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樂團放大鏡|老牌不死,新血洶洶——音樂祭的消隕與誕生(下)
如果有記憶極佳的朋友,或許會記得上一次我們談到過幾個指標性老牌音樂祭。人生苦短,記憶空間如此寶貴,不記得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直接當個小貼心提醒大家就好,大夥皆歡喜:〈老牌不死,新血洶洶—音樂祭的消隕與誕生(上)〉。
談完老的再來談小的,世代相傳向來是時代滾動的方式,人生就這點殘酷,也這點趣味。以下這些音樂節,或許尚且幼細稚嫩,嗷嗷待哺,但領紅包的終會變成發紅包的,正巧剛過完年,一起來看看又有哪些新生代音樂祭,變胖又變高。
一、山海屯音樂節(山海屯)
去年第一屆風光登場,2015 年邁入第二屆,預計於今年夏天再次展開。場地位於台中,大量國際團蜂擁而入,幾可比美八國聯軍,餓的話每日熬一鷹(註 1)。山海屯有它的強大風格與氣場,前往會場途中,只消目光掃射四周行人,從整體氣質就能夠明白同路與否,如同阪神虎球迷身穿刺繡「虎王降臨」白袍長掛,辨識度極高。這樣形象鮮明的音樂祭,原因在於遴選樂團時對風格取向十分講究,偏食到底,讓口味相同又苦於相較小眾的樂迷們,進入夢寐以求的蛋糕吃到飽殿堂。
山海屯的選團方向曲風類型偏重,音樂屬性極具風格,難以忽視。據說這和主辦人的私心也有關聯(笑)(「我就是想聽這些團啊!不管啦!」)。走入場地放耳聽去:Emo(註 2)、扣團(註 3)、金屬團、龐克團,四海遊龍八方雲集,十分適合買盒鍋貼配著吃,畢竟衝撞嘶吼十分需要補充體力,何況這一撞下去,就是以整天為單位計。
目標群眾精準鎖定的音樂祭,一旦培養成功,將會在樂迷心中擁有不可撼動的神聖地位,山海屯音樂節,後勢不可小覷。山海屯有一做法十分聰明,便是他們宛如群島的系列活動推廣手法。在山海屯舉辦前後,主辦單位舉辦了一系列小型專場活動,可比運動賽事的會前賽以及會外賽;善用這股聚集起來的人潮,跳脫多數音樂祭最多僅止一個週末的影響力,成為長達十數天的嘉年華會。例如去年山海屯便邀請 美國 Story of the year 率先來台,以及泰國 Retrospact(註 4)於音樂祭後專場演出。凡購買山海屯門票,便可以用優惠的價格觀賞系列活動。
二、Wake Up 音樂祭(Wake Up)
「Wake Up 音樂祭是由嘉義一群玩樂團的在地高中生,在 6 年前因為缺乏舞台表演而創辦的音樂祭,當你買了一張票同時會捐出一餐飼料給流浪動物,還能看到三天、八個舞台、九個國家、一百五十組樂團的表演節目。」
—引自 wake up 音樂祭官方粉絲專頁
昔日 Wake Up 演出陣容主要以國內樂團為主,歷屆舉辦地點皆於主辦人及團隊的家鄉嘉義,隨著規模擴大,也開始引進不少來自各國的表演者。自從 2013 年邀到國內大團滅火器,並於 2014 年首度開啟頗受好評的付費舞台,聲勢越見壯大,完全不見任何青澀感。 雖說是由學生主辦,事實上無論是場地規模、視覺設計、演出陣容、週邊設施、後台安排,專業程度都可以打趴台灣許多音樂活動。走入第六屆,主辦人顏廷憲甚至今年大學還沒畢業,前陣子才剛在臉書動態上歡慶自己歐趴;整個活動的工作人員幾乎都由在學學生組成,這是一個從內年輕到外,徹底屬於年輕世代並讓魯蛇們哀嚎我大學時候都在幹什麼吃的音樂祭。
