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坎城|得獎片分析(三):金攝影機獎與新導演的時代寓言

2025 坎城|得獎片分析(三):金攝影機獎與新導演的時代寓言

作者楊晴絮
日期29.07.2025

每年近三千部新拍攝完成的長片報名坎城影展,僅約一百三十部作品能脫穎而出,其中既有大師名家的傑作,也不乏新秀的創作,交織出光影的多元魅力,映照時代脈動。

其中專為表彰新導演首部長片的「金攝影機獎」,由評審團從官方單元及「導演雙週」、「影評人週」兩個平行單元中選出,成為每屆坎城備受矚目的另一個焦點。金攝影機評審團由電影、視聽產業及影評人協會推派的代表組成,並由坎城影展指定的創作者領軍。

今年,義大利導演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帶領評審團,將這份一生僅有一次的榮耀頒給「導演雙週」單元的《總統的蛋糕》(The President’s Cake)。

故事的主角是與祖母相依為命的 9 歲小女孩。教室正在進行抽籤,她成為被老師抽出來的「幸運兒」之一:兩天後是總統生日,孩子們需要為全班準備慶生點心。這個下令全國慶祝自己生日的領袖是薩達姆海珊。而女孩負責的是最大獎糖霜蛋糕,老師還特別叮囑要加入奶油夾心。

然而,當時的伊拉克正面臨國際軍事與經濟制裁,物資極度匱乏。女孩胸前背著寵物公雞,執意進城尋找麵粉、糖與雞蛋,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貧脊惡地難有好事,女孩的善良正直反讓她成為大人剝削與利用的對象,但遇到了同齡小孩,她依然熱衷於玩「誰能不眨眼最久」的遊戲。

孩子的無邪對比出人性尊嚴與希望,這部作品宛如伊朗兒童電影,也是則充滿純真的沈重寓言,透過孩童視角,還原了九〇年代飽經戰火摧殘、專制獨裁之下伊拉克的現實樣貌。蘊含其後的深刻人文關懷,也讓這部作品同時獲得導演雙週的觀眾票選獎。

IMAGE

《總統的蛋糕》劇照

金攝影機獎並非每年都頒發「特別提及」,但每隔個幾屆,總有作品讓評審團難以割捨。去年有《白衣蒼狗》,今年則是「一種注目」單元的《My Father’s Shadow》。

這部奈及利亞首度入選坎城的影片,從九〇年代一個不尋常的夏日午後展開。收音機傳來日前反對派起義遭軍隊血腥鎮壓的消息,家門前玩耍的兩個男孩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直到久未露面的父親突然現身,令他們驚喜萬分。馬上得離開的父親不忍看到孩子們臉上湧現的失望,他於是帶上他們前往哥拉斯。

這是男孩首次造訪城市,他們跟隨父親穿梭街頭,看著父親在工廠拉高音量試圖拿回被積欠工資——雖未成功,但父親仍帶他們遊覽記憶中的地點:童年嬉戲的海灘、與母親共度的遊樂場。聽著他的年輕事蹟,男孩們也彷彿參與了父親的過往,令他們敬畏的一家之主不再遙不可及。這些父子間的私密片段,乘載了記憶中缺席的父愛,畫外傳來的男孩輕聲「我會在夢裡見到你」,意外成為全片情感的首尾呼應。

影片背景設定在 1993 年奈及利亞大選結果公佈當天,當時的人民剛經歷完罕見的公正選舉,滿懷希望以爲獨裁政權即將終結。這部由奈及利亞導演 Akinola Davies Jr. 與弟弟共同編寫、製作,帶有半自傳色彩的電影,結構看似簡單,卻因真實歷史背景讓男孩所處的環境顯得格外鮮明。

IMAGE

《My Father’s Shadow》劇照

與《總統的蛋糕》中女孩被迫直面人性險惡的處境不同,《My Father’s Shadow》始終從兄弟倆的角度出發,不特別解釋那些他們尚無法理解的政治事件。動盪與不安如低鳴的背景音般潛伏其中,卻足以牽動觀眾的情緒。

