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餐桌|原味】廖克發 ╳ 傅榆 ╳ 陳潔瑤:每一部紀錄片的身世,都是人
五月份,將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首映的大型紀錄短片企劃「時光台灣」,由公共電視與國家電影中心聯合製作,邀請 14 位導演使用典藏檔案影像創作出 13 部短片,細觀名單,除了發現創作者分散在五、六、七、八年級之外,各別關注的面向和作品特色亦很鮮明;當中陳潔瑤、廖克發、傅榆三位正好坐落年齡中間段,而要找出他們之間最明確的交集,「族群身分」是重要關鍵字。
陳潔瑤:紀錄片必須深耕、才會開花
泰雅族導演陳潔瑤,2011 年起接連以兩部原住民觀點的劇情片《不一樣的月光》、《只要我長大》嶄露頭角。從小不在部落而是都市成長,過去拍片生涯也是從電影劇組開始,一直到進入原住民族電視台,才為她帶來兩個新契機,一是對原民議題的覺知,二是開始接觸紀錄類影片,「在電視台要拍很多紀錄報導、行腳節目,四到五天要講一則人物故事,之前跟片拍的都是戲劇,所以做了一兩次之後才慢慢抓到方法。」就她目前為止的經驗,無論任何類型的拍攝、鏡頭前是演員或是素人,一定得讓他們懷有認同感,如果遇到不信任她的人,她也會尷尬放不開。
「時光台灣」企劃中,她的《32 公里 ~ 六十年》是七年前抱著回饋族人的心情,回鄉拍攝南澳部落的尋根行動,與她另一部八月上映的紀錄長片《漂流遇見你》相同,都是受際遇機緣促成;她坦言自己對「做好紀錄片」定義非常嚴苛,這觀念來自大學時期,系上李泳泉老師介紹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令她認定紀錄片必須真正生根、花大量時間去琢磨,拍出來才夠豐厚,因此,正準備下一部劇情片的她,同時還有記錄部落師生的長期計劃並行著,就是為了親身驗證拍攝時間的長短,到底會不會影響她給自己作品打的分數。
廖克發:紀錄片的存在,是為了找出不同聲音
馬來西亞籍的廖克發,27 歲時辭掉工作來台就讀台藝大電影系,和陳潔瑤一樣,劇情片也是他從事電影創作的初心,開始接觸紀錄片的理由則很現實──工作機會多,故紀錄片攝影師成了他創作之餘常接的活;至今產出過多部劇情短片的他,2016 年首部正式上映的作品卻又是紀錄片《不即不離》,而該片的起點,其實是他為醞釀多年的劇情片《波羅蜜的愛》做了許多田野調查,隨著蒐集的素材愈來愈多,才決定將之剪輯成短、長版本,片中因講述祖父身為馬來西亞共產黨的過去,毫無懸念在馬國被禁,然後,這樁事件又連帶驅動他為「時光台灣」製作的《螢火》。
「劇情片的訓練是去想像角色和故事;紀錄片是真的見到一個人、對他當下的情感有所反應,你怎麼應對,會直接決定你拍到什麼,那個直接的感覺讓我更喜歡。」拍紀錄片的挫折感和成就感,在他看來是一體兩面,尤其馬來西亞是多種族國家,作品得對背景經歷迥異的觀眾說話,要找到觀點間的平衡非常困難,但也非常值得挑戰,因為紀錄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嘗試找出不同的聲音。
傅榆,拍一個過去被遺忘的自己
來自台灣外省家庭的傅榆,是三位中血統最純正的──別誤會,是指從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一路都拍紀錄片的這回事。她謙稱自己沒那麼有創意,所以較有興趣把真實世界的素材編排組合,「紀錄片之父 John Grierson 說,紀錄片是對真實做創造性的處理,我覺得很符合我的想法,而且我個性內向害羞,拍紀錄片能幫助我用攝影機去認識世界。」
