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開始,你的畫被稱為「日本畫」⋯⋯臺灣藝術家們的榮耀與陰影|臺灣美術兩百年(上)

那天開始,你的畫被稱為「日本畫」⋯⋯臺灣藝術家們的榮耀與陰影|臺灣美術兩百年(上)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1.05.2022

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裡見證過〈甘露水〉的人大概都覺得不可思議:六十年前臺灣,這麼美的東西,竟能被丟在人來人往的車站,無人聞問?

在臺灣美術史裡,顏娟英看過太多這種不合理之事。進行美術史研究,她從 1988 年開始臺灣資深畫家的田野訪談。畫家們見她來訪,彷彿從沉默的時空中被驚醒:居然有人要研究我的作品?

「很多人覺得臺灣美術史沒什麼價值。我雖然一向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價值在哪⋯⋯但還有其他人會在意啊,我學生也會考慮是否該研究下去。」當年提計劃找人一起做臺灣美術,對方即便答應還是會說: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擔心被認為不務正業,不做正經研究。

不被重視的氛圍,瀰漫著畫家,也瀰漫著研究者。顏娟英說:「它不足以阻擋我,但它會常常變成一個陰影,陰天一樣的感覺。」

三十多年過去,接連《不朽的青春》《光》兩檔臺灣美術展覽大排長龍,似乎,終於到了放晴時。延續展覽,由顏娟英、蔡家丘策劃,23 位美術史研究者共同完成的《臺灣美術兩百年》,細讀畫作背後的故事,描繪的也是:那些失去陽光的日子裡,枯萎的是什麼。

奇蹟年代

2021 年北師美術館團隊前往臺中張家,見到了藏匿於民間半世紀、始終不知去向的黃土水雕刻名作〈甘露水〉。在入選「帝展」後一百年,機會渺茫地失而復得,簡直奇蹟。

IMAGE

黃土水,〈甘露水〉,大理石,80×40×175cm,1921,第三回帝展入選,凃寬裕拍攝。

IMAGE

黃土水,〈甘露水〉,大理石,80×40×175cm,1921,第三回帝展入選,凃寬裕拍攝。

顏娟英眼裡,黃土水本就是奇蹟之人。

木工之子,家裡那麼地窮,要去日本唸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 20 歲的黃土水做到了,用破例打造自己的命運:「他是官費很特殊的狀況下去的,其實沒幾個人這樣去。也是那個階段,國語學校的校長(隈本繁吉)有很大的權力才能這樣做。」

彼時日本最重要的博覽會「帝展」,對日本藝術家來說也是困難重重的入選之路,來自臺灣、還未畢業的黃土水 1920 年以〈蕃童〉首次入選,接著 1921、1922、1924 接連以〈甘露水〉、〈擺姿態的女人〉、〈郊外〉入選,除了 1923 年帝展停辦外,每年榜上都有他的名字。

IMAGE

黃土水,〈郊外〉,1924。目前原作下落不明,此為第五回帝展明信片,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從黃土水身上,看得到不斷進取的企圖心。從原先擅長的木雕到嘗試各種材質,像摸黑前進,〈蕃童〉由泥塑翻製成石膏,〈甘露水〉則是大理石——為了學習大理石雕刻,他好不容易找到義大利雕刻師 Ottilio Pesci,幾次造訪他在東京的工作室,暗暗畫下雕刻用具的模樣,再請鐵匠製造。不談創作心法、哲學,那是連「工具是什麼」都需要自己摸索的狀態。

那段時間作用在黃土水身上的,也有陰影。顏娟英翻譯黃土水的書信有感:「那個年代的留學,和現在的留學是完全不一樣的。黃土水說他去留學時,日本人問他,你們用筷子嗎?我去臺灣要帶刀嗎?可能有人會拿刀來砍我的頭會怎樣⋯⋯那種憤怒,面對他們的無知、他們對臺灣的歧視,在黃土水心裡其實是很大的傷痕。」

