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裝幀美學(一)《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談設計的感性與活力

島國裝幀美學(一)《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談設計的感性與活力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0.04.2016

2015 年底,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出版會推出了《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藉由訪問聶永真小子、王志弘、何嘉興、霧室等 5 個台灣書籍設計師,去探究台灣書籍生產的能量。「台灣的書籍設計自由程度真令人羨慕。」負責主編的東京大學設計科副教授藤崎圭一郎在《T5》的後記裡,這樣總結他的觀察。

這個計畫,源自於「選選研」(S. Select Lab)的負責人林唯哲。他在就讀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時,積極地和日本設計師們分享台灣的書籍和唱片設計實力,成為了藤崎教授認識台灣設計的契機,也因此促成這本書的誕生。近一年的工作期裡,由林唯哲負責安排採訪相關事宜,Space_bar 的蘇景霈拍攝照片,素材收集完後回到日本編輯出版。

在《T5》中,日本人這樣描述自己的出版業:因為書市長期不景氣,出版社為了銷售考量,大膽而創新的設計變得極為少見。反觀台灣,卻能有這些設計師激盪出開放又自由的創意,挑戰更多新的製作方法,即使費時、費工也毫不在意。

「從日本人的觀點來看,台灣設計充滿了感性和活力。」身為受訪者之一的何佳興說,這份感性,其實是相對於日本設計的理性。

藤崎教授曾和他聊起,日本在 1950 年代後半確立了日本設計的獨創性。當時設計師們為了奠定日本設計在世界的定位,花費巨大的努力,發展出現代化日本的風格,包含現在常見的奧運「日之丸」就是源於此時。但這些設計原型被大眾接受後,一路沿用至今,新一輩的設計師都從這些典型之上深化,少有回到當時整個社會為了奠定設計價值,付出一切去追求突破的精神狀態,讓人感嘆日本設計活力正逐漸消逝。

台灣正因為根本沒有典型的設計基礎成形,讓創作者有極高的彈性去思考新的作法,「我到日本交流時,深刻體會到設計師面對作品的嚴謹。對他們來說,設計就是客戶發來的案子,必須要在時間內呈現最精準的東西給他,不會有太多的新嘗試。但在台灣,設計師會做許多不太符合邏輯的事,花時間運用不同的工法,只為了成就好的作品。」

台灣設計師黃子欽也從產業結構的層面解釋了這股「台灣傻勁」。「日本設計產業發展完備,以印刷來說都能做到精準,設計師完全不必涉入工法。但台灣出版相關的產業都被稱為夕陽,設計師在種種限制之下,被迫要土法煉鋼,自己解決從設計、選紙、加工到印製的問題,慢慢衍生出限制之下的美學。」再加上目前《T5》取材的對象都是個人工作室,不像設計公司有層層決策的體制,在思考和創作上相對自由。

不過,小子一開始聽見日本人說到書市不景氣、設計沒活力,連連搖頭,「光是在電車上看書的人,就是台灣的 10 倍吧,而且日本也有很多好玩的書店和設計啊。」

面對日本設計產業鏈相對完備,美學欣賞相對成熟,小子也回頭提醒,設計師不能忘記台灣會發展成這樣,有我們的文化背景,如果一味用他國的美學來衡量,而直接破壞台灣現狀、複製他人的樣子,那只會變成四不像。「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彈性自由,可以很容易地說這個很醜、那個要砍掉重練。可是凌亂的街道、混雜的招牌,是不是有些東西值得留下?」當你接受現狀,才能在這樣彈性的環境裡,摸索出更多屬於台灣的風格和創意。

#T5:台灣書籍設計最前線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圖片提供Spacebar Studio、選選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