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腸腸搞轟趴》:大亨堡的前世今生
在這個專欄寫這部片,不曉得會不會跌破誰的眼鏡或害誰砸破螢幕?這樣一部 F 字滿天飛,小頭取代大頭到根本主角是根熱狗,衛道不宜恐同不宜兒童更不宜的電影,卻帶給我好開心的一個半小時。《腸腸搞轟趴》(Sausage Party)在全球上映是今年八月,台灣一直憋到年底這檔期,想必片商對票房的可能性很疑慮吧?而我不怪他們。這部片雖然好笑,創意強悍又大開大闔,但鎖定的是相當程度的電影迷,以及對美式諷刺喜劇有概念的觀眾。當然,還有前面說的未成年不宜——結果看到它開出中型片的上映規模,我真的是佩服!
這是一部號稱要用皮克斯的類型質感,來玩成人笑點的動畫片。所謂「成人」不只有腥羶色,還有大開種族、性別,甚至(在美國社會相對是禁忌的)宗教和信仰的玩笑,故事的創意設定是:如果超市裡所有商品,其實都有靈魂,會發生什麼事?他們跟人類的關係會變怎樣?他們又怎麼看待自己被(不知道他們有感覺、有想法的)人類當作食物、用品的命運?
這根本是《玩具總動員》的變體。但不同於玩具被人類「玩」,好孩子善待它們,只有壞孩子才亂拉亂扯,等到有一天長大了不想玩了,比較不念舊的才會把玩具丟掉⋯⋯《腸腸搞轟趴》裡的主要角色都是食物,所以根本只有一個下場,就是被吃掉。這裡沒有什麼慈悲與否的空間,或出發點善惡的差別。
片中,超市架上的食物從出生(?)就被灌輸一個假象:你們總有一天會被神明(人類)選中,前往一個美好的應許之地。所有人被蒙在鼓裡,絲毫不知出了店門上了車,回到「神明」家裡,最後會在廚房被大卸八塊,煎煮炒炸或直接生吃咬碎——噢我忘了還有微波輻射致死這招。說到這,我突然想到這其實和《絕地再生》有點像,然後呢?當主角注定要成為那得知真相的唯一一個,他能帶來什麼改變?
過程中,正如前面說的,有很多其他的笑點梗。這是一部對電影很有愛的電影,所以有一堆經典片致敬,從《魔鬼終結者二》到《復仇者聯盟》到《絕命終結站》,甚至還有個伍迪艾倫的超強模仿演出,讓人從頭讚嘆到尾,而且你絕對猜不到配音的是誰!這部片也碰觸一堆議題,從歷史文化(一個跟果汁/Juice 有關的諧音是超級高招),種族衝突(貝果與中東麵餅與他們互相佔領的貨架),性別差異(男女吵架的經典結構),LGBT(一個美艷的拉子塔可餅!),甚至還有原住民形象,宗教潔身辯證,某天才科學家客串⋯⋯
二十幾年前,我們有《獅子王》,那麼小心翼翼地講著「circle of life」,生生死死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肉身化成其他生命的能量;二十多年後,《腸腸搞轟趴》卻毫無保留地道出:在食物眼中,人類只可能是惡魔。面對這個設定,這故事最後並沒有,也其實無從幫這樣的關係找出什麼新「藉口」。那麼往外拉,這或許可以帶出素食或葷食的討論?但那也非這部片在意的。看到最後其實會發現,雖然有上述那一堆議題元素,但賽斯羅根(Seth Rogen)自己發想,也參與主創,和他的狐群狗黨們拍出這部片的初衷,真的就是為了「好玩」。議題的點綴只是要讓笑點更聰明,為其中的問題尋找答案?這不是他們的目的。
到了結尾,《腸腸搞轟趴》讓人一方面目瞪口呆,一方面更想哈哈嘲笑:你們果然也想不出其他硬凹啊!但同時又得承認:這真的是笑很爽的一部片。雖然我不想洩漏太多,總之最後的最後,還有個後設小反轉以表達「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人類娛樂而存在的」,這其實是編劇們承認「我們掰不下去了啦」的脫殼之計吧。
反正,重點是,開心最重要。大鬧一場,大幹一場,所有人都玩得很樂,我幾乎可以看到在背後配音的賽斯羅根、喬納希爾(Jonah Hill)、麥可希拉(Michael Cera)、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等等一群哥兒們,笑得東倒西歪的樣子。片子前段有一幕,是模擬戰場上飛沙走石、色調昏茫,連聽覺都耳鳴的景況,一堆傷兵四處在哀嚎,那一幕有夠亂來,但又真的有模有樣。看到終於有人用動畫片幻想的角色拍出若是真人,會超血腥的鏡頭,又不會讓人不舒服,突然想問:為何沒有早點有這種電影?又笨又張狂,笨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管他是熱狗還是香腸,總之讚了啦!
【張硯拓】
1982 年次,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產品企劃師,現嘗試寫作。經營部落格【時光之硯】多年,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信仰:「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