的路上,他像推手,也是見證人。
鍾孟宏好幾次和黃信堯說,你太感性了。
「他都覺得我在那邊猶豫半天,比較沒有自信心,容易受人影響,不果決。」
『那你覺得是這樣嗎?』
「是這樣沒錯啊。」
.jpg)
.jpg)


從前黃信堯很喜歡撿東西,又捨不得丟。別人的廢物他常常覺得「應該可以用」,屋子因而堆滿各色雜物。液晶電視剛普及那段時間,家裡就有四、五台 CRT 電視,大大小小都有。他歪頭從床墊到沙發想了想,「傢俱類,我應該沒有買過,全部都是撿來的。」
我們眼前他日日泡茶的茶壺,原本只是朋友拍紀錄片駐點臨時買來用的,蓋子不見,拍完離開時就要丟掉。黃信堯不願丟,「我對這個壺有點情感,人生第一部紀錄片主角,他的壺就是這樣,長得一模一樣。他每天泡茶,就是用這個茶壺,形狀我都記得。」
那是 1999 年《鹽田欽仔》裡的欽仔。彼時黃信堯 26 歲,因參加社運被綠色小組啟發,也被紀錄片深深吸引,因而投入紀錄片培訓營,拍攝家鄉人與土地因工業區開發而產生的變化。專心拍紀錄片的日子,把先前工作的存款慢慢燒底,他去做汽車業務員,業績很差,還被扣錢。就讀南藝後生活依然困頓,一度北上去競選總部打工,才買下自己第一台攝影機。
有了攝影機之後,他開始不停、不停地蒐集。沒什麼特別目標,就是拿著攝影機對準身旁好友練習。他們最常在台南長榮路的泡沫紅茶店自在軒裡消磨時間,好友間悲傷的快樂的配茶故事,被討債、要結婚、想買房,一一被黃信堯撿拾起來。「他們覺得我莫名其妙,就一直訐譙我,幹喝個茶、你在那邊拍?後來拍久了他們也不想理我,就痲痹了。」
.jpg)
後來,其中一位同學發生了意外。過去他拍下那些看似無用的片段,突然都有了意義。⋯⋯
◤ 帶讀者看見無數創作者 B-Sides 的台灣媒體,第一本專訪精選集 ◢
收錄受訪者
音樂影像導演・郭佩萱|導演・黃信堯|演員・巫建和|設計師・洪彰聯|《新活水》總編輯、作家・黃麗群|YouTuber・反正我很閒|Podcaster・百靈果 News| 《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樂團・珂拉琪|攝影師・周墨|音樂製作人・黃宣|設計師・林小乙|作家・張亦絢|寫作者・前午場酒店小姐・少女A
- 全新再訪|訪問做完了,然後呢?我們再度聯繫訪後半年到數年後的受訪者,聽他們再談自身的訪後境遇。初訪時曾想像的未來或尚未解答的探問,如今是什麼模樣?
- 親身回望|如果可以親筆修改一篇關於自己的訪問,你會如何下筆?本書提供收錄受訪者修改、註解專訪文章的權利,並將修改與原文一併保留,展示此刻與訪問當時受訪者心靈的錯動與輻合。
- 職人特輯|「Sprinkles ——現場一百答(不是專訪心法)」邀請在台灣編輯.攝影.企劃・訪問領域深入經營的執業者,收錄「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訪問」、「被要求修圖最離奇的地方」等十五問一百答。
- 精裝收藏|設計師莊皓操刀精裝全彩裝幀,以皮紋荔采紙暗示時間的壓刻與皺摺,如同歲月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