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推理與人類未來──專訪本格推理大師島田莊司

本格推理與人類未來──專訪本格推理大師島田莊司

作者
日期25.09.2013

在臺灣,由皇冠出版社所舉辦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已來到第三屆,並在今年九月六日頒發了首次「雙首獎」殊榮。來自台灣的胡杰與定居加拿大的香港人文善分別以〈我是漫畫大王〉及〈逆向誘拐〉共列首獎。島田莊司對此獎項期許甚深,希望以此推廣「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然而,即便我們多少都看過推理小說,卻不見得熟悉「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的概念。

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

在日本,推理小說承繼歐美譜系,其中主要為偵探小說。創造出名偵探金田一耕助的橫溝正史更開啟了所謂的「寶石時期」。經過數十年後的八O年代,松本清張又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強調以「犯罪動機」為謎團核心。然而,島田所謂的本格推理,則是完全以「謎團—解謎」為結構,再加上時代相關元素,才造就所謂的「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

島田對於時代元素相當重視,比如去年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便以腦科學為主,島田稱許此等嘗試,卻也指出其中部分元素(例如創傷症候群)已經常在各類故事中見到,不夠新穎。不過談到本屆首獎〈逆向誘拐〉,島田倒是十分讚許,「這是一個綁架案件,但綁架的是情報;無論綁架或解謎,其實都在電子訊號裡面完成。這是近未來的事,但也有可能正在發生。讀起來很有趣。」

然而,其中也有些讓他出乎意料之處,「〈逆向誘拐〉是女生寫的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其實讓我嚇了一跳。一般而言,我們都覺得推理牽涉邏輯思考,似乎是男性較為擅長,女性則以文筆見長。不過這場電子情報戰是由女生寫出來,很驚訝。」

此外,「〈我是漫畫大王〉的作者是一位男老師,文筆較好,但詭計內容和新穎程度不及另一篇,是以文藝部份取勝。兩者難以取捨,所以共列首獎。」

現實與虛構中的案件

不只在小說中解決各式案件,現實生活中,島田也致力於廢死與冤案平反工作。「日本司法因為程序的關係,或者法官面對壓力,有時候會作出錯誤判決。再加上以前又沒有陪審員制度。」

也因為這項經歷,除了警察之外,島田會接觸到許多案件關係人。「在跟這些人談話的過程中,會知道他們的想法,這些內容也會成為小說基礎,並因此理解更多人性部分。」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取材,要將這些資訊變成小說內容,也是一門需要仔細估量的學問。島田談到此點,立刻仔細補充,「去訪問、採訪一些資料之後,如果直接用在作品中,會發現只有那一塊的調性不同。因此,希望大家把採訪內容消化過,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才能融入作品中。」

雖然島田寫推理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世界,但現實生活中關心的議題也自然與作品產生了互動。「盎格魯薩克遜民族從以前就有陪審員制度,所以,大家很習慣在生活中談論案件內容。但日本之前只有三審判決制,大家感覺殺人罪是禁忌,不能討論,現有陪審員制度後才逐漸改善。因此,小說也應該把這個制度寫進故事,讓大家知道殺人是怎麼一回事;唯有一切都能被討論、檢討,才可能有一個比較健全的制度。」

本格推理的國界想像

被問及近兩年是否有在日本找到有趣的本格推理小說家時,島田爽快卻又有些遺憾地回答,「沒有呢,反倒是有在臺灣找到。」「中國對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比較不清楚,寫出來的作品比較接近『二十一世紀懸疑』,如果拍成影像的話,會比較類似希區考克的奇幻影像。」

比如這在本屆入圍決選的中國作品中,就提及了孢子、幽靈和DNA等元素,「比較是二十世紀的東西。」

島田也補充,「為什麼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一直在講愛倫坡,就是因為在一八四一年,他用微物證據去看微塵、血跡和一些昆蟲證據,雖然現在看來很理所當然,但在當時是最新科技。所以,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就是繼承這種精神,把最新科技融入作品中。」

至於日本的本格推理沒落的原因,島田也有自己的猜想,「日本本格推理的歷史比較久、比較厚,大家比較不敢挑戰新領域,相對保守。臺灣的歷史還沒有那麼長,所以大家比較敢勇於嘗試。」

本格推理與人類的未來

身為本格推理的領頭作家,島田自律甚嚴。「要是一直想保持在一線,就算沒有A+等級也要有B+的話,那麼,不能只是看到什麼很有趣,就立刻拿來寫。我一直都在蒐集想法,所以累積了很長的題材清單。大概一輩子也用不完。」

既然如此,是否願意把用不完的點子讓給別人?島田笑著說,「我都是從比較好的點子開始用,所以剩下的,除非對方有非常好的組織能力,不然就算我讓給他,大概也很難用吧。」

呼應採訪冤案時所遇到的困難,島田也鼓勵年輕寫手,「在日本,很多事情要是沒有前例,就會受到排擠。現在的年輕寫手在創作時,也可能因為沒有前例而受到壓力。但希望大家不畏壓力,繼續勇敢挑戰。」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撰稿葉佳怡
攝影海先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