儘管《My Father’s Shadow》與《總統的蛋糕》敘事結構與風格全然不同,卻同以童真眼光揭露政治動盪的傷痕。《總統的蛋糕》刻劃女孩如何以堅韌與純真抵抗伊拉克獨裁政權的荒誕壓迫,《My Father’s Shadow》則在奈及利亞內戰的暗流中,訴說父子情深的溫暖記憶。放眼當前戰火不歇的全球局勢,孩童作為希望與未來的象徵,卻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數百萬個童年被暴力與饑餓吞噬。兩部隸屬不同單元的作品同時在「金攝影機獎」裡受到肯定,也能察覺本屆評審對此議題的關注。

延續新導演作品的討論,今年「一種注目」大獎也頒發給另一部新導演作品,來自智利的 Diego Céspedes 的《The Mysterious Gaze of the Flamingo》。

電影背景設定在九〇年代的智利,一個荒涼邊陲小鎮住著一群女跨性別者組成的大家庭。她們經營酒館,舉辦選美比賽,崇尚愛情,靈魂自由無拘。11 歲的女孩莉迪亞是這個家中最小的成員,深受母親——一位美麗的選美皇后——疼愛。母親曾被鎮上的礦工猛烈追求,二人的愛情一度轟轟烈烈,然而,當礦工染上怪病,謠言開始不脛而走:「只要與這些『女人』對視,怪異的傳染病就會找上門」。男人們害怕自己心底深處對她們的渴望,面對鎮上保守居民鄙視與厭惡,她們卻總能以戲謔及出人意表的方式回敬。

IMAGE

《The Mysterious Gaze of the Flamingo》劇照

儘管影片結構略顯鬆散,對話節奏尚待流暢,卻無損這部新導演作品的真摯魅力。Diego Céspedes 大膽融合阿莫多瓦式的濃烈愛情,漫天風沙的西部片風格與魔幻寫實元素,溫柔回擊那個愛滋病時代的恐懼與迷信,尤其之中性少數演員的真摯表演,賦予畫面強大的生命力。

儘管背景是 1980 年代,片中跨性別者被妖魔化的程度與當前右派保守勢力崛起下的全球跨性別者處境高度吻合,尤其想到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對於跨性別者權利的全面緊收及打壓,連青少年也無法倖免。而《The Mysterious Gaze of the Flamingo》選擇以同理心直視仇恨,幽默自嘲卻從不貶低自我價值,也猶如是對當前打壓性少數保守勢力的回應。

 

 

2025 年第 78 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評審團
Molly MANNING-WALKER 莫莉曼寧沃克,導演(英國)
Louise COURVOISIER 路易絲庫瓦席耶,導演、編劇(法國、瑞士)
Vanja KALUDJERCIC 范佳卡洛德瑞奇,鹿特丹影展總監(克羅埃西亞)
Roberto MINERVINI 羅貝托米涅密尼,導演、編劇、製片(義大利)
Nahuel PÉREZ BISCAYART 納韋爾培瑞茲比斯卡亞,演員(阿根廷)

 

2025 年第 78 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The Mysterious Gaze of the Flamingo》by Diego CÉSPEDES 迪亞哥塞斯佩德斯 (智利、法國、比利時、德國、西班牙)
評審團獎:《A Poet》by Simón MESA SOTO 西門梅薩索托(德國、瑞典)
最佳導演:Arab & Tarzan NASSER 納瑟兄弟 for《Once Upon a Time in Gaza》(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國、葡萄牙、德國、英國、約旦)
最佳男演員:Frank DILLANE 法蘭克迪蘭 for《Urchin》(英國)
最佳女演員:Cleo DIÁRA 克萊奧迪亞拉 for《I Only Rest in the Storm》(葡萄牙、法國、巴西、羅馬尼亞)
最佳編劇:《Pillion》by Harry LIGHTON 哈利萊頓(英國)

#坎城影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楊晴絮
核稿編輯陳劭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