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食.曾經:大F的涼小吃-2
想在北京消暑,那內行人會告訴你一定少不了一碗芝麻。
北京小吃這個月最後一篇,我們來介紹來一碗道地的消暑涼麵。既然提到了排場很大,什麼細節都要很講究的北京,我們就來聊聊一碗北京涼麵的學問。
在我到處出差以前常常覺得這世界上很多地方有毛病,比方有些都市明明緯度就比台灣高了那麼多,到夏天卻還要煞有其事的把麵冰鎮了再吃,還得因文化而異的這邊加點芥末,那邊加點水梨或西瓜的,真是庸人自擾,大驚小怪。
後來才發現我錯了,原來悶熱的天氣不光只因為緯度造成,還得歸功於地理屏障、人口稠密、廢氣過多、以及建築太過密集。北京,東京,首爾,舊金山這幾個緯度都不低的城市一到夏天卻全都悶熱的讓人發狂。去年夏天北京氣溫超過四十二度,正好讓我見識到用太陽就能煎蛋的傳奇。
夏季的頂峰是三伏天,這是一年當中最熱最膩人的時節。在台灣大家會買能夠強身治病的傳統三伏貼,中醫中藥店都有賣。日本人則特別喜歡在土丑日吃鰻魚補充體力。而韓國人也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把補體力的食物改成了人參雞湯,也偶有聽說他們愛在三伏天吃狗肉的,不過我韓國的朋友說他沒聽過這種習慣。
「體力流失就該補。」這種說法或許有道理,不過我懷疑這麼燥熱的天氣下我們吃的那些營養到底補不補得進去。還是傳統的中醫理論我比較推崇:「補該要分時節來補,既然是燥熱的夏天,要補就要用涼補。」
別的國家替書本,車輛決定陰性陽性。我們則是替食物區分出燥性涼性。
補品的奧妙我們秋天講煲湯再介紹,這裡我們繼續聊聊北京的一碗涼麵。炎熱的天氣讓人胃口全消食難下嚥。因此要煮出一碗好吃的涼麵就一定要下功夫,涼麵若要能開胃誘人,能讓你遠遠看到了就想點一碗吃完消暑了再走,那當中最大的絕活要算這麻醬了。你要讓麻醬好吃,一要會選水,二要會選醋。這兩個絕活如果學精,誇張一點的說是管吃三代都不用愁。
北京的麻醬跟台灣常見的有所不同,台灣的麻醬是用油調的,調開後略成糊狀,吃起來溫潤濃香而且會掛麵。北京的芝麻醬則多是用水調開,他們拿根筷子在碗裡加點麻醬加點水然後順著一個方向不停攪,調開後會麻醬會變成漿狀。這種用水調開的芝麻醬比較不膩,而且還會加鹽調味,因此一調開就可以喝,喝上一口就能讓你品嚐到芝麻的清香。
別看調醬的水學問不大,北京人跟你講究起來是什麼都特別麻煩的,這裡以前是京城嘛,繁文縟節特別多。哪裡的水可以,哪裡的不行,哪裡水要放多一點,哪裡的又要先煮過。各種理由五花八門,而由我個人歸納的結論是凡名人喝過的水便是好水,點頭稱是就好,其他不用追問太多。
調芝麻醬的第二個關鍵是要會用醋,醋用對了就能讓芝麻醬微酸清涼而不帶嗆,最好是只有酸味而不帶一絲雜味。因此不管黑醋、老醋、醃醋、燻醋、鎮江醋通通派不上用場。只有米醋的口味微酸微甜才算乾淨清爽。
有了水跟醋這碗涼麵就算起頭了,接下來是很多元的小菜選擇。你要吃涼麵,少不了要醬油,蔥花,花椒油,還有芥末和現拍上一顆大蒜。
醬油和蔥花要吃就要用熱油先醒過,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匙滾油,熱騰騰,香噴噴。我最喜歡看師傅用勺子炸辣油,勺子先裝了油,再投入幾顆花椒放上爐火上燒熱。別怕花椒被炸糊,這食材很耐炸,多點時間味道才會真正跑出來,等勺子裡的油有點冒煙便往碗裡的醬油蔥花一淋,唰~~的一聲,竄鼻的香味便冒了出來。每次聞到這味道腦海中就開始跑出關於涼麵的美味記憶。
愛刺激的人此刻一定很喜歡另一個要角:芥末。要有通體舒暢的爽快,芥末扮演著靈魂角色。涼麵用的芥末不是現磨的山葵,新鮮的山葵清新溫和,不適合對水對油的食品。涼麵用的芥末要用粉調水做出來,吃進嘴裡會有股氣一直想找著你的腦門鑽進去,那味道又嗆又刺激,十足享受。
小料到這裡暫時介紹齊了,接著就是體驗冰鎮的樂趣。不只日本人吃涼麵要過冰水,在北京吃涼麵也要玩一玩過水這一招才道地,大熱天來一碗過水涼麵,五臟六腑通透又舒暢。北京人對涼麵的計較反應在他們過水的次數上。你可以告訴他你這碗麵要過幾次涼水,或者如果你沒說他就自動過一次水端給你。
吃涼麵,最後一絲講究便在它的容器。青花的瓷碗不比凍透的透明琉璃,透明琉璃卻更比不上自己剛吃完的半顆西瓜皮。走在炎熱的街頭,先買了半顆冰透的西瓜當街吃起,一肚子的清涼讓渾身都舒暢起來。接著來到麵攤前,把西瓜皮交給店家當作碗,先裝好過水的冰涼麵條,再淋上開胃的芝麻醬汁。如果你想當個內行人,那我再推薦你咬上一顆生大蒜,讓大蒜的嗆味鼻子裡猛鑽,等鑽到快受不了就配上一口微酸微辣的芝麻醬,再配一口涼爽的麵條,滋味豐富,那感覺可真夠過癮,十足帶勁!小小一碗涼麵,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消暑嘉年華。
過完了涼麵的癮,更棒的莫過於再來一場午後雷陣雨。讓蒸騰悶熱的暑氣洗刷得乾乾淨淨,神清氣爽,渾身舒暢。
生活的快樂很簡單:吃得下、睡得著、煩惱不多、收入剛好。
本文同步發表於:
http://www.wretch.cc/blog/Faberge&category_id=1455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