黃土水面對的是什麼?除了日本人對臺灣的陌生,還有家鄉對於藝術的陌生。

「1920 年〈蕃童〉入選時,大家知道什麼是雕塑嗎?當然不知道啊。美術是什麼?也不認識啊。」就連一起留學日本的其他臺灣人,也都不能理解美術是什麼,他成為大家眼中沉默的怪人,總在角落敲槌石頭。

要到入選帝展,黃土水才成為臺灣人口耳相傳的名字,也召喚了許多有志於創作者。顏娟英細數如點兵:「黃土水影響了陳植棋、陳植棋影響了李石樵,也影響了洪瑞麟⋯⋯」黃土水第一次入選帝展六年後終於出現陳澄波,在 1926 年以〈嘉義街外〉入選西洋畫部,1928 年廖繼春、陳植棋也獲入選,陳進 1934 年則以〈合奏〉成為第一位入選的臺灣女畫家。

看到一整片燦燦火海時,很難想像一開始的火種該如何被點燃。一個人如何憑著一己之力,把整個陰暗的天空破口轉晴?黃土水曾說,東洋人平均年齡才三十多歲,「不為什麼而生的話,三十多年的歲月就像夢一般過去」,因而有自燃般的決絕意志:

「我想以自己的力量,向後世傳達,能深刻感動社會的美術。我努力地想要留下,鑿入自己不屈不撓精神的雕刻。就算只有一件雕刻,鑿入自己的真實生命打造而成的作品,會向未來永恆地流傳吧。這樣的話,儘管自己的肉體滅亡,靈魂仍與作品一同不朽。」——黃土水《植民》第 2 卷第 4 號,蔡家丘翻譯。

IMAGE

《植民》第 2 卷第 4 號(「行啟記念臺灣號」)封面,發行於大正 12 年(西元 1923 年)。劉榕峻提供。

IMAGE

出自《植民》的原稿:黃土水〈過渡期にある台灣美術〉日文原件,劉榕峻提供。

後輩們也有著這樣的野望。陳植棋在與妻子的書信裡說:「我一心鑽研的是支配未來的藝術,所以覺悟今後要傾盡全力,猛烈奮鬥!」

看似熾然的生命,卻太快燃燒殆盡。黃土水在 36 歲積勞成疾早逝,應驗了對於生命轉瞬即逝的擔憂。陳植棋逝世時更年輕,才 25 歲。

有些人走了,但那些活下來的藝術家,將以更長的時間尺度,感受命運帶給這塊土地的無情。

IMAGE

陳植棋,〈夫人像〉,油彩、畫布,91×64.5cm,1927,家屬收藏,郭江宋繪畫修復工作室提供。《臺灣美術兩百年》中另收錄陳植棋描繪妻子的〈愛桃〉與〈婦人像〉,顏娟英認為:「在短暫的創作生涯中,陳植棋不斷刻劃樸素而堅毅的妻子形象,其中融入了畫家的自我形象與要求,也象徵畫家對妻子的期待。」

「國畫」是什麼?

陳澄波在眾目睽睽下死去。二二八事變爆發後,各地抗爭紛亂,嘉義仕紳出面調停和談,時任參議員的陳澄波卻有去無回。1947 年 3 月 25 日,未經審判,陳澄波於嘉義火車站前遭軍警槍斃。

如今看他的作品〈慶祝日〉,感覺格外諷刺。被槍殺的前一年,他畫下光復後的常民風景,歡欣民眾拿著中華民國國旗飄揚,街道氣氛輕鬆愉悅。戰後對新政府充滿期待的陳澄波,不僅參加歡迎國民政府的籌備會,也成為國民黨員。或許就是出於這樣的熱忱,當國府軍隊遭民兵圍困時,曾在上海任教多年的陳澄波被推派前往協商,因此喪命。

IMAGE

陳澄波,〈慶祝日〉,油彩、畫布,72.5×60.5cm,1946,私人收藏,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顏娟英形容,「陳澄波⋯⋯其實就是滿天真可愛的一個人吧。」

「背景也是原因之一。父親是秀才,陳澄波從小對漢文化、漢民族,是有某種仰慕的藝術家。我們看劉錦堂[註 1]也是啊,幾乎就是放棄學業,要幫國民黨完成統一中國的大夢。我們要了解他的背景,和那個時代的狀態。」

即使不熱衷政治,政治也會找上你。對本省籍畫家來說,最大的改變之一是隨著臺灣「光復」,最具權威性的「臺展」改為「省展」,「東洋畫部」也改為「國畫部」。《臺灣美術兩百年》〈傳統的新生〉一文梳理臺灣美術史上著名的國畫爭議,劉獅在 1951 年鳴了一記響槍:「現在還有許多人以日本畫誤以為國畫,也有人自己明明所畫的都日本畫,偏偏自稱為中國畫家,實在可憐復可笑!

