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彩色電影的前世今生(一):開創彩色電影紀元的特藝彩色
經典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中由茱蒂.嘉蘭(Judy Garland)飾演的桃樂斯腳上穿的紅寶石色小紅鞋──那雙成為角色象徵的小紅鞋,其實在原著小說中,應該是銀色的。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電影透過鏡頭捕捉真實的色彩是相當理所當然的事,但回溯到一九三零年代,即便是好萊塢重金製作的大片,也很難在色彩上符合所有需求,達到人肉眼觀看的真實感。技術瞬息萬變,導演拍片也不得不配合技術的改變,因此像是桃樂斯的鞋這類電影中的道具,還得要能夠隨著彩色影片的技術而調整顏色設定。
彩色電影的初始與大眾認知的不太一樣,它雖然接續在黑白電影之後才慢慢發展出來,但它並不是初始便能如實展現全部的色彩,它也並非是很晚近的產物,《綠野仙蹤》雖然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彩色電影」之一,但是在它推出之前,早已有各種試圖創作出彩色影片的嘗試。1900 年,就在電影發明後不久,法國的 Pathé 公司開發了一種相當費力的上色方式──手工在每一小格底片上塗色。這種讓影片局部變彩色的方式,是拍攝過後事後加工的,而非在拍攝的當下便捕捉當時的色彩;總是創新實驗各種影像特效的法國魔術師暨電影創作人喬治˙梅里耶(Georges Méliès)的工作室,便聘雇了 21 位婦女以手工在底片影格上色,十來分鐘的短片或許還可應付,但是一旦片量增加,大概就只能如 Pathé 公司那樣,發展出雇用 400 位婦女手工上色的大型色彩加工廠。而另一種可能稍微省力一點的上色方式,則是將整個畫面染色──紅色或藍色,以凸顯影片當下的情緒調性(大概想像一下加了紅色或藍色濾鏡後會動的照片),1920 年代,有大約八九成的美國電影會局部上色。
二十世紀初期,人們對於彩色電影的技術嘗試是五花八門,各個技術公司無不希望能研發出如實呈現飽和色彩的彩色拍攝技術。1908 年,英國 Kinemacolor 公司的工程師研發出可以同步捕捉「雙色」的技術,使用特製的攝影機,透過紅、綠兩色濾色片套色在同一捲膠捲上,但是卻怎麼試都無法將藍色固定在同一膠捲上──所以早期由 Kinemacolor 拍攝的影片才會出現那種病態的綠色天空。因著 Kinemacolor 研發出來的拍攝技術需要特製的攝影機器,且拍攝效果不甚穩定,因此這種拍攝方式很快就被棄而不用了。
在為數眾多的彩色攝影技術中,最為人所知的無非是曾風行好萊塢的老牌沖印公司「特藝彩色」(Technicolor),雖然在一九三零年代之前,特藝彩色(Technicolor)尚未發展出它指標性的紅藍綠三原色「特藝三色技術」,然而這家由 Herbert T. Kalmus 成立於1915年的公司,在今年慶祝了創立一百週年。
特藝彩色從 Kinemacolor 的經驗中了解到,他們不能夠仰賴需要特製才能夠拍攝的攝影機,必須要能研發出可以標準化的拍攝方式,而這樣的理念也使得特藝色彩比起同樣發展於二、三零年代的其他彩色攝影技術公司── Prizmacolor、Cinecolor 和 Multicolor 要有企圖心得多。然而,二零年代的特藝彩色技術也只能採用紅、綠雙色,少了三原色的藍色,使得當時的彩色影片的色調偏向橘紅或是青綠色,原本應該湛藍的海水卻成了一片妖氣綠。
直到 1932 年,特藝彩色的技術人員發現了他們可以分別以紅、綠、藍三色濾色鏡將色彩分別捕捉在不同的膠捲上;同年,華特迪士尼便將這樣的新技術運用在動畫短片《花與樹》(Flowers and Trees)、《三隻小豬》(Three Little Pigs),片頭的彩色標題寫著「In Technicolor」,精美的色彩不僅讓影片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也將特藝彩色的三色系統推向了世界。
然而,要使用特藝彩色的技術並不是件簡單的事,首先特藝彩色要求,若要使用他們的色彩技術,就必須聘僱他們的人員操作攝影機、採用特藝色彩的妝髮,影片拍攝的時候,特藝色彩還會派人在現場監督,作「色彩諮詢服務」,而這監督的角色常是公司創辦人 Herbert 的老婆 Natalie Kalmus,據傳她在拍攝現場時常插手影片的色調,《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的服裝色調就是她愛管事的結果。
此外,特藝彩色的技術對演員在拍片現場的工作模式也帶來一些挑戰,比如為了清楚地捕捉到各個色彩細節,拍攝時必須打上足夠的燈光,這往往會使現場溫度高達攝氏三十六、七度,演員們揮汗如雨,妝花成一片;女演員克勞黛˙考爾白(Claudette Colbert)拍過一次特藝彩色的彩色電影後,便被拍片過程的襖熱給嚇到宣稱三十年內不願再接下任何彩色電影的演出。然而,由於觀眾對彩色電影的喜愛,使得即使拍攝彩色影片的平均成本要比拍攝黑白影片多上 15 萬美元、攝影器材要比黑白攝影重上四倍、現場打燈要亮上八倍,再困難的過程都必須被克服。
三零年代晚期,特藝彩色幾乎主導了好萊塢的彩色電影,無人能出其右,它們出品的彩色電影,顏色相當漂亮、飽和,深受觀眾喜愛,但是好萊塢的電影創作者相當討厭特藝彩色,不僅是它為拍攝過程帶來不少阻礙,更是因為它拍攝成本極高,且必須接受特藝彩色的監視。1935-36 年間,柯達公司極力研發可以標準化的拍攝技術,但他們研發出來的方式不僅難以操作,拍攝品質也不夠好。好萊塢需要的是易操作又擁有好的發行品質的彩色電影。
五零年代左右,美國政府要求獨佔市場的特藝彩色必須釋出部分的技術給一些獨立的小公司,但特藝彩色勢力龐大,平衡市場的效果極為有限,直到柯達的「伊士曼彩色」(Eastman Color),研發出塗有三層感光乳劑的底片,將三種顏色都合併在一捲膠捲上,且拍攝成本遠比特藝彩色便宜之後,才稍稍舒緩特藝彩色獨佔美國電影市場的情況。然而,早期的伊士曼彩色底片相當容易褪色,許多拍攝好的底片很快便戲劇性地失去顏色,無法挽救;儘管如此,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簡便好用的拍攝技術,因此吸引了許多電影工作者使用,而原本獨佔彩色攝影技術優勢的特藝彩色,就此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汰換陳舊笨重的器材,研發符合時代需求的技術,拓展個體消費者照片沖洗業務,便成了特藝彩色轉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