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台北詩歌節】循著詩性,找到生命的根源──專訪羅思容
詩歌透過音樂,彷彿能夠穿越一切藩籬、去除國界與語言的分野,直抵人心。羅思容不只以客家母語創作詩歌,透過閩南語、華語,也能夠有所抒發,而語言之外,音符與繪畫也是她用以表達「詩」的方法,只盼望將內生的、外在滋養的力量,透過不受拘束的形式傳達出來。
詩性始終在生活裡
對羅思容的印象,是在舞台上拿著吉他,輕聲吟唱關於母土的音樂,一股內生的力量將心給穩穩圍住。採訪開始前的攝影空檔,在屋頂上的她拿起吉他,本來只是拍照,但她很自然地就唱起了〈落水天〉,就像是頭頂天黑欲雨的午後。
中文系畢業的她,寫詩、也寫歌,在大學時代寫的是校園民歌,但因為戒嚴時期的審核機制,若是帶有批判性、過於灰色的內容便無法通過審核,因為無法迎合審核裡必須的陽光清新,羅思容很自然地就唱不下去,自此也沒有再碰音樂。直到 2002 年,四十歲的她,替父親詩人羅浪整理作品集,父親雖是以中文寫就,但她在閱讀的當下,很直覺地就用客語來朗誦、並且吟唱起父親的作品。
對於詩與歌的界線,她認為其實並不這麼絕對,傳統的作品裡歌與詩、詩和樂是不分的,是共生合體,就像是詩經、樂府、唐詩、宋詞,而白話文運動以來產生的現代詩,對於「韻」的要求逐漸鬆動,文字音韻不再是詩文裡重要的元素。
她以自身創作的詩為例,同樣是一句詩,〈凝視〉的「在玫瑰長第一根刺之前」就無法唱詠,但〈清晨〉的「在臉上塗抹一層灰燼」卻吟唱成一闋迷茫的生存之霧。因此在創作中,她並不刻意分別詩與歌,反而是關切:可不可能透過音聲,來呈現詩的質地?毋需語言,卻能透過音聲,詩依然存在。
「詩性、詩意始終在我的生活中,而在我的創作裡,我希望能夠飽滿地讓情感、語言、音聲、意境,全然地交融。」
長期以來,把客家文化植入作品的羅思容說:語言是歌的載體,語言也是承載文化、族系思維,以及情感表達、生命價值的符碼,羅思容期待,可以透過不同的語言透發出文化中最飽滿、獨特的質地。她不斷地透過語言,尋繹文化的光譜,也試圖對文化做深刻的反思。
她有個作品叫〈孤毛頭〉,孤毛頭在客語裡是「小毛頭、好小子」的意思,從小媽媽不時地這麼叫喚她,因此這個詞語對她來說十分深刻。對於恪守倫理規範的客家文化而言,要跳脫社會框架十分不易,但羅思容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完整的主體,需要相互尊重,因此她在歌詞裡寫下「麼介祖先麼介家訓,仰會重沉沉仔。麼介功成麼介名就,會畀捱踏到屎缸肚」(什麼祖先什麼家訓,為何沉甸甸,什麼功成什麼名就,會被我踢到糞坑裡),羅思容試圖重新使用孤毛頭的詞語與意象,重塑一個貼近時代、生命自主的狀態,讓母體文化打開另一種面向,為之注入一種新鮮的活力。
土地是孕生的母親
如同創作的根源,對羅思容而言,母語在她的前期創作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再往前回溯,她想探問的其實是:人的生命根源是什麼?萬事萬物皆有根源。她談起自己的母親,小時候對母親的印象其實並不好,處在傳統文化裡的母親很焦慮、缺乏溫暖,直到她自己成為母親,重新回看文化結構下的客家女性,她終於理解母親的內在有一套價值觀在支配她,究竟「是文化塑造了人,還是人決定了文化」羅思容思索著這樣的文化命題,也用行動尋找答案。
「我們有血緣的母親,也有文化的母親,大地、海洋也都是養育我們的母親,是自然的母親。」因此她認為,只要是具有孕生、滋養,並帶來新視野、啟迪力量,這就是「母親」的意義。在她跟女兒互動的關係中,「我發現我也可以成為我母親的母親,而我的女兒某些時候也像是我的母親,為我注入啟蒙與新生的力量。」
曾經有八年,羅思容與家人住在新店山區的三合院中,過著半農半創作的生活,種菜、種水果、養雞養鴨,同時進行創作。她體會到勞動其實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是一種流動的狀態,創作亦如是。從播種到發芽,到長成水果進入體內果腹,透過這樣的勞動所給予她的是一種尊重生命、回歸自然的體悟,而創作也跟播種一樣,在自然生發的狀態下,並不需要刻意地磨塑,就跟隨創作的種子萌生。「勞動給予我的不只是生產食物而已,而是觀照到生命如何生長、語言如何成形,作品跟生命體是渾然交融。」如同禪宗所說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無論是思想或身體的勞動,羅思容都以樸實的態度身體力行。
不只是詩歌,羅思容在 27 歲開始拿起畫筆,探索自我,同時也思考著:為什麼要畫、為什麼要寫?作品啟動的根源、力量究竟是什麼?透過不斷的探問,以創作實踐自己的提問。她閱讀並思考,關於形式、內涵以及文化底蘊,在她的作品中,有人說她的歌詞充滿視覺性,但在視覺的圖像裡也能夠感受到詩與聲音的質地。她認為,在面對創作,最核心的還是生命體本身,而生命體要透過何種媒材顯影,就交給未可知的創作當下。
「對我而言,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在支撐著,就是找尋一條穿越於傳統與當代之間的路徑。」從臺灣富饒的文化土壤裡滋養了許多音樂的可能性,來自於原住民、漢族、客 族,還有世界各國的民謠,羅思容透過不同的學習與對話,創生出豐盛的歌詠,而這也是羅思容飽滿的聲音力量以及生命情感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