他說的,正是受日本美術教育的本省籍畫家們。

如「臺展三少年」林玉山、郭雪湖、陳進,三人在 1927 年首屆臺展時以 19、20 歲新銳天才之姿入選的意義,曾是美學認同的全新洗牌——清末來以臨摹、仿前人作品為主的水墨畫幾乎全落選,取而代之的是膠彩為主、具有寫生精神的作品。然而光復後,這些畫作多次被挑戰為「日本畫」。

IMAGE

郭雪湖,〈圓山附近〉, 膠彩、絹,94.5×188cm,1928,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這是郭雪湖入選第二回臺展的作品,研究者黃琪惠認為,郭雪湖細密寫實的裝飾性風格,帶動許多畫家以同樣的風格來描繪臺灣景色,後續臺展東洋畫部的審查員,也多鼓勵創造臺灣的鄉土藝術(書中有詳細介紹「地方色」的思考),如圖寫實、細密重彩的風格遂成為東洋畫部的特色。

就如同當今我們談「國畫」,更多人想像的是水墨,當年也多有水墨畫家們不滿本省籍畫家以膠彩畫進入「國畫組」共同競爭。與張大千、溥心畬以「渡海三家」聞名的水墨大師黃君璧曾委婉地說:很多臺灣朋友很是虛心,但因為從前沒有「真正的國畫」來到臺灣,是造成這種錯誤的最大原因。

畫都是一樣的,但從日本政府提倡的「東洋畫」到中華民國(或中國?)藝術界眼裡的「日本畫」,畫家需要處理的不只是藝術問題,更是政治問題。

就連被日本媒體稱為「南海女天才」、曾獲日本皇太后贈送硯台的陳進,在當時也被質疑為何不水墨:「聽說陳女士是國畫的大家,為什麼沒有畫些山水菊竹?」媒材、形式的選擇已不是如何表達的問題,也成為對畫家認同的質問。

白色恐怖氛圍裡,仍有許多畫家不願只畫水墨。起初林玉山曾緩頰澄清,臺灣藝術並非日本畫,而是具有臺灣特色與熱帶情調的「灣製繪畫」,但爭論卻難以止息。直到 1977 年林之助提出以材質命名的「膠彩畫」取代「東洋畫」的想法,希望能擺脫「東洋」與「日本」的意識形態,才讓長達三十年的「國畫」之爭落幕。

IMAGE

林之助,〈朝涼〉,膠彩、紙,245.3×184.5cm,1940,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林之助紀念館提供。

 

(未完待續)

註 1|劉錦堂:與黃土水幾乎同期赴日,日本美術學校第一位修習西畫的臺灣人。他對於臺灣被日本統治的現狀不滿,結識國民黨中執委王法勤後認為義父,改名王悅之,前往中國投身於美術教育。《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他與臺南名望世家的連橫長女連夏甸解除婚約,後至中國另有家室。他以耕耘中國為志,但十分惦念故鄉,曾與妻子說:「等臺灣光復,一起回臺灣。」只是後來他在 1937 年去世,並沒有等到光復那一天。

《臺灣美術兩百年》

IMAGE

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 23 人撰稿
出版者|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06

 
#臺灣美術兩百年 #顏娟英 #魏竹君 #美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溫若涵
撰稿溫若涵
執行編輯廖昀靖
圖片提供春山出版
封面圖片黃土水〈甘露水〉:凃寬裕拍攝/陳澄波〈慶祝日〉: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
封面設計周筱晨
視覺統籌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陳劭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