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的無聲勝有聲:《大藝術家》
曾經,那座架著 HOLLYWOOD 字樣的山腳下, 明星們豔麗的妝容 、繽紛的服裝、性感的嗓子,在銀幕裡都只剩黑白的色調以及交響樂的聲音。對於現今這聲光效果浮誇且氾濫的時代而言,那年頭的電影有著簡單樸素的美麗,是件放在博物館的藝術品,而法國導演 Michel Hazanavicius 藝術品推到現代戲院,在現代人的眼前重現了當年無聲電影的低調奢華。
《大藝術家》(The Artist)講述了一場發生在 1920 - 1930 年代好萊塢的愛情故事。George Valentin(Jean Dujardin 飾)是那時當紅的默片影星,在其新片首映會上邂逅了女影迷 Peppy Miller(Bérénice Bejo 飾)。Peppy 為了想多接近心儀的 George 而下決心踏進演藝圈,從不起眼的路人甲慢慢一步步爬上女主角的位置,George 也同樣喜歡著這麼一位開朗積極的女孩,幾次的偶然相遇都讓他移不開視線。然而時代與科技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有聲電影的出現以及經濟大蕭條之下,兩人的命運被迫重新譜寫。
或許有不少人會跟筆者一樣,覺得《大藝術家》跟 1952 年的經典片《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很像,但又有些不同。雖然兩者都在敘述無聲電影過度到有聲電影時代的故事,可《萬花嬉春》是以彩色有聲的角度回過頭去看,而《大藝術家》則是在黑白無聲的世界觸摸到聲音的浪潮。《大藝術家》中 George Valentin 固執自傲地覺得有聲電影是個鬧劇,觀眾們喜歡看到的是他,只要有他在,無聲電影依舊會成功。
實際上在歷史中的當年,有不少人都抱持著像男主角那樣的想法。自 1923 年第一部有聲電影在紐約上映後,許多大片廠其實並不看好這塊市場,畢竟在尚未拿捏到觀眾口味之前,任何投資都是危險的;像華納兄弟的電影公司在當年可說是奇葩了,因為他們在 1927 年大膽地將全部財產賭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上,而這部史上首個有唱歌、對白、聲效的故事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熱烈回應。
其實嚴格來說,《大藝術家》 並不完全是部默片,它除了有著豐富的音樂配樂外,電影中會巧妙地運用「聲音」來描述 George Valentin 與有聲電影的衝突,甚至片末的一句經典對白,也是有發出「聲音」的。導演雖然是以傳統無聲電影的方式在說故事,但並不會墨守成規地拒絕一切現代影音技巧。整部電影裡,導演不斷地強調著「有聲」與「無聲」的對立,藉著「無法說話」去表現出默片對於「說話」的恐懼,甚至藉著「有聲響」畫龍點睛地呈現「被消音」的荒謬。
筆者喜歡《大藝術家》 的原因除了它懷舊的拍攝手法代表著對電影史的敬意外,故事中許許多多細膩的情節也是引人入勝的。其中有一幕 Peppy Miller 趁 George Valentin 不在的時候闖進他的休息室,看見懸掛在架上的西裝外套,忍不住伸手套進袖子裡,和自己演一場一飾兩角的纏綿擁抱,這時候背景牆上的海報正是 “The Thief of Her Heart” 。此外, George 親手用眉筆在 Peppy 的嘴角點上一枚痣,這樣的舉動瞬間讓筆者憶起張愛玲那句「胸口上的一顆硃砂痣」,浪漫得叫人心醉,不少觀眾也在當下發出感歎的聲音。
在這個什麼都可以製作成 3D 電影的年代,如果你總覺得每次看完一個多小時的絢麗過後,常會誤以為自己剛剛看的其實是場科技展,那麼請你務必要去看 《大藝術家》,你會發現黑白無聲的世界反而讓事情變得清晰,情感變得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