稟持著對嘉義在地的熱切愛情,2014 的所有舞台及視覺設計皆與嘉義當地人文民情有關。其中,「澄波舞台」紀念 228 事件當中,於嘉義遇難的台灣藝術家陳澄波先生,「鬼武台」結合民雄鬼屋以及反核概念,都讓整體音樂祭增添更深一層豐富意象。光是各個舞台的設計,就讓人忍不住心心念念、來回奔波,非要把四個舞台全部逛一遍才行。2014 Wake Up 的視覺統籌,是個狂愛日本傳統繪畫風格以及用色的設計師(註 5),極為適合帶出嘉義富含日本色彩的一面(記得 KANO 嗎?)。正由於這樣的風格主導,致使整個音樂祭的形象純熟圓滿:從舞台概念到官方週邊,風格既統一又特出不流俗(註 6)。
也由於長期走來料好質精的口碑,產生一有趣的特殊現象:即使嘉義幾乎沒有 Live House 以及在地樂團,卻在每年這時節讓許多音樂人聚集於此,也期許能因此活絡嘉義的文化泉源。去年的演出陣容,除了國內各種風格屬性規模的獨立樂團皆涵蓋之外,法國、日本、美國、北歐......世界各個角落皆有樂團千里迢迢飛越萬里雲,來到嘉義這片稻浪翻波上。滿漢全席,任君吃到飽。週邊安排的部分,備有充足民生設施,美食街區夾道歡迎,狂潮市集壓尾陣。動線流暢,有吃有玩有買,舞台打散落腳各處,沒有誰受到冷落。官方服務台並與動保 NGO 合作,可捐贈貓砂、飼料或發票,看表演加作公益,一兼二顧。
2015 年的 Wake Up,更請到伍佰和傳說中的東尼大木,瞬間在主流市場裡引爆人氣,門票推出後,數分鐘內秒殺。八座舞台橫跨三處場地,並預計會有三個付費舞台,進化得比病毒還快的 Wake Up 音樂祭,宇宙爆炸後誕生的超新星,令人期待。
三、官節祭
生日時邀請明星藝人為自己開演唱會,辦場狂歡狂飲脫衣派對,感覺是好萊塢電影和歐美名人家中才會出現的畫面。紙醉金迷,酒池肉林,此等奢華景象,平凡如你我也能夠一次擁有。所謂平價奢華,就是這個意思。(才不是!)
官節祭是由一群平時共同跑遍各式音樂場子的看團夥伴所主辦的活動,為期一日。活動來由源自於一個奇人,叫做官秉學。此人樂善好施,無樂不作,平時在看團圈裏面風格獨具風頭也極盛,勤衝出席率加上相當樂於投入表演氛圍,是許多樂團心目中的優質樂迷。官節祭,就是這群朋友為其舉辦的慶生派對。孰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原先只是一場小小演出,後續一路延燒,便發展成一場小型音樂祭,甚至連壽星都要自行買票進場。
官節祭原定為期兩天,由於主角生日隔天出國出差,才縮減為單日;從視覺設計到週邊商品,粉絲專頁、宣傳影片、甚至上電台宣傳,當整個活動透過集資網站 FlyingV(註 7),於一日內募得十五萬台幣達標,演變至此已然成為一場公開盛會。所邀請樂團皆為壽星心頭好 ,蘭花刀 / P!SCO / 巨大的轟鳴 / Random 隨性 / 一點生 / 夕陽武士 / 草地人,總共七組樂團輪番上陣。
「一個好的活動表演,不僅要有好的樂團陣容,樂迷的參與度也能夠提升一個音樂祭的精彩度。台下的觀眾也很重要,我們推廣如何將一場『好看的表演』,變成一場『好玩的表演』,不僅讓樂迷對樂團印象深刻,也會對於當天的表演內容印象深刻,台上台下融為一體,才能形成一個好玩的表演的元素!」
「目前從未有以樂迷反客為主的音樂祭,在這樣一個音樂節林立的時代,過多的音樂祭不停的充斥在周邊,需要的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特殊活動,讓樂迷們更有個更有衝擊感的音樂祭,這就是官節祭最特別之處。」
—引自官節祭募資網站
