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愛書宣言,專屬的藏書標誌(一):是權力,是財富,也是愛書的象徵

【本週聚焦】愛書宣言,專屬的藏書標誌(一):是權力,是財富,也是愛書的象徵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9.10.2015

如果你是喜歡上圖書館翻閱老書籍的讀者,是否曾經在扉頁上,見過「藏書票」的蹤跡?或者,也許你曾經見過,卻從未探究這一小張紙票的奧妙。

藝術史上,藏書票和版畫的發展脫不了關係。它就像是小型的版畫作品,但在美學之外,還包含了諸多人文意涵,是專為書籍而生的創作。據傳自十五世紀,人類發明活版印刷的技術之後,藏書票便隨之誕生,由書籍主人(或稱為票主)委託藝術家設計藏書票的刻板,再用油墨轉印至紙張上,製成書票。印製的數量視主人需求而定,主人會在書籍的扉頁貼上屬於自己的書票,以此作為「這本書歸我所有」的識別,增添書籍收藏的樂趣。

《書本上的珍珠》寫道,一張由德國 Schonstett 家族的牧師所持有的書票,被認為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張藏書票,上面印有刺蝟的圖樣,意在警告偷書賊遠離此物,萬不得傷及書本。這個念頭,足見當時人們對於書本的愛護,以及紙本書籍的珍貴。不過,由於印刷術尚未普遍,也只有貴族和修道院才有能力收藏書本。如果哪個家族擁有專屬的藏書票圖樣,就象徵著權力和財富,還有人說,藏書票是一種貴族的身分證,例如英國的查理二世、伊莉莎白女王和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有自己專屬的書票。

到了十六世紀,木刻版畫的技術更為發達、出版業更為興盛,許多出版社和藝術家為了營收,亦開始接受藏書票設計的委託案,其中皇家貴族和宗教界人士,是佔比例最多的訂製票主。而隨著歐洲殖民主義興起,藏書票的藝術也隨著國土擴張散播出去,在各個國家落地生根。

因為採用手工雕版和印刷,藏書票一直與「稀少」、「經典」、「珍藏」等概念連結在一起。然而工業革命之後,大規模生產成了主流,英國各地書店都可以接受顧客訂製書票,讓這款曾被稱作「紙上寶石」、「書中蝴蝶」的小票難免落得粗製濫造的下場。《圖書藏書票》裡提到,當時藝術家無不渴望回歸工業革命之前的美學,紛紛加入設計藏書票的行列,像是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奧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等人都曾設計過幾款書票,後來這些作品都成了收藏家眼中的寶物。從那時候起,開始有人鑽研藏書票的歷史,歐洲各國紛紛成立藏書票協會,出版各種藏書票期刊,收藏家們討論、交換的熱度就和集郵一樣普遍,還有人成立拍賣公司,定期舉辦拍賣活動。

 

台南大學美術系教授潘青林曾撰文介紹,目前國際最重要的藏書票組織應屬「國際藏書票聯盟」(FISAE),有超過 30 個國家的協會加入會員,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大會,讓全球的藏書票愛好者有個交流的平台,不僅能夠面對面交換書票,還能互相宣告各國藏書票展覽和競賽活動。

在台灣,從日據時期流傳下來的書籍檔案,就可能藏有這一張張的小小版畫,它乘載著橫跨世紀的記憶和信念:相信書本、相信閱讀、相信人與人思想交流的美好。

延伸閱讀:

【本週聚焦】愛書宣言,專屬的藏書標誌(二):設計個人藏書票前,你必須知道的密碼和故事 

#文化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