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倫樂隊:《大象席地而坐》裡,人類言不由衷的低鳴
在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中,花倫樂隊的〈大象〉以荒涼姿態埋伏於四小時苦悶日子的故事線中,整部電影從荒謬與無力感出發、清晨走到黃昏,為了尋找傳說中席地而坐的大象。《大象席地而坐》在第 55 屆金馬獎拿下了最佳劇情長片與最佳改編劇本(《大裂》)兩個獎項,如此片長,配樂調度與均衡的力道功不可沒。
《大象席地而坐》電影的全配樂由中國武漢器樂搖滾樂隊——花倫樂隊(Hualun)所創作。花倫樂隊成團於 2004 年冬,經歷團員的解散又重組,目前成員由吉他手丁茂、朱明康、Rubey,貝斯手王偉,鼓手馮俊華組成。自我定位為「一支具有偉大業餘感的搖滾樂隊」,團員朱明康曾在專訪中說過:「業餘感是一種狀態——保持原始衝動、不刻意雕飾,讓創作的動機自然發生。」他們擅長於用旋律表達內心的誠摯感情,旋律優美且有著高能量質感,被譽為「中國後搖滾浪潮先鋒」,這次在《大象席地而坐》中也以此探勘主角內在的風景變化、以旋律表徵高低起落。
在《大象席地而坐》預告片中分別有〈壞孩子的天空〉與〈大象〉兩段配樂,隨著吉他聲、禮拜讚美詩的人聲、手鼓聲的出現,悠悠地傳達這趟走向毀滅的旅程。團員朱明康也曾在金馬之夜分享對於電影配樂合作的想法:「這一部電影原聲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次探索和一次和導演的交流,我們在這部電影裡面找到了一些共鳴,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是非常愉快的,也對成品特別滿意。」
「人活著呀!是不會好的。會一直痛苦,一直痛苦,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一直痛苦。以為換了一個地方會好,好個屁呀!會在新的地方痛苦,明白嗎?」——《大象席地而坐》
如果說《大象席地而坐》是對生命的一次咆哮,那花倫樂隊的創作則是人類言不由衷的低鳴,一種痛苦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花倫樂隊在電影完成後才開始配樂,呼應著導演胡波的創作,形塑了一條沒有終止、不斷延續的聲音。
花倫樂隊曾在騰訊音樂人的訪問中對電影表明:「除了無數個垃圾時刻,生活中還有一些讓人嚮往的時刻,我們人生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故事之外,花倫樂隊留給音樂的是殘酷世界外的小小微光。1/11《大象席地而坐》將在台灣正式上映,去看看那頭滿洲里的大象,去聽聽那頭滿洲里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