多少音樂祭都是由幾個人的突發奇想做為最初的火種,最老牌的春天吶喊,當年也是由兩個老外發起的小派對,至今已走過二十載歲月。如何讓更多人親近獨立音樂?如何讓聽眾願意離開電腦前,走進 Live House 觀賞現場表演?這場由素人意外舉辦的音樂祭,給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答案。正如音樂本身永不設限一樣,音樂祭的可能性無奇不有,彈性極佳。
※※※
與海洋音樂祭類似模式發跡的搖滾台中音樂節;從樂迷轉職成社運名人的音地大帝所舉辦,具有與墾丁春天吶喊共同野性氣味的淡水巨獸搖滾;與野台開唱相仿,同樣容納許多國際指標樂團的高雄在地最大音樂祭—大港開唱;甫結束不久,鄉村情懷+復興漁港+憤青路線的蚵寮漁村小搖滾;相對於簡單生活節的困難生活節(註 8);緣起為 228 事件,為推動轉型正義而由民間籌資舉辦的正義無敵;甫於今年 228 舉辦的共生音樂節;樂團下場大地遊戲,泡泡足球滿場飛的搖滾運動大會;同樣由學生主辦,已邁入第三屆,位於桃園的發條音樂節⋯⋯
太多,太多了。這真的是一個音樂祭林立的時代。百家爭鳴,延伸出各種變體,著實多元化的選擇,每對愛好音樂的耳朵,總能夠找到感興趣的那一場盛會。重點是,這些音樂祭,要如何找到那些人,與之配對?
老牌不死,新血洶洶,浪頭或高或低,皆有各自美好。浪花繽紛,只求打在對的人身上,濕潤更多尚未親近過的好奇心。
註 1:令人懷念的高中歷史口訣,俄德法美日奧義英。實際上還來了以色列樂團,太稀有啦。
註 2:Emo,有人翻做情緒搖滾,但我還沒聽人這樣從嘴巴講出來過。頗有爭議的一個音樂分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中一個定義為硬蕊龐克的分支。
註 3:扣為 core 暱稱,泛指 Hardcore 延伸進化的曲風型態,如電扣,Metal 扣。同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詳細辨別方式洋洋灑灑整串演進史,請拜求谷歌大神,眾說紛紜,擇你所信,信你所擇。
註 4:傳說中的泰國五月天,這邊的五月天是比喻粉絲人數而非曲風。粉絲頁擁有一百多萬粉絲,在台灣因為「空耳 MV」,以及主唱與職棒選手陳致遠外貌神似而受到矚目,促成樂團初次來談便達成台下台上大合唱的奇景。
註 5:設計師本人那幾天在會場出沒的模樣也極度有趣:一身淺灰色日本職人工作服,一雙木屐,搭配官方週邊帽巾,和一頂狐狸面具。
註 6:據聞,由於設計太美,導致官方推出的週邊毛巾狂賣,音樂祭才開跑一兩天就大缺貨。傳說當下工作人員只能含淚銷售,因為自己不能下場購買。整體活動結束後,還追加一批訂單提供工作人員選購,這才善了,蔚為傳奇。
註 7:官節祭活動規劃之完善,我是路人我也想參加。募資頁面仍存留,內容兼具專業與鏘味,看完官稟學大事紀,更加確定他是個百年難得一見的胖子(嗯?)
註 8:一切真的非常困難,還曾發生過演出到一半音箱沒電,表演中斷跑去買電池才演得下去的事情。
【獨立樂團放大鏡】
台灣小清新 / 後搖 / 文青系樂團已經夠多,關愛眼神早把他們烤到發燙,但鮮少人把眼光放在除此之外的地方;專業非專業樂評人滿為患,不差我一個木耳來逞口舌。本系列書寫出發點 並非樂評亦非樂手,而是僅僅身為觀看者的不中立觀察:看別人表演,看別人玩團,看大局。聊聊鮮有人關注、樂團圈獨立到不能再獨立,各種小人物上籃的姿態。
【CHU】
做過美編,當過書編,賣過文案,玩過 VJ,徹底不務正業的臺北人。寫宵夜文但不吃宵夜,樂團圈局裏局外看不完。發了個在臉書上天天寫、連續寫一年的願,然後就來到這裡了。
部落格:根性與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