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空間的線索——評《日常假設》何采柔、李傑雙人展

無意識空間的線索——評《日常假設》何采柔、李傑雙人展

作者印卡
日期08.06.2016

從西方藝術史的脈絡來說,觀眾看見耿畫廊展出的高跟鞋作品〈旋轉〉,可能就會聯想到達利在 1932 年的作品〈象徵意圖的汙穢物件〉(Scatological Object Intended to function Symbolically),雖然不同於超現實主義背後承載的精神分析,何采柔使用現成物的手法一向更為簡練,透過她的巧意一開始就讓觀眾走進了特別的思辨空間。這一檔由許峰瑞擔任策展人的《日常假設》結合何采柔與李傑所展出近二十件作品,嘗試重新陌生化日常物件達到不同的生活感。除了櫥窗內的高跟鞋作品帶動垂直方向的力量之外,在耿畫廊外將視點往上一看,〈漫〉以八公尺長的窗簾在展覽空間外飄垂,產生了從上一次在采泥藝術展覽中更複雜的空間想像,何采柔重新探討內外界線的可能性。

藝術家李傑曾在過去的訪談提到:「我的創作,來自日常生活。我不懂得吸睛的、誇大的東西,在日常創作如是,在威尼斯雙年展如是……」這種從日常性出發,將個人細微情感投射於物件、錄像的方式,除非藝術家證詞的出現,又或是特別在場解說,像〈Filling up an anshtray〉這個錄像作品背後描述既熟悉又陌生的藝術家朋友仙逝的作品,我們只會感覺到一種漫長卻又超乎日常限度的菸癮如何填滿了菸灰缸。〈指尖〉則是在不知名的手勢下,反覆播著觀眾也不一定知道來龍去脈的文字。這難以簡單化約到語言層次,就像另一個錄像作品〈OK, I Know〉中突然吊詭地跑過了I can’t,的字幕一樣,暗示著作品背後未知者所不能知悉的真實,這是《日常假設》的另一條理解軸線。

從李傑最近在台灣兩檔雙人展的角度切入,一是之前在「就在」與賴志盛的展,《日常假設》則是最近在耿畫廊的展覽,這兩檔所展出的作品常表現一種輕薄的透明感。李傑作品背後那不可捉摸的真實就像粵語的「唔」這個字在粵語文法中所暗示的,透過在場來呈現出一種特殊的否定性。特別提到這個否定性,某種程度上何采柔的作品擔任了一種解說者的角色。例如〈來自過去的誘惑〉快速地在報紙版面投影著日期變化,這裡對於敘事的要求,對比起〈Filling up an anshtray〉,或許是《日常假設》一開始就對觀眾提醒了,日常細節的否定造就日常反覆的面貌,或說因為所有的特殊面貌一旦被時間平均、被經驗分配,就成為了不重要的背景,在這裡也就提供了李傑作品背後一個詮釋的說法。

透過這個線索,也許我們就可進一步觀察到何采柔藝術中空間使用的特色與流變。2014 年何采柔的《序幕》展覽中在二樓展間將門牌往三樓方向掛上了 203 的號碼,在這裡劃上界線重新標記將內與外對反的方式,一直延伸到去年采泥以及今年《日常假設》的展覽中。同時,何采柔這幾年開始發展的「書本系列」開始利用書本的性質討論了女性生命與書籍裝幀可以產生的效應,去年采泥的展覽更開始利用書籤線的部分,這個特色在《日常假設》中越見明顯。這次展覽中展出的一本複合媒材錄像作品〈點燃〉的書背就寫著 Lit。Lit 一方面暗示了 Literature,但 Literature 這個詞彙的字根在歐洲與編織有關,而編織與命運的關係又可作為潛台詞放在這個展覽的所有作品裡。如何從編織中抽取線索,某種程度上也使得這個展覽在材質與表達形式上不斷可以互為詮釋地叩響何采柔與李傑的作品。另外,我們可以大膽看待以往何采柔利用書籤線引申而出的魔術。這個展覽中從電線延伸以筆直直線劃越二元空間,最後從天花板上方垂吊到凹陷的枕頭上。這條可以作為文本定位功能的線,被當作是藝術家剛性改變空間性格的工具,是關於生命的、卻又難以言明的私小說。

超現實主義以降,在上個世紀曾有許多藝術作品強調著「手套」,例如夏帕瑞利(Winter Schiaparelli)的〈手套〉(glove),雨果(Valentine Hugo)的〈物件〉(Objet),杜象的〈手套設計的口袋象棋〉(jeu d’échecs de poche avec gant en caoutchouc),哈里特、杭特與凱利的〈女人與勞動〉,科札克(Milan Knížák)的〈紅手套〉(red glove)。除了手套做為物件,葛雷斯達‧波洛克在《視線與差異》中提及:「社會與心理的交流運作無法被圖像化,因為它是一個過程,就像是夢或是一個幻想一樣,只能從其脈絡及慣用符號去認知它。因此,在文件中出現的是物件,像是紙尿布、奶嘴、禮物、文字等等。如同戀物對象,這些都是無生命的社會關係符號。」葛雷斯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這段對於哈特理的提醒,放在《日常假設》中或許更能提供另一種看法。報紙、相框、菸灰缸、書籍、枕頭、鑰匙與櫃子,雖然無法決定社會情境,但或許我們得注意到物件本身仍舊凝聚了社會生產的力量。

是現成物還是加工物?在何采柔〈日常練習〉、〈More〉之間讓人對一般評論感到猜疑。〈日常練習〉用樹脂固定矽膠手套凝固了過去何采柔藝術作品常使用的祈禱手勢,而〈More〉則是利用乾衣機殘餘毛絮重塑的衣物形象,後者這個有趣的塑形與李傑的菸灰缸,形成了不同的居家型態,也正是一種家政學中勞動與剩餘的關係。這個展覽的動線由外而內在搭電梯時,參訪者必定察覺到噴漆在地上的〈計算〉(count)的英文字樣,是計算,也是認定,甚至究責之意。觀眾的社會語言賦予這些作品基礎,正如李傑〈溫柔地讓這首歌殺死我〉中國製相框與外國女性肖像隱約地帶著中國曾經是全球製造工廠的過去風景。

更進一步,觀眾將會發現飛鳥鑰匙與抽屜的關係。在這個展覽中,身體記憶做為一種展覽動線的企圖是沒有言明、但可以察覺的,也是何采柔在《日常假設》空間魔術的核心。如果我們記得去年采泥展覽中何采柔以高跟鞋踩在線條上的裝置嘗試,在這個展覽中或許可以改動達利的作品名稱下另一個註解,Scatological Object Intended to function habitually,習慣意圖下的剩餘物件,透過物件的生成與使用關係在展覽中打開日常的迴路。《日常假設》在其展覽論述中提到:「藝術,是要讓人看到日常所遮掩的荒謬,而不是看到以荒謬構成的日常,或許這便是創作在這日常假設中的存在與姿態。」而這不也正是一支鑰匙跨過了人類史來到察覺身體慣性的存在,希望觀眾去打開的嗎?

 

【日常假設】
展期:2016.03.05—2016.05.15
展覽地點:耿畫廊

【專欄簡介】
藝術作品不會主動地揭開它的深刻,本專欄將提供台灣當代戲劇、視覺藝術展演的介紹與論述。由「關係藝術」的理論,這勢必帶著藝術作品與文學之間的認知差距,但也希望藉由這些差距,討論作品的文化脈絡及其美學觀點,提供讀者進一步的討論空間。

【印卡】
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 

#達利 #李傑 #何采柔 #印卡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印卡
圖片提供耿畫廊

推薦文章