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海邊的曼徹斯特》:瀕臨破碎的痂
我在大年初一看《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信義威秀的中型影廳竟然完全坐滿,在我隔壁的很明顯是一家四口,二十幾歲的兒子帶爸爸媽媽來看電影,讓我在兩個半小時的長片散場之際,忍不住好奇:這樣一個緩駛的,色調不亮的,抒情的語彙節制但有巨大的傷痛在底下的故事,對在場這麼多「長輩」而言,是不容易入口呢?還是其實打到了漫漫人生的深處?
作為本年度獎季的三大領跑者之一,《海邊的曼徹斯特》從去年的日舞影展面世至今,剛好滿一年了。而我長久以來讀到的所有盛讚,都圍繞在演員的演出,以及故事的鋪陳上。我們從一開場,就看到凱西艾佛列克飾演的主角李,他話不多,脾氣稱不上暴躁但是陰沈,對什麼都不特別有興趣,似乎就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或根本沒有「活著」的氣息。接著他接到一通電話,得知哥哥驟逝,我們才從這裡,逐漸開始明白他的性格有其成因。
哥哥把獨子託付給他,但是李說什麼都無法/都不敢接下這任務。他和姪子派屈克之間,有著自幼就培養的親密,所以問題不在距離或不熟悉,而是其他不能言說的什麼。李為了處理這事,請假回曼徹斯特一陣子,但不只這個小小漁村的眾人對他指指點點,連僅有的少少人際接觸,他都不愛搭理。這同時,對於正值青春期的姪子的校外生活:樂團,校隊,混亂的愛情,他扮演的角色比較像夥伴,既不是開導者,也不是管教者。
而《海邊的曼徹斯特》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有趣地和上個月的《顛父人生》相對應,兩部片都很長,都以不商業的口吻慢慢拼湊一張寫實的人際圖,後者說的是非典型的父女情,前者則是道出某種形式的父子情。這兩部片也都讓我們看到了:對一個內心有痛,或空虛有缺口的主人翁而言,俗世人際的來往分寸,是多麼無足輕重。
然而《顛父人生》畢竟是個怪咖父親想要「修復」女兒的故事。在這裡,真正有傷口的主角李,面對哥哥(顯然要讓他的人生重新有目標)的大膽安排,並無法按照一般商業片的邏輯,獲得救贖。
整部片的核心就在這裡。在於李的難以面對痛楚。是他曾經的疏忽,讓生命中一切的美好都逝去了,那是幾乎無從復原起的。而凱西艾佛列克演出那樣的「空」,那樣的不在乎和內在的失重,讓他看起來像是冷酷,實則是無助。只有在面對姪子的某幾場戲中透露出一點開懷。這樣的空無,更被其他的角色襯托,包括哥哥喬和好友喬治在過去/現在各自的溫暖,包括派屈克的看似成熟其實有點無頭蒼蠅的青春思緒,包括他對派屈克的媽媽(一個曾經荒唐的酒鬼)近乎苛求的不信任——這最後一點,很顯然是自我厭惡的投射吧。
全片最精彩的一場戲,則是凱西艾佛列克和蜜雪兒威廉斯這對前夫妻,在山坡上的街道巧遇,短短幾分鐘,瀕臨碎裂的結痂和一閃即逝的救贖可能,意欲衝破又無法的,重新連結又斷裂的,這麼多細瑣的星芒在幾句話裡,被帶過了。那是李的脆弱自我最接近水面的一幕,可惜還是壓了下去。而威廉斯的這場表演,讓即使熟悉她所有演出的我也重新讚嘆了一次,如果她要重演茱蒂丹契的歷史,以這麼少的戲份拿下最佳女配角,這短短幾分鐘注定要成為經典的戲,已是充分的理由。
最後回頭說,這整部片的氣質當然來自導演肯尼斯洛納根,包括他自己寫的深刻劇本,叔姪之間時而逗趣時而尖銳的對話,還有拍攝當下採用的無聲無息的長鏡頭,及許多節制的中景遠景。看片的時候,我稍微覺得配樂多了,尤其本片的音樂都是現成曲目,不免有音樂的複雜性大於情境的干擾。但整體而言,這仍是一部氣味舒適,內裡暗潮洶湧的誠懇的獨立電影。
有些傷痛無法面對,有的傷口永遠不能癒合,然而即使救贖不了自己,仍可以有力氣對別人付出。《海邊的曼徹斯特》不適合過年,又其實很適合,所有生命的創痛、憤怒和不諒解,最後都會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而有些連結斬不斷,即使會變成羈絆,也許有一天會在失去方向的時候,拉住我們。
【張硯拓】
影評人,1982 年次,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粉絲頁十年,著有電影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信仰:「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