幾乎都是自導自剪的她,每當把零散的素材組合出一個樣子,便會倍感成就,反之在等待回饋意見的時候,又像在眾人面前裸體一般脆弱;接到「時光台灣」邀約時,她正陷入新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創作焦慮,但仍想趁此機會介紹自己的出身,讓這部《不曾消失的台灣省》與進行中的紀錄長片產生連結,「到國影中心看了台語老片,但我從小不會講台語,加上以前被同學用台語嘲笑,所以對台語有恐懼感,同時我發現修復片單中有一大批被冷落的檔案,是宋楚瑜任省長期間的下鄉報導,我突然覺得那些影片好像被認為是沒價值、受人嘲笑的,我的感覺很複雜,好像被笑的是以前的我。」觸動她的兩點因素──台語片因推行國語政策而逐漸沒落,與省長下鄉,終歸都和省政府有關,這讓她決意爬梳自己的身分背景,釐清自己對融入主流群體、獲得安全感跟歸屬感的渴望。
「生而為人」和「成為人」是兩回事
相對於傅榆的自我觀察與自我投射傾向,在劇情片體系中養成的陳潔瑤和廖克發,則是熱衷觀察世間人物,因為喜歡某個人、某群人,所以找機會去拍攝、記錄對方。
「我的兩部劇情片被大家說很像紀錄片,可是也沒什麼不好,表示 setting 得很真實。拍劇情片我什麼都可以妥協,只有對演員不行,我會經過很多觀察,他會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這些是不是可以融入到故事裡?這個過程跟拍紀錄片的觀察是一樣的。」陳潔瑤認為拍紀錄片就像做實驗,需要用不同變項與方法去驗證原先的推論;廖克發同意這個說法,他也把所有注意力擺在被攝者身上,「我們習慣用議題去看人,但人是很複雜的,身上交會了很多議題,如果有能力去面對這些,才是拍片的意義,拍紀錄片是我成為人的過程,因為『生而為人』和『成為人』,是兩回事。」他分享一首讀過的詩,述說每個人只有半副靈魂,必須經過修煉才能完整;他相信紀錄片可以幫助創作者進入這個狀態,讓拍攝的角色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身分,唯有能力這樣對待人的時候,才會成為真正的人。
另一方面,在媒體渠道量創新高、器材門檻創新低的現在,影像片型的分野,或者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還有明確的界線嗎?
依據現場狀態機動改劇本、讓演員感覺不到自己在演等等,用這些紀錄片手法拍攝劇情片早已屢見不鮮,「創作者不該一開始就決定要拍劇情或紀錄片,但要想怎麼讓觀眾喜歡與接受你要說的故事;有時沒拍到的畫面反而會留在你心裡,影響你認識自己創作的中心思想、剪接時怎麼處理,總之要對你接觸的人和拍攝的方法很誠懇。」對廖克發來說,並非每部片都要完成,如果對方覺得不舒服,或認為應該結束了,這部片就不應該拍完,也許可以放個幾年,等大家更成熟時再回頭看,當然,那是最理想的狀態。
電影審查與政治正確:什麼是有價值的電影?
儘管近年台灣劇情片產出狀況堪憂,紀錄片卻可說是持續蓬勃發展,入行二十年的陳潔瑤親身體驗到片量的明顯增長,只是在法國電影院看過千奇百怪題材的紀錄片後,反觀台灣,能正式發行上片的紀錄片還是不夠多,種類也略為單一。傅榆曾拍攝在台陸生從事社會運動的《我在台灣,我正青春》,因而意識到創作者的自我審查,「我們很自由,但也有我們的悲哀,既然和中國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就應該去正視這樣的處境。」不只對外,對內亦然,不具某種政治正確性的片子,在台灣似乎不容易受到關注,她指的是自己參與製作,沈可尚導演的《幸福定格》,目前尚未有機會在影展或影院放映,該片探討婚姻關係,她推論即使片子有藝術性,但若不貼近流行議題、不做批判,便難以被觀眾看見,在這種評判標準下,恐會錯過許多有價值的影片。
廖克發則不意外地提及政府審查問題,「我很羨慕台灣紀錄片產量多、各種題材都有人碰,而且完全沒有禁播和刪減的條規;馬來西亞的紀錄類影像只有電視報導專題,導致觀眾沒有分別影像真假的能力,看到的永遠只有新聞或非常誇張的劇情片。」但他也有和陳、傅兩位相同的擔憂:為了迅速吸睛,媒體總要用大眾化、標籤化的議題來包裝紀錄片,這是否牴觸了紀錄片為多元發聲的本質?
