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大路朝天》:拍出中國式特色的紀錄片

每週影評|《大路朝天》:拍出中國式特色的紀錄片

作者張硯拓
日期27.02.2017

曾經在去年入圍金馬獎的《大路朝天》,正隨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巡演全台中。片中的時空從 2010 年到 2013 年,四年的時間裡張贊波導演化名「張贊」,以不支薪不打卡,號稱要「體驗勞工生活」的方式,住進湖南省西部懷化市一個叫「中夥鋪村」的小鎮,一間向政府承包高速公路營造的建商宿舍。在那裡,他和工人與文官們一起作息,自承是城裡來的知識份子,想拍一部關於造橋的紀錄片。他沒有明說的是:他的記錄其實不是記錄(豐功偉業和艱辛),而是揭露(不公義與底層人權的被犧牲)。

拍了兩年之後,他開始把這一切寫成文字,以遠大於影像的細節綿密度,記下了這四年的人事物。在閱讀這本《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的過程,我一再驚訝於片中的人物們原來有這麼多額外的人味,那隻拿著攝影機的手原來體驗了這麼多生活的色彩。這也襯得《大路朝天》作為一部紀錄片,它的直白和不加修飾,態度的節制與不「敘事」,幾乎跟寫書者的人格判若兩人了。

但其實,這正是這一代中國獨立紀錄片的風格吧。因為面世的時間點極近,《大路朝天》當然讓我想起前一年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兩者都如上面所說,幾乎沒有脈絡設計的痕跡,就只是「拍」,拍到什麼有什麼。但正因為那個「什麼」本身太精采,已經有著完整的自成一體的矛盾和辯證,所以拍攝者可以把觀點抽離,或說是拉遠,不必費力去呈現給觀眾。《大同》的耿市長強勢的個人風格與政績,擺在整個環境如舞台,及市民們像鄰演一樣隨他起舞,導演周浩只要好好貼近,所得的素材自然能帶來思辨。同理,《大路朝天》的營造商及過程裡裡外外的大小衝突,張力和轉機,根本是上天安排的戲劇劇本。

修整公路這樣的大政策,以發展和速度為一切進步的想像,為此所有路上的阻礙都要被清除,管你是千年古寺,或磚瓦民房,或餵飽一家的魚塘,甚至是宗祠古墳等等,通通說挖就挖,說拆就拆,說搬就搬。當然這主題我們也不陌生了,前兩年杜海濱導演的《少年小趙》才見證過這樣的巨變,可以帶給新中國的少年怎樣的啟蒙,但《大路朝天》如此近乎寓言地以「路」為主角,為主要的視角來源,看這過程裡所有被傷害的,被逼走的,被背棄的,或插一隻手進來攪和撈油水的……通通有,幾乎成了一個生態系了。只是這生態系不是綠色的封閉系統,而是掛載在一個特定時空政商環境之外、難堪又不意外的毒瘤。

這瘤裡所有的貪污,壓榨,鬥爭和逢場作戲,都最終成就一串數字:「世界高速公路擁有量排名中,中國是印度的 371 倍,整個英國不及一個陝西省」;以及背後黑暗的真相:「從 2008 到 2012 年,中國境內垮了 37 座橋。」拼成長,拼表象,在這過程裡賠上土地正義和勞工權益,這也就算了,最後得到的成品甚至是工安的不定時炸彈。

這同時,片中拍下的資本家與勞工間的對立,那積欠工資後還理直氣壯地叫罵:「上面沒給我錢,我是要怎麼給你們?你這根本是無理取鬧嘛!」則是全世界都一樣的邏輯。這段是發生在某一次鑿井一個多月之後,卻發生了坍塌,被迫停工的工人們眼看工期又要拉長,薪水卻從未領到,憤而前往找領班理論。最後的結果是:對方只願意付讓所有工人回鄉的車資,而那帶頭「鬧事」的人拿到那根本不足工資十分之一的現金後,瞬間變得好像自己理虧的神情,我看得真是印象太深刻。太能夠理解那是中華文化傳統滲入了骨髓。

而拍下這一切的背後,也正如《大同》,是靠不可思議的耐心融入和長時間的蹲點。初看《大路朝天》,驚訝於片中廠商、官方、督導們對導演的「不設防」,究竟怎麼能得到允許拍下這些?那些送紅包,或激烈的陳情和哭嚎,或會議中辱罵下屬,或(上一段所說)激烈爭吵之後把鈔票丟在桌上說:「這點錢我才不希罕!」的輕蔑和激動,都被拍進去了。這讓觀眾如我忍不住想:這是多麼高技巧的偷拍和藏拍啊?

沒想到讀了書,才知道根本沒有藏,才發現那背後的用心出乎意料。隨著時間拉長,「張贊」得到的接納和信任,以及公司幹部對他的存在意義之「搞不清楚」,甚至會在和村民衝突的現場,要他「快來拍下來當作證據」。根本錯以為他是公權力的延伸。連在紀錄片裡最接近「反派」的孟經理都曾在前往和官員會面的路上,要他一起去偷拍,一旦對方承認自己曾目睹某場兇案,就能在雙方的鬥法中派上用場了——換言之,他是徹底被當做「自己人」了。

這樣的被拍攝者,一如耿市長,與其說他們愚蠢或天真,不如說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壓根就沒有國家/經濟發展應該以不妨礙基本人權為前提的概念。嘴裡說著「這土地都是國家的」、「連你這個人也是共產黨的」,卻有著最資本家的嘴臉,不把員工和底層階級的人當人,只視為一個個交易的對手,或貪得無厭的愛財奴。

而這是一部名符其實的中國「公路電影」。整個故事所呈現的真相,更完全是片中一再出現的形容詞:具有中國式的特色。大路朝天雖然各走一邊,但最後通往的危機潛伏,可是比井還深,比路還遠啊!

 

【張硯拓】
影評人,1982年次,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粉絲頁十年,著有電影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信仰:「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

#大路朝天 #張贊波 #大同 #每週影評 #TIDF #紀錄片 #金馬獎 #時光之硯 #張硯拓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硯拓
圖片提供TIDF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