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之隱與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生態美學

綠建築之隱與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生態美學

作者王旭東
日期14.03.2011

〈祂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祂的聲音。——聖經馬太福音 12 章 19 節〉

台北花卉博覽會於 2010 年 11 月開幕,宣告本世紀環境永續的訴求,其中令人驚嘆的是新生三館,其流動的造型設計,展現了美學張力,而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使這棟房子拿到了鑽石級綠建築的殊榮,也受到探索頻道( Discovery Channel )的關注;另一棟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作品是北投圖書館,它靜靜地座落在北投公園的林木之間,成了讀者與遊客佇留之處。兩棟建築由九典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與張清華兩位建築師主導設計。通常有創造動力的建築師難免有地標情結,所以在滿足九項綠建築指標之外,他們也企圖呈現綠建築的美學典範。然而,這兩棟建築並不張顯騷首弄姿的造型設計,反而呈現一種低調又大方的生態美學。本文藉由老子《道德經》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理念,來思考北投圖書館與花博新生三館呈現的綠建築美學思維,依照這樣的思維推論,未來綠建築的型態,很可能體現生態規劃師 Mitchell Joachim「種房子」的創意狂想。

長期以來,建築設計在科技的理性思考與藝術形式的表達之間擺盪。從理性思考的觀點來看,綠建築的設計手法,可追溯到上世紀現代主義建築師的理念:一種帶有烏托邦的社會主義思維。他們相信,讓最窮苦的人分到「陽光、空氣、水與綠地」(圖1),就能解決普世大眾居住的問題。大師柯比意構思的巴黎新市鎮計劃,便是以高樓大廈取代舊市鎮的陰暗的巷弄,將地平面還給大自然做綠化處理(圖2)。他們宣告:建築師的當務之急在於讓居民有舒適的生活,個人主觀的藝術表現當退居幕後,裝飾是一種罪惡,因為浪費資源,嘩眾取寵的藝術家是不討喜的。一世紀後,我們在北投圖書館與花博新生三館看到現代主義思維的延續:在北投圖書館,我們看到屋頂大面積的太陽能光電板、浮力通風、自然採光,以及環境綠化,而在花博三館,建築師採用 ETFE 氣枕建材、增加隔熱性的屋頂覆土植栽,加上太陽能光電系統、透水磚、雨水回收、河水礫間淨化、與地冷系統,一切以滿足物理環境最佳化為設計原則,兩件作品儼然有現代主義的鑿痕。如果說上世紀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居住機器」,今日的綠建築可以說是一棟與自然因子互動良好的「物理環境機器」,其共通點在於滿足功能需求的設計原則。

IMAGE
IMAGE

弔詭的是,現代主義經幾十年發展,已不見最初始的理念。改革談理念是一件事,滿足創作的衝動是另一件事。柯比意按捺不住了,最後揚棄自己的宣言,晚年的作品「廊香教堂」顯然是純粹的藝術創作(圖3),這棟房子的開窗形狀大小(圖4),出於大師的自由意志,與節約能源毫無瓜葛,卻創造了趣味與美感。無趣的方盒子大樓,再合理算計的設計,也不能滿足人精神上對美感的渴望。這不禁使人擔憂,現今以滿足房屋效能指標的綠建築,是否也會步入現代主義的後塵?

IMAGE
IMAGE

理想上綠建築之認證,應該以設計理念之創新與落實,做為評選標準。然而,現行卻以滿足效能指標為依據。然而,效能指標常與美學表現衝突,美學上的形式操作如果只是被動回應氣候,將受限於熱音聲光氣流等物理環境因子,使得「形隨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 )的理念主導了綠建築的造形原則,例如熱帶建築用深遮陽,以日照斜度決定立面開口的大小設計,不知不覺將建築導向量化指標與準則化設計( rule-based design )。為滿足評估指標,建築師以數字指標主導建築造型,建築語彙遷就自然環境因子,使得建築失去自主體,扼阻了藝術表達的空間。如果綠建築不具自成一格美學,很可能成為諸多環境因子調和的結果,或成為綠色科技展示場,集各項綠色科技於一屋之複合形體,像是搬上探索頻道的成大「綠色魔法學校」(圖5),或新生三館裝設的自動化氣象偵測系統,電腦擷取將外部氣候訊息,讓建築物可自行「決定」要開窗還是開冷氣,達到節能最佳化的設計(圖6)。我們不禁提問:綠建築的有自存的美學論述嗎?或讓自然與科技因子「自然而然」地形塑建築形體?

IMAGE
IMAGE

九〇年代,懷瑟( Weiser)提出「靜科技」( calm technologyp )的理念,訴求一台「看不見的電腦」( invisible computer ),去除繁鎖的指令操作,與用戶產生自然互動,使用者輕而易舉地以直覺式的肢體動作,完成了某項任務,像是 wii fit 遊戲機,或智慧型建築,互動設計師將感測器藏在建築空間,自動偵測人的行為,並給予回應,例如地板感知老人跌倒,將訊息傳到看顧站。建築師反思的,一棟房子是否能由主題退縮,轉為背景,讓人自然而然接近?

二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經》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比喻大道幽顯未現,不可以形體求見,可以用來詮釋綠建築的設計意圖:建築不再自我張顯,而是與環境融合,卻又不失主體性。北投圖書館,與花博三館的呈現,可以說,建築師找到了好的基地,好的空間計劃( program ),好的業主,表現一種獨特的生態美學,自外於房地產的樣板豪宅與主流建築媒體推銷的國際化建築。北投圖書館順應了三角形的基地,有種老子所言「大方無隅」拙樸厚實的美感,功能上,它有固定的使用模式,又因緊鄰日式溫泉博物館,也做為觀光客休憩遊賞的空間;新生三館功能較複雜,兼俱展示、餐飲、休憩、會議等功能。如同建設公司之於接待中心,業主對於花博新生三館如何成為一種「奇觀」( spectacle ),引發媒體效應與社會共鳴,有遠超過使用效能的期待,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本應大鳴大放的地標建築,建築師卻巧妙地運用有機形體,將建築「藏」在大自然中,花博新生三館的流動形體,讓未來、生活、與夢想伏匐大地,流於林木花草間,塑造以中庭開放空間為主體的配置,三者形成太極共舞的對話。整體看來,新建三館建築群構成了都市立體公園,市民遊走其上,看飛機起落,如建築師郭英釗所言:建築不再僅是「觀賞式地標」,更成為人群穿梭其間的「體驗式地標」。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生態美學發展到極致,我們期待九典事務所「中興新村」規劃案的成形(圖7),也可以大膽想像 Mitchell Joachim「種房子」概念的落實(圖8),將自然植栽作為構築房屋空間的機制,自然地景與建築相依共存,成為一種結合生態與美學的有機建築。

#新生三館 #花博 #綠建築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王旭東
圖片王旭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