有土地,才有人
回到三人在「時光台灣」的新作,其實承襲了他們一貫關注的主題,自稱政治狂熱者的傅榆,的確就以舊時兩項政策做為《不曾消失的台灣省》的切入點,「我在前一兩年曾經非常低潮,好像拍不下去了,但是做完『時光台灣』跟長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後有了新的體悟,發現我為了被理解,或去理解更多不懂的事情,是可以去做些什麼的,我相信我還沒有做完,所以會繼續這條路。」
陳潔瑤近年深耕著部落文化的教育傳承,主因是拍完《只要我長大》後,觸發她更細膩地去理解青少年議題,短片《32 公里 ~ 六十年》使用七年前部落青少年尋根行動的影像,片中領路的耆老阿公雖然在拍攝《32》時正好住進醫院,但陳潔瑤記得當時下山前,阿公回頭再看了一眼部落舊址,並向它揮手,「我今天早上還在剪去年上山的片子,只要看到大家站在土地上對祖先說話,就會覺得『這就是泰雅族!』雖然面對的是一片荒蕪,可是我們跟土地的關係很親密,有土地才有阿公,才有我們,儘管我沒有在那裡生長,那樣的情感仍會召喚我。」
廖克發來自種族多元國家,作品常見他對人本的探究、對平等的嚮往,亦描繪跨越族群階級的愛,他在《螢火》中選取的老影像,是五〇年代台灣政府號召僑生來台,「他們興高采烈地來,也被熱烈歡迎,那個年代的年輕人雖然很多事不懂,可是積極參與社會,當年馬來西亞學生要到台灣或中國,英殖民政府就會警告他們那裡生活很慘,但他們還是要去建設新中國,有些人心中的新中國是台灣。」如今,多元祖國的現象仍存在現代馬來西亞人的身上,廖克發希望一步步深入挖掘族群間的情感,接下來或將標的轉向自身的馬來血統,嘗試述說馬來人的故事。
這次 BIOS Monthly 電影餐桌邀請三位導演以紀錄片出發、尋根身世。也將在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公視合作的時光台灣特映場放映對談,邀請你參與【電影餐桌|原味】紀錄片與手沖放映對談,週日午后,與廖克發、傅榆、《32 公里 ~ 六十年》的製片陳芃伶一同愜意品味單品、並深入紀錄片的拍攝過程。
【單品選品】紀錄片的風味:等待、人、理解
現場也能品味真書軒選品的三款咖啡,根據導演對其紀錄片的關鍵字選豆:
給《不曾消失的台灣省》:耶加雪菲
導演給紀錄的關鍵字是「理解與溝通」,就像耶加雪菲的溫和,有內向溫和、觀察者的特質,並且相對沈靜,帶著淡淡的花家香氣。
給《螢火》:西達摩
呼應導演的關鍵字「人」,西達摩是一款氣味深刻的豆子,聞起來帶有酒香的強烈特質,但喝起來卻微酸地意外順口,就像人有多種面向,擁有不同層次與多種風味。
給《32公里 ~ 六十年》:薩爾瓦多溫泉
「等待」是導演對紀錄片的觀點。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火山的土壤滋養豆子,經過多道水洗工序,一層一層溫泉水往往階梯落下,高低差造就溫度落差,如同「等待」,豆子也因此帶有極致溫順的氣息。
【電影餐桌|原味】紀錄片與手沖放映對談:廖克發 ╳ 傅榆 ╳ 陳芃伶
時間:5/20(日)15:30~18:05
地點:真書軒
活動協力: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公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