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世代(二):拓延當代攝影邊界的博物館 Foam
相較於伊斯曼攝影和電影博物館強調建構人類影像史式的全面性收藏,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攝影博物館 Foam(Fotografiemuseum Amsterdam),便採取了相當不同的策略,其機構的目標開宗明義地寫道:「Foam,關乎攝影的一切。」特別是當代攝影的面向,相較於附屬於其他博物館機構下的攝影部門,多將攝影作為一歷史物件側重於史料的研究,Foam 更著重在攝影作為一藝術表現的形式,透過策劃、組織一系列的展覽、出版、論壇、教育推廣計畫,極力培育年輕有才華的攝影創作者。
自 2001 年成立至今,Foam 積極與國際間的攝影社群、機構合作策展,透過這些計畫的推動,對攝影內涵反覆地定義與辯證,一步步拓寬大眾對當代攝影認識的邊界。無論是攝影作為一種歷史文件,到攝影作為一種精緻的藝術表現形式,或是純然實用性的攝影,都在 Foam 探討的範圍之內。
且不只是實體的展示空間發表著對攝影的論述,Foam 亦發行《FOAM》雜誌,曾被選為「一生中必看的 50 本雜誌」,一年出版三期,內容以評介當代攝影、新銳攝影創作為主,包含印刷精美的攝影作品版面、創作者訪談、攝影評論等,廣納不同形式的攝影,每一期有不同的核心主題,例如最新的一期 #45 是 “TALENT”,是 Foam 執行多年的提拔新銳攝影師計畫,每一年會針對全球 35 歲以下的攝影創作者展開作品徵件,立意在於為那些尚未成名但潛力無限的攝影師搭建一個被看見的平台,今年的徵件(2016 Talent Call)一共有 1494 個項目投件,來自全世界 75 個國家,經過嚴謹的挑選後,才選拔出 24 位入選的攝影創作者,將他們的作品與相關論述收入該期雜誌中,而刊物的副標寫著「24 位形塑未來攝影樣貌的年輕創作者」。
至於即將出刊的 #46 則是以 “Who We Are” 這看似簡單易答,但實為充滿哲理的大哉問為該期主題,這標題不免令人感到好奇與疑惑:「在這主題架構下會是些什麼的攝影作品?」《FOAM》雜誌創辦如此多年,總能持續為讀者帶來驚喜的莫過是充滿創意、抽象但又具體、開放無受限的主題規劃,它不若傳統的攝影命題那般談論著刻板的類型分類,也絕不故步自封排除「異己」,它丟出的是一個概念性的框架,但是不限制創作在其中自由蔓延。
“Who We Are” 這主題關乎認同,對社群、對自我都是;而雜誌在此扮演的角色並不是給予確切的答案,它提供的乃是在此主題框架下,以攝影形式表達之不同論述都能夠有所對話的空間,而這對話的空間,更不僅僅在於平面的紙本刊物上,Foam 和《FOAM》、雜誌與博物館空間,在推介當代攝影的層面上更是相互效力。被《FOAM》介紹過的攝影師作品有機會在 Foam 博物館內展出,以個展的形式或群展的方式都有可能。類似這樣平面雜誌與實體展覽空間相互呼應的策劃方針,也是日本以推介當代攝影的雜誌《IMA》與 IMA 藝廊空間借鏡的作法。
Foam 每一年大約策劃 16 檔展覽,其中有 4 檔會是大型的展覽,展期約維持三個月,展覽多由博物館編制內的策展團隊規劃、進行,而伴隨著展覽,也會有相應之兼顧專業與一般大眾的推廣活動舉辦,其不背離群眾的策展方針,使得 Foam 雖是藝術領域中亦非居主流地位的當代攝影為主的博物館,卻依然能夠每年吸引 20 萬參觀人次造訪。除了世界知名攝影師的個展以外,也有以主題為策展軸心的聯展,而先前提到的提拔新銳攝影師計畫 TALENT,則是每年 Foam 相當重要的培育項目,透過公開徵件徵選出優秀創作者後,除了將其作品刊載在《FOAM》雜誌的專刊以外,近幾年更會為其舉辦巡迴展覽。
從 2012 年開始,Foam 亦積極與藝術相關科系、當地的藝廊合作,舉辦「Unseen 攝影博覽會/攝影節」,發掘璞玉般的攝影作品,提供當代攝影、年輕創作者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這活動讓來自不同領域但對當代攝影有興趣的一般大眾、藝術愛好者、專家學者、評論者、策展人、藏家、創作者都能夠在這場合上有互相交流、溝通的機會。
除此之外,Foam 並設立獎金 Foam Paul Huf Award 獎助,特別開闢館內的 “Foam 3h” 展間,作為讓全世界年輕創作者舉辦首次個展的空間。在培植國際新銳攝影師的層面上,Foam 不遺餘力,有許多當前受矚目的創作新銳都是從 Foam 起家的,例如法國攝影師 Noémie Goudal、旅居英國的義大利攝影師 Lorenzo Vitturi 等,有些創作者第一次的展出是在 “Foam 3h”,隔幾年之後,Foam 會邀請他們回來策劃個展,像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一般。對 Foam 來說,鼓勵與培育創作這並非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的,其團隊相當清楚機構的定位就是要為當代攝影的未來努力,從創作者到觀眾,Foam 皆透過完整的計畫建構起縝密的合作網絡,讓攝影創作的環境更加完善。
觀察 Foam 所舉辦的幾檔展覽,可以看出這個攝影博物館著重的乃是對於攝影意義的擴延,例如攝影師 Rachel de Joode 的作品《The Matter Of It Being A Stone》無論在什麼樣的展示空間中,一定都會吸引觀者的目光,因為她的作品既非全然平面,亦非全然立體,它不像一般攝影作品那樣工整地錶在框裡、掛在牆上,而是被剪裁成不同的形狀,如某種平坦的雕塑,立在展示座上、放在地上、從空中懸掛而下,看著那些影像拍攝的主體是靜物、是不明所以的物體之局部,像是物件的某一片拼圖。攝影對 Rachel de Joode 這位年輕的創作者而言,不是捕捉真實的工具,而是「將物件自其物質性釋放出來」的方法,因此拍攝握著黏土的手,那黏土並不是具有黏土質地的黏土,而是成為一張平坦的照片,透過剪裁,由相紙重新賦予它形體與空間感。攝影在此不是捕捉真實的技術,而是改變被攝物特性的途徑。
2015 年曾被選為該年度 Foam Talents 的 Sjoerd Knibbeler 作品《Digging up Clouds》同樣在挑戰著傳統概念上對攝影的看法:捕捉所見;他的作品偏偏是在捕捉「不可見」,將不可見的自然現象視覺化——他拍攝空氣、拍攝風、拍攝雲霧,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取得平衡。
Foam 深知,要讓創作環境得以健全發展,就勢必在培養創作者的同時也培養懂得欣賞的觀眾。視覺美學教育,對 Foam 來說,亦是重要的推動項目,觀眾懂得如何閱讀、詮釋、定錨影像,如何主動地觀看而非被動地看,對當代攝影的欣賞、理解與推廣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從展覽導覽到長期的教育推廣計畫,包括工作坊、專業講座、論壇的舉辦,都是 Foam 相當看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