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克里特島——評羅智信《地板項目》
小說《年輕藝術家的畫像》中有段對於藝術討論的對話,討論語言習得與認識層次上的落差。小說中主角對於本.瓊森性格的同學懷有著不滿地說:「我們兩個人剛才談話所使用的語言原來是他使用過,後來才變成我的語言。像家、基督、麥酒、主人這些只會從他嘴裡說出來的,和從我嘴裡說出來的是多麼不相同啊!我在說這些詞語的時候可能不會感到精神上的任何不安,他的語言對我是那樣的熟悉又是那樣的生疏,對我而言它永遠只能是一種後天學來的語言。那些字不是我創造的,我也不能接受。我的聲音拒絕說出這些字,我的靈魂對他這種語言的陰森含義感到不安。」這一段討論語言溝通中壓抑個人性格,而詞語在溝通中流失了個人經驗的細節構成了語言的全體。將年輕藝術家的畫像改寫為年輕雕塑家的畫像,則是羅智信《地板項目》(Slide, don’t Slip)展覽中的新作品。
從藝術集合的全體到作品的過程之中,《地板項目》在以現成物為創作素材的羅智信手中,現成物的「現成」,是這個展覽的核心。現成,如何浮現出已製物的面貌是《Foam to Form》試圖透過用石膏來複製保麗龍的手法。在這裡,羅智信將以往藝術再現論的議題重新拉回了「現成物」的討論。透過金屬支架、木頭與保麗龍似的石膏,觀眾被拉進了媒材結合所產生的張力之中──這是一階觀察,直接對原本現成物的觀察產生了它純粹材質組合的美學效果。而從「形式到形式」而不是「形式與形式」的結合,則存在於二階觀察之中。從石膏翻製保麗龍材質的視覺經驗中,《Foam to Form》產生了現成物中「現成」的重探。假若現成物為假,作為組合成分的虛構性質,與其表達的整體關係又是什麼?在這裡,羅智信的《Foam to Form》恰似一種意向行為(Illocutionary Act)的方式(編按:請參考語言行動理論 Speech Act Theory),或者說透過虛構的手法來重探現成物是否也存在「真值」(truth value)。在這個展覽中,塑膠蛋和真的蛋殼、真的瑪瑙和仿製的假大理石重新思考了現成物的可能。
《Foam to Form》這組作品曾經在高雄美術館展出,隨後《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的作品也帶著類似的創作概念。在這裡,塑料本身也被當成了現成物,但也不是現成物,因為它是橡膠混合對於黏土的替代品。哲學家弗雷格(Frege)對於「真值」這樣的概念事實上指的是「句子對於其要指涉的對象(reference)所承擔的必然邏輯狀態,也就是說句子的真實情況和指涉對象的真實情況一致。」在這個展覽中,雖然羅智信導入雕塑的脈絡作為《地板項目》的一條主軸,但以「Slide, don’t Slip」為英文展名,slip 另代表著錯誤與犯錯,暗示著展覽中現成物虛構的層次。這個由現成物打開的藝術空間,也因此在《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重新讓亞里斯多德的模子、理型與現成物以羅智信的方式被拉到同一個思想平面上。
在展場中,《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將觀眾拉進了雕塑工作室的空間意象,在入口處,放置幾乎呈現立方體的黏土堆雕塑。在透明塑膠布上,整個關於雕塑家的創作過程,製造─模擬真實的過程,被挪置到畫廊空間之中。1920 年杜象工作室開工的第五年,杜象和曼瑞(Man Ray)發現了工作室被遺忘的大玻璃上積滿灰塵。昏暗的室內,蒙塵的玻璃在兩人眼下閃現出神秘的美感,於是就決定將它拍攝下來。這個作品透過曼瑞,將光圈調到最小曝光了一個午餐的時間,待曼瑞與杜象回來的時候完成。在《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像是黏土塗抹的塑膠布,連接了杜象現成物的藝術史,重新講述何以這些塗抹的痕跡可以成為藝術作品。同時,如果現成物可以出現模擬的概念,反而正是這種創作過程中對於原件、寄生在創作過程中的概念所致。現成物透過終結所有物的生產關係抹除背後的脈絡,重新組合的過程中,現成物不再直接投射於一個真實世界的模仿關係。就如同小說的虛構話語必須投射於世界的日常語言,作為真實的一種延伸,在這裡,任何羅智信現成物創作的模擬,也被框限於現成物的邏輯。《地板項目》可以說是透過「現成物的模仿」這種矛盾修辭,以其虛構手法框限了現成物藝術的邊界,觀眾也得以走進小說與藝術之間的曖昧關係。
而其雕像也重新回望了 2009 年,羅智信的「胸像系列」作品。曾經在訪談中,在 2009 年至 2010 年之間,羅智信對胸像系列的作品談到了:「我的確在嘗試另外一條路徑的創作模式,這些作品和錯視、誤讀或是某些機緣巧合之下所造成的意外結果有關。 物件因為組合而產生的趣味與質變至今還是我研究的主題之一,但裡頭有些創作方法現在看起來幾乎已經不用了,例如企圖用蠻力將某個物件變成另外一個物件,後來發現那樣成果往往看起來太過費力而顯得沈滯,我還是喜歡物件幾乎如同我們日常所熟悉的樣子,這樣觀者才能感受到它們其中所並存的熟悉與陌生,也是這種微妙的心理牴觸形成了作品的張力。」五年後,無論是《Foam to Form》或是《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我們都可以觀察到這個概念的再次浮現。
小說《年輕藝術家的畫像》語言不是使用者發明的疑問,一如現成物在羅智信《一個青年雕塑家的畫像》中的關係,我們彷彿可以再次聽到:「那些字不是我創造的,我也不能接受。」這一次從藝術語彙的表層出現了缺口,羅智信滑進了構成物件的更深處,形式的真與假,雕塑慾望物與主體之界線,讓我們走進了迪達勒斯(Daedalus)的寓言,物的生與死,在太陽作為視覺中心的隱喻出現了。韋爾施(Wolfgang Welsch)過往對現成物藝術說過「在手性」(Vorhanden)的說法,在《地板運動》這個展覽也起了一點變化,有時現成物也是上手的(Zuhanden),是關於藝術家欲望的真實以及毀滅的敘事,假的現成物讓句法開始生成,讓雕塑朝向生產的途中,有了虛構的可能。
《地板項目——羅智信個展》
展覽時間:2016.04.16—2016.05.21
展覽地點: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專欄簡介】
藝術作品不會主動地揭開它的深刻,本專欄將提供台灣當代戲劇、視覺藝術展演的介紹與論述。由「關係藝術」的理論,這勢必帶著藝術作品與文學之間的認知差距,但也希望藉由這些差距,討論作品的文化脈絡及其美學觀點,提供讀者進一步的討論空間。
